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卡耐基传世名言

●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责备他自己,即使他犯下的错误十分严重。

●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让人心生抵触,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怨恨情绪。

1931年的5月7日,一次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让纽约市民大开眼界。与警方对抗的是一个烟酒不沾、有“双枪杀手”之称的罪犯,名叫克劳利。他被围困在西端大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察和侦探把克劳利包围在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凿了个洞,想用催泪毒气把罪犯熏出来。同时,他们还把机枪安置在四周的建筑物上,一个多小时的扫射让这个原本清静的住宅区,被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枪声淹没。克劳利藏在一把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手持短枪接连向警方人员射击。围观的一万多人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观看这场警匪格斗的场面。要知道像这样的壮观场面在纽约的街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最终克劳利被警察逮捕,警察总监穆罗尼指出:克劳利可以说是纽约治安史上最为危险的一个罪犯。这位警察总监又说:“克劳利杀人十分随意。别人的轻微冒犯,都会让他心生杀意。”

可是,这名有着“双枪杀手”之称的克劳利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呢?当警察围击他藏身的公寓时,他写了一封公开信;当时他已经受伤,伤口流血,那张纸上留下了他的血迹。克劳利在信的地址栏里写上“相关人士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且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被抓捕之前,克劳利将汽车停在一条公路旁,在车内跟一个女伴调情。突然走来一个警察,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对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驾驶执照。”

克劳利一言不发,拔出手枪朝那个警察连开数枪,警察负伤倒地。接着克劳利从汽车里跳了出来,从警察身上掏出手枪,又朝地上蜷缩的尸体放了一枪。可就是这样,他还宣称:“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且善良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利被判坐电椅。当他走进受刑室时,你认为他会说“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你想错了,他说的是:“我是因为要保卫我自己才被迫这样做的。”

这段故事要说明的是,“双枪杀手”克劳利对自己没有一丝的责备。

这不是罪犯中常见的态度吧?假如你是这样想,再听听下面这些话:

“我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给了人们,帮助他们获得幸福和快乐,过着舒服的日子;可是换来的只是诅咒,甚至还要遭人搜捕。”

这番话是艾尔·卡朋所说的,他是美国的第一号公敌,是芝加哥一带最为凶残的黑帮老大。可是,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一个没有受到认同而被人误会的人。

达吉·舒尔茨在帮会火拼丢掉性命之前也有类似的表示。他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一位带给他人帮助、对社会有用的人。实际上,他在纽约是一名臭名昭著的罪犯。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的负责人刘易斯·劳斯通过信,在信中,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说,在我们这里,很少有罪犯说自己是坏人。他们的人性就跟你我一样,总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们会跟你讲,他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接连放枪伤害人,甚至为自己反社会的行为辩护。最后,他们会为自己进监狱而感到冤屈。”

假如艾尔·卡朋、“双枪杀手”克劳利、达吉·舒尔茨,还有那些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那么你我所接触的人又如何呢?

已故的“百货商店之父”华纳梅格有一次这样说:“三十年前我就明白,责备人是一件不聪明、甚至愚蠢的事。我即使不抱怨上帝没有将智能均匀分配,可是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已心生怨气了。”

很早之前华纳梅格就领悟到了这一点,可是我自己在这世上,浑浑噩噩地行走了三十多年,然后才领悟到这一点: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责备他自己,即使他犯下的错误十分严重。

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让人心生抵触,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怨恨情绪。

斯金纳是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点:和表现拙劣并且受到批评的动物相比,表现出色并且得到奖励的动物的学习进步更快,学习效果也更加持久。事实证明,对于人类来说,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批评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汉斯·薛利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也强调过:“人们有多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就会有多么害怕被人批评。”

即使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手下进行批评也要遵循同样的规律,否则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他们的信心大大受损,也会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乔治·约翰斯顿来自俄克拉荷马州,主要负责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他其中的一项职责就是监督工地上的工人都戴上安全帽。根据他的介绍,一旦碰到工地上的工人没有戴安全帽的,他都会非常强硬地要求他们必须戴上安全帽。当着他的面,工人们会听从他的命令戴好安全帽;但是一旦他离开,很多工人都会立即将安全帽摘下来。

后来,约翰斯顿尝试着换一种管理方式。再一次发现有工人没戴安全帽时,他首先上去询问是不是帽子哪里不舒服,大小合不合适。他用非常友好的语气给工人提醒:“工作的时候还是戴上安全帽更安全,它可以避免你的头部受到伤害。”最终,工地里的工人们每天第一时间都会将安全帽戴上。

在千年的历史中,你可以找出很多批评没有任何效果的例子。看一下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那场著名的争论。这场争论造成了共和党的分裂,而使威尔逊进了白宫,让他在世界大战中创下了勇敢、光荣的史迹,改变了历史的格局。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事是怎么发生的吧。

1908年,罗斯福离开白宫的时候,推荐塔夫特做了总统,而自己前往非洲狩猎狮子。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塔夫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于是公开谴责塔夫特,并另外组织了公鹿党,想要自己连任第三任总统。罗斯福的这个举动几乎毁掉了共和党。在之后的选举中,塔夫特和共和党仅仅获得了两个州的选票,这两个州是佛蒙特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惨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特因循守旧,可是塔夫特有没有责备自己呢?当然没有。塔夫特两眼含着泪水说:“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这到底是谁的错误?这情形我不知道,同时我也不太在意。我所关注的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让塔夫特觉得自己有错误,反而促使塔夫特尽力为自己辩护,造成他两眼含着泪水,一再说:“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还记得蒂博特山的油田舞弊案吗?它使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震荡不已,可以说震荡了整个国家!在任何人的记忆里,美国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的事情。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件舞弊案的事实经过:艾伯特·福尔出任哈丁总统任上的内政部长,当时他掌控爱尔克山和蒂博特山油田保留地出租的事。这两块油田是美国政府预备海军未来用油的保留地。

福尔公开投标了吗?当然没有,他把这份丰厚的合约直接给了他的朋友爱德华·多希尼。多希尼又做了什么呢?他把自己称为“贷款”的10万美金给了自己的好朋友福尔部长。

随后,福尔命令美国海军进驻那两个地区,把附近开采油田的竞争者驱赶走。保留地上的那些竞争者虽然被迫离开了,但是他们不甘心,于是跑进法庭,检举揭发了福尔的不当行为。这件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严重的程度几乎毁掉了哈丁总统的整个政治生命,全国群情激奋,舆论哗然,共和党因此名誉扫地,而福尔也因此锒铛入狱。

福尔被铺天盖地的斥责淹没,在他的工作中,很少有被这样谴责过。他是否后悔了?不,丝毫没有!

多年后,胡佛在一次公共演讲中说到,哈丁总统的死源于神经的刺激以及心里的忧虑,因为有一个朋友将他出卖了。当时福尔的妻子也是观众之一,她听到这话后马上就从座椅上跳了起来,先是失声大哭,然后将拳头握紧,大声说:“说什么福尔出卖了哈丁?不,肯定不是,我丈夫从来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堆满了黄金,我丈夫也不会被诱惑的。相反,他是被人出卖的,才落得被钉十字架的下场。”

这种情形让我们清楚,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不会自省是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想要责备别人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发生在艾尔·卡朋、“双枪杀手”克劳利和艾伯特·福尔身上的事情。

批评如同饲养的鸽子,永远会飞回家的。我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要责备或批评的人必然会想办法为自己辩护,甚至会反过来谴责我们。就像温和的塔夫特所说:“我不知如何做,才能和我所已做的不同。”

1865年4月15日是一个星期六,那天早晨,在一家简陋的公寓的卧室中,林肯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这家公寓就在他遭到狙击的福特戏院对面。靠他躺着的床的墙上挂着一幅罗莎·邦赫的《马群展览会》的复制画,昏黄幽暗的光亮从一盏煤气灯散发出来。

林肯即将离世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那里的是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元首。”

林肯为何能赢得人们的欢迎?我曾花费了大约10年的时间对他的一生进行研究,同时我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撰写了一部有关他的作品,我把这本书定名为《林肯传》。

在我看来,没有人超过我对关于林肯的人格和他的家庭生活的研究,它已到了一个极限。我又找出关于林肯待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特别的研究。林肯有过放任批评别人的事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还是年轻人的时候,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但批评,而且还写信作诗去讥笑人。他将写好的信件,扔到一定会被人捡到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让别人对他产生了终生的恶感。

在伊利诺斯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林肯做了职业律师后,在报纸上发表文稿,毫无遮拦地攻击对他抱有意见的人。不过类似这样的事他仅仅做了一次。

那是1842年的秋天,林肯嘲笑了一个争强好胜而且自狂自大的爱尔兰政客谢尔德。林肯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道讽刺他。这篇报道引来了人们对谢尔德的嘲笑。谢尔德一向敏感而自傲,这件事引起了他的不快。当他调查得知写这篇的报道的人是谁时,他立即去找林肯作一次决斗。

林肯是个不愿意用打架解决争端的人,可是为了不丢面子,他只得应战。谢尔德让对手选择武器。由于林肯的两条手臂特别长,所以他选用了马队用的大刀。他曾经跟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过刀战。决斗的日期到了,林肯和谢尔德在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一决雌雄。就在即将动手的时候,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林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在待人的方式上做了一个极大的改变,那就是他从此以后不再写凌辱人的信,而且永远不再讥笑人家。以后的日子里,他几乎从不为任何事而批评任何人。

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经常向前线委派新将领统率“波托麦克”军队,可是这些将领几乎都遭到了惨败……这让林肯内心失望而沉重,一个人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全国几乎超过一半的人哗然指责这些失败的将领,唯独林肯却保持着平和的态度。他最赞同的一句格言是“不要评议人,为了不为人所评议”。

在林肯的妻子和一部分人对南方人进行谴责时,林肯总是这样说:“还是少谴责他们吧,同样情形下,我们也会那样做的。”

可是,无论是谁都有批评他人的时候,林肯也有过这种时候。我们看下面这个例证:

1863年7月4日的晚上,李将军率领他的部队开始向南边撤退。当时雨水连连,泛滥成灾,李将军带领败军到达波托麦克时,前面的河水暴涨,他们无法安全渡河,而胜利的联军就在后面。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前后无路,处于围困之中。

林肯自然很清楚这是打败对手的好机会。将李将军和他的部队俘虏,立即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他满怀着希望地命令弥德,不必召开军事会议,马上对李将军和他的部队进行追击。林肯先用电报发出命令,然后又派人通知弥德接到命令后即刻采取行动。

可是这位弥德将军是怎么做的呢?弥特所采取的行动却与林肯的命令背道而驰。他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宣布了与林肯的命令相反的命令。弥德用了各种借口应对林肯,实际上是拒绝进袭李将军。最后河水降退,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安全逃离了波托麦克。

林肯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向他的儿子劳白特大声说:“上帝呀,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处于我们的掌控中了,仅仅一伸手,他们就是我们的了……在那种情形下,无论是谁都能带兵把敌军打败,就是我自己去也已经把他们打败了。”

痛心加上失望,促使林肯给弥德写了封信。在这段时间里,林肯可以说是极端保守的,用字非常谨慎。所以在1863年,这封出自林肯手笔的信,可以算是最严厉的斥责了。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将军:

我不认为你想不到,由于“李”的逃脱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事件以及重大的影响。他已在我们的掌握中,假如能将他捕获,再加上最近我们其他地方所取得的胜利,我们很快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你却没有。照现在的情形可以推断,战争会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没有听从命令袭击叛军,现在你又怎么能再向他们袭击呢……我不再相信你还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因为你已经让黄金般的机会消失了,这让我感到十分失望和伤心。

你可以想一想,当弥德看到这封信后,他将会如何呢?

事实是,弥德根本就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林肯去世后,人们从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

我内心有一种想法——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在写了这封信后,林肯望向窗外,低低自语:

不急,我不应该这样匆忙。我坐在这安静的白宫里,命令弥德进攻,那是一桩十分容易做到的事;可是假如我到了葛底斯堡,我也会看到弥德上星期所看到的那么多的血,耳中回响着死伤者的呼叫、呻吟声,可能我也会像弥德一样拖延向叛军进攻了……假如我也有跟弥德一样懦弱的个性,那么我所做的极有可能会跟他做的没什么差别。

现在这一切已成了既定事实,无法挽回了。假如我发出这封信,虽然可以让我不愉快的心情得到缓解,可是弥德也会替自己辩护。在那种情形下,他会批评我,厌恶我,而且会影响他以后的指挥工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逼他辞去军队的职务。

假如真如我所料,林肯自然就不会把信发出,而是放在一边了。因为林肯从苦痛的经验中知道,尖锐的批评、斥责,是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

罗斯福总统曾经回顾过自己的心路历程。当他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往座椅后面一靠,仰起头,朝着写字台壁上那幅很大的林肯画像看去,然后这样问自己:“假如换作林肯遭遇我面临的这种困难,他会如何做?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要斥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口袋中拿出一张5元的钞票,看看钞票上林肯的像,然后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是林肯遇到这样的事,他会如何处理呢?”

马克·吐温总是喜欢发脾气,还经常写信发泄他的愤怒。有一回,有一个人把他惹怒了,他随后就写信给这个人,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得到一张安葬许可证,尽管直说,我一定会毫不吝啬地帮助你如愿的。”

还有一回,一个校对人员希望他可以纠正一下标点符号以及词语的用法。他就给编辑写信,信上写道:“从今往后,全部按照我的原稿发表,完全不要去理会那些愚蠢的校对人员的想法。”

马克·吐温写了这些言辞激烈的信件感觉舒服很多,但是他的这些信从来都没有产生恶果。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妻子偷偷地把这些信从邮筒里面取出来了,这些信件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你希望你所认识的人改变、调整,变得更好吗?是的,那是最好不过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改变不从你自己率先开始呢?从自私的角度来看,自己改进要比别人改进令自己获益更多。

在我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我很想出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我曾给美国文坛上一位很有名声的作家写过一封信,作家的名字是“戴维斯”。那时我打算给一家杂志社写些有关作家的文章。我给戴维斯写信,就是想让他告诉我有关他写作的方法。

在那之前,我接到一封信,信上写着一句话:“信系口述,未经审阅”。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认为写这封信的人肯定是位有很多事要处理的大人物,而我却有很多空闲时间。我急于引起这位大作家戴维斯的关注,于是我也在给他写的那封简短的信封上加上同样一句话:“信系口述,未经审阅。”

戴维斯没有给我回信,而是直接把我那封信退了回来,下面潦草地写着几个字:“你的态度十分不敬,无人能比。”

我内心承认我有过错,或许我理应受到这样的谴责。可是,人性使然,我对戴维斯产生了深深的痛恨,甚至怀着极度的愤恨。直到10年后获知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我心里的恨意还没有消失。

假如你要让别人痛恨你10年,甚至终生,你可以放任自己对他进行具有刺激性的批评。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记住,人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富有感情的动物。还有,人生来傲慢虚伪,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怨恨情绪。

是苛刻的批评让敏锐的托马斯·哈代——英国文坛最好的小说家——永远放弃了执笔写小说的勇气。同样是无情的批评,让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宝贵的一生。

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并不伶俐,可是后来他却成为非常有手段、处世待人极有技巧的人,还出任过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诀很简单,他是这样说的:“我不会说任何人不好的话,只称赞他好的地方。”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不加考虑地批评人、斥责人、抱怨人,很多愚蠢的人就是这样做的。

要想做到宽容豁达,为对方考虑,那就需要在人格和克制力方面下功夫了。

卡莱尔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可以通过他如何对待一个卑微的人表现出来。”

著名的试飞员鲍勃·胡佛经常参加一些飞行活动。《飞行任务》杂志上面记载着,有一次他在圣迭戈的活动结束,正在返回洛杉矶的途中,飞机的两个引擎突然停止了运行。幸运的是,胡佛操作得当,反应敏捷,飞机最终得以安全降落,没有一人伤亡。但是飞机还是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飞机刚一落地,胡佛就去检查燃料。就像他之前预料的一样,这架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里面添加的竟然不是航空汽油,而是喷气机燃料。

到达机场后,胡佛立即去找了负责保养飞机的机械工。那是一名很年轻的机械工,胡佛走到他面前时,他已经害怕得直哆嗦。都是因为他的工作失误,使这架昂贵的飞机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也差点断送了3个人的性命。

可以想象出胡佛有多么的愤怒。所有人都认为以胡佛谨慎、骄傲的个性,一定会把这名粗心的机械工痛骂一顿。没想到的是,胡佛并没有责怪他,反而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说:“我相信这样的错误你肯定不会再犯了。为表明我对你的信心,我希望你可以帮我把F-15战斗机检修一下。”

父母经常责骂自己的孩子,你也许会觉得对待这样的行为,我会对孩子的父母说“不”,但是我并不会。我只是希望孩子的父母在责骂自己的孩子之前,先来看看这篇经典的文章《父亲备忘录》。刚开始的时候,这篇文章刊载于《大众家庭杂志》上,征得作者的同意,我把它在《读者文摘》中的精简版摘录于此。

这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受到了无数读者的追捧,也是出版商的至爱。就如同作者利文斯顿·拉尼德所说的那样:“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已经被多个国家翻译,在各大报纸、杂志上面都有刊登。经本人同意,它也在教堂、学校或者讲座等公开场合使用,后来又传诵于无数的电台节目中。让我感到更为惊讶的是,此文还刊登在很多高等学校的期刊上。有的时候,一篇短文也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我认为这篇文章做到了。”

父亲的忏悔

孩子,爸爸有话想对你说。我喜欢看你熟睡的样子,你的小手掌压在脸颊下面,你的额头微微冒着汗,湿漉漉的卷发贴在额头上。刚才我在书房看报的时候,内心突然一阵懊悔,让我喘不过气来。所以,我带着愧疚的心情,悄悄地来到你的床前,想把这些话说给你听。

孩子,我经常会对你大声喊叫。当你穿好衣服准备吃早饭时,我责备你没有把脸洗干净,责备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还责备你没有把东西收拾整齐。

吃早餐的时候,我也不停地挑你的毛病,经常骂你把饭掉得到处都是、不认真吃饭、吃饭的姿势不对、糖放得太多等等。当你从餐桌离开,准备去玩时,我也要准备出门。你会看着我,挥着小手说“爸爸,再见!”而我却生气地对你喊道:“把腰板挺直!”

傍晚也是一样。我看到你在地上跪着玩玻璃弹珠,脚上穿的长袜都被磨破了。我完全不顾及你的面子,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命令你赶紧回家,还对你大喊:“长袜子可不便宜,你要穿就好好穿着,弄破了就不会再给你买了!”孩子,你的父亲竟然是这样的!

刚才我在书房看报的时候,你小心翼翼地走过来,胆怯地看着我,你在门口站着不敢往前走。我却对你不耐烦地喊道:“有什么事吗?”

你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朝着我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你搂着我的脖子亲吻着我,你的小手臂充满爱的力量,那是上帝给予你的爱之花在你的心田绽放,任何的冷漠和忽视都不能使它凋萎。然后你便跑出去了,我听到你的小脚“啪嗒啪嗒”地踩着楼梯跑上楼去。

孩子,你知道吗?就在那一瞬间,我手中的报纸突然滑落,我感觉好害怕。我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父亲呢?我就是用挑三拣四、肆意呵斥的行为对待一个小男孩吗?孩子,并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的期望过高,用自己的年龄标准去苛求你。

实际上,你的天性里有很多的优点。你幼小的心灵就如同刚升起的太阳一样美好,这一点可以从你不顾一切地跑来亲吻我中看出来。孩子,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我在黑暗中来到你的床边,深深地感到羞愧!

这是一种没有力量的赎罪。我知道,我所说的这些你可能听不懂。但是,从明天开始,我会努力地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我要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你伤心的时候我和你一起伤心,高兴的时候我和你一起高兴。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孩——一个小男孩!”

我真的不应该把你当成大人对待,孩子。就像现在一样,我眼前的你就好像是一个熟睡的婴儿,疲惫地倦缩在床上。想想昨天你还躺在妈妈的怀中,小脑袋还依偎在妈妈的肩头。我对你的要求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

让我们尝试着去理解他人吧,不要再一味地去指责他人。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这要比指责他人更加有意义。理解可以使人变得宽容,也可以激发人的善良。“理解就是宽容”。

就像约翰逊博士说的那样:“上帝是那么的宽容,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宽容他人呢?” +6D/Ku2t0qN5sTu5P2ti8BLJ0WC030K8fT6la60/c6AR6RHoy8U7qpNC1/s4LE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