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凉廢塚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詩曰
為爱青山日倚樓。
白雲紅樹兩悠悠。
秋鴻社燕催人老。
野草閒花滿地愁。
野草閒花滿地愁,龍爭虎鬬幾春秋。舉頭吳越齊秦楚,轉眼梁唐晉漢周。概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賢愚千载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八句罷談詩少賣,且將今古事評論。詩詞只可談風月,今古還堪警世人。博覽經書尋故典,傍搜史傳綴新文。零裁錦繡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按捺姦邪尊有道,讚揚忠孝獎賢能。丁當擊玉敲金字,剔透蟠龍繡虎紋。清似釣舟聞夜雨,壯如軍壘發秋聲。助添豪傑英雄氣,感動忠臣烈士心。短舞長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當場告禀知音者,忙裏偷閒試一聽。
竊聞,誦詩讀書,要知今古;撫琴彈劍,須待賞音。昔者太極初分,鴻濛(自然元氣也)始判,有大聖人盤古出世,能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天地謂之兩儀,以人參之為三才)首君。自後三皇五帝,世代相傳。
按《史記》,盤古之後,有天地人三皇。《春秋元命苞》曰:開闢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之歲,凡二百二十六萬七千年,分為十紀。《索隱》曰:凡二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雖有參差,大概是世遠不能詳考,不必細推。但要知所謂十紀者:
即人皇氏也。人皇兄弟九人,頭即人也。古語質,如今人數魚鳥,以頭計之。
兄弟五人,並乘龍上下,故曰五龍。王文考,魯靈光殿賦,五龍比翼,人皇九頭。善曰:《春秋命序曆》曰,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駕龍。周密與神通號曰五龍。或雲五姓。
或云括提。
或云三姓。
或云六姓。
或云四姓。序,一作敘。
以其時德厚信立,人循其化,速若蜚也。一作修蜚。
以其世咸有制作,俾後人可因以利時也。一作回提。
疏以知遠,仡以審斷。一作流訖。自循蜚而後,皆有世次可紀。禪通則終於炎帝,疏仡則始皇帝以迄周。
自人皇氏至序命氏,凡八十三君,一云一百八十三君。十紀之最著,有所谓: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共工氏、神農氏、有熊氏。
此等皆係上古。世稱伏羲為太昊,神農為炎帝,軒轅為黃帝,謂之三皇。繼以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謂之五帝。
三皇五帝,始有文字。相傳堯讓舜,舜讓禹。那時知有義讓,不知有爭。風俗淳美敦樸。此後禹傳家,湯放桀,武王伐紂,所以干戈競起,詭詐日生。自此五霸爭强,以至春秋列國,互相吞并,千有餘年。按《元會運世圖》云:夏禹治世,先天六會已過,時當午位,陽極陰生,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應後天六會也。至於七國爭雄,强秦獨霸,楚漢爭鋒,王莽篡位,姦雄逞志,陰盛陽衰之氣候。雖有聖人復起,無可奈何。後來光武中興,三分割據,五胡雲擾,六代瓜分,南北相吞,隋唐混一,流傳五代,粉碎中原。宋太祖纔得削平,又有遼、金、西夏,虎狼蛇蠍,展轉相吞,元興而有明,亡之清奪而民國復之。
按自夏禹八年甲子,至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凡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三代合一千九百六十九年,除去夏禹甲子以前七年,得一千九百六十二年。秦漢合四百七十四年。三分兩晉合二百年。五代合一百九十八年。唐二百八十九年。後五代合五十三年。宋元合四百單八年。至明二百七十七年。清二百六十七年。通共四千一百二十八年。
中間賢愚不等,善惡不同,是幾箇一場創業開基,幾箇一場龍爭虎鬥。誰強誰弱,誰是誰非,恰似一枕南柯,都打入漁樵話裏。今將歷代史書大略,編成一段攢十字新詞,雖然言語粗疎,亦能略寫大概。少資談論,以奉知音。
盤古生,一出世,初分天地。
原夫天地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亦曰渾沌。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氏生其中。萬八千歲,天下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是生物始于盤古,為天地萬物之祖也。
至三皇,傳五帝,漸剖乾坤。
三皇五帝,諸家不一其說。《史記》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孔安國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甄耀度》以燧人、白虎通以祝融,或以共工同羲、農為三皇。鄭玄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軒轅、少昊、高陽、高辛、唐、虞六代為五帝。梁武帝以羲、農、燧人為三皇,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為五帝。劉恕曰:六經惟《春秋》及《易》彖、象、系詞、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為仲尼所作,《詩》、《書》為仲尼刊定,皆不稱三皇五帝。易下系,但載包羲以至堯、舜繼世更王,因以羲、農、黃帝、堯、舜為五帝。然孔子未嘗道,學者不可附會臆說也。
天皇氏,定干支,陰陽始判。
天皇氏始制干支,以定歲。幹,幹也,其名有十,甲曰閼逢,乙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疆圉,戊曰著雍,己曰屠維,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黓,癸曰昭陽。支,枝也,其名十二,子曰困敦,丑曰赤奮若,寅曰攝提格,卯曰單閼,辰曰執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曰協洽,申曰涒灘,酉曰作噩、戌曰閹茂,亥曰大淵獻。甲、丙、戊、庚、壬屬陽,乙、丁、己、辛、癸屬陰。子、寅、辰、午、申、戌屬陽,丑、卯、巳、未、酉、亥屬陰。《爾雅疏》曰:甲至癸為十日,日為陽,寅至丑為十二辰,辰為陰。
地皇氏,明氣候,序列三辰。
地皇氏定三辰、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一歲共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
人皇氏,相山川,君臣定位。
人皇氏相厥山川,分為九區。當時萬物群生,淳風沕穆,政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
有巢氏,辨人獸,物類區分。
上古穴居野處,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巢氏構木為巢,教民居之,以避爪牙角毒之害。
燧人氏,治熟食,鑽燧取火。
上古茹毛飲血,燧人氏始鑽木取火,教民烹飪,作結繩之政。
女媧氏,補蒼天,復立崑崙。
女媧風姓,號女帝。往古之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鳌足以立四極。一說諸侯共工氏,與祝融氏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石補天,斷鳌立極。
有名號,泯相承,循蜚疏仡。
说赫胥,談栗陸,概出傳聞。
紀年數,云三百,二十七萬。
掌世界,共一百,八十餘君。
伏羲氏,木德王,始畫八卦。
通婚姻,制琴瑟,禮樂由興。
伏羲風姓,以木德繼天而王。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造八卦始作三畫,以象二十四氣。因而重之,爻象備矣。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斷桐為琴,絙桑為三十六絃之瑟,樂音自是興焉。
造書契,代結繩,命臣蒼頡。
天雨粟,鬼夜哭,鑿破蒙芚。
上古世質,斯文未作。伏羲始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倉頡見鳥獸之跡,體類象形而製字。是時天雨粟,鬼夜哭。
神農氏,火紀官,教民耒耜。
神農薑姓,以火德承木,故以火紀官,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斷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作方書,嘗百草,救濟生靈。
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神農始味草木之滋,察寒溫平熱之性,辨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始矣。
軒轅氏,制舟車,阪泉三戰。
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命共鼓化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邑夷作車,以行四方。神農氏衰,帝榆罔欲侵陵諸侯,軒轅修德振兵,與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志。
禽蚩尤,涿鹿野,妖霧開昏。
炎帝之裔曰蚩尤,好兵喜亂,能為大霧。軒轅與戰于涿鹿,軍士昏迷。乃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禽蚩尤戮之。
命大撓,及容成,曆編甲子。
帝受《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之書。其師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始作甲子,干支相配以名日。命容成造天儀,著周天歷度,作調曆。
制冕裳,造算数,律建伶倫。
作冕垂旒充纊,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命隸首作數,伶倫造律呂,六律六呂,總謂之十二律,以配十二月。
金天氏,誕星虹,諸祥畢至。
九黎亂,巫史起,恐動人神。
少昊金天氏,黃帝之子,母感大星如虹而生。帝之御世,諸福之物畢至。其後世衰,九黎亂德,俶擾天常,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民凟於祀。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絕地通天,神人不雜,民安其生焉。
颛顼氏,命五官,無為而治。
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命重為木正曰勾芒,該為金正曰蓐收,修熙相代為水正曰玄冥,勾龍為土正曰后土,黎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
高辛氏,有四后,俱產奇男。
帝嚳高辛氏,少昊之孫。元妃姜原生棄,後為周;次妃簡狄生契,後為商;三妃慶都生堯;四妃掌儀生摯。摯立九年,不修善政,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
唐堯氏,智如神,存心天下。
堯姓伊祁,號陶唐氏。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
命羲和,欽曆象,觀覽星辰。
殺猰貐,斬修蛇,庭生蓂莢。
時有猰貐、修蛇為民害,堯使羿殺猰貐、斷修蛇,萬民大悅。有草生于庭曰蓂莢,十五之前日生一葉,十五之後日落一葉,小餘則一葉厭而不落。觀之可以知旬朔。
訪巽位,揚側陋,釐降娥英。
虞舜氏,起歷山,躬行孝悌。
舜名重華,姓姚,顓頊七世孫。年二十,以孝聞。堯封之于虞為諸侯,後遜以位,號有虞氏。
罪四凶,登元愷,覲獄歸仁。
舜流共工,放驩兜,竄三苗,殛鯀四罪而天下咸服。或雲帝鴻氏、少昊氏、顓頊氏、縉雲氏皆有不才子曰渾敦、窮奇、檮杌、饕餮,堯不能去,舜投諸四裔,即四罪也。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高辛氏之才子。八愷,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高陽氏之才子。覲獄,朝覲訟獄也。
彈五絃,歌南風,阜財解慍。
躬巡狩,崩蒼梧,禹避陽城。
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禹即天子位。
堯讓舜,舜讓禹,相傳有道。
為生灵,輪苦役,非戀尊榮。
從此后,禹傳家,子承父業。
夏商周,相倣傚,直至如今。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帝。
自禹攝位至夏亡,凡四百五十八年。內寒浞篡立三十九年。
商湯氏,三十帝,六百餘春。
商凡六百四十四年。
成周氏,八百年,三十七世。
周凡三十七世,八百六十七年。內共和行政,一十四年。
九州中,諸列國,并入强秦。
秦無道,五十年,止傳二世。
六国人,并楚漢,起義爭衡。
秦自周亡繼統,起昭襄王五十二年,終二世三年,凡六主五十年。混一以後,三主一十五年。以前尚是七國,自二世元年起,楚陳勝、齊田儋、燕韓廣、魏魏咎、趙趙歇、韓韓成、西楚項籍、漢劉邦,各起兵稱王。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三帝。
二百年,遭王莽,篡弑爲君。
漢凡二百一十一年。外王莽篡立一十七年,更始立二年。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二帝。
二百年,劉備起,漢室三分。
後漢凡一百九十五年。
三国志,亂紛纷,恰六十載。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蜀漢二主,四十三年。魏五主,四十五年。吳四主,五十八年。天下三分,共六十年。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西晉四主,五十二年。東晉十一主,一百單三年。
南北朝,兩相持,不能混一。
氣相吞,力廝并,三百來春。
宋齊梁陳為南朝,魏齊周隋為北朝。自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創亂,至隋文帝開皇九年,滅陳一統,共二百八十六年。自劉宋篡晉,至隋混一,共一百六十九年。
宋齊梁,傳陈國,俱都江左。
江左,謂建康也。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魏之先為鮮卑索頭部,道武帝都平城,至孝文帝徙洛陽,建國凡一百四十九年,而分東西。東魏都鄴,高氏篡之為北齊。西魏都長安,宇文篡之為後周。
周并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北齊五主,二十八年。後周五主,二十四年。隋三主,三十七年。混一實止二十九年。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三百年,捱不到,付與朱温。
唐凡二百八十九年。
朱温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李唐亡,石晉繼,劉漢相承。
郭氏周,緊相連,通稱五代。
五十年,十三帝,流水浮雲。
梁二主,一十六年。唐四主,一十四年。晉二主,一十一年。漢二主,四年。周三主,九年。五代共五十三年。
宋太祖,占中原,無多日月。
西北邊,遼金夏,不住相争。
遼自梁末建國,至宋徽宗時而滅于金。金自宋徽宗時建國,至理宗時滅於蒙古。夏至宋太宗時李繼遷叛,至理宗時滅於蒙古。
三百载,十八君,汴杭閩廣。
到頭來,元世祖,一鼓而吞。
北宋九主,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九主,一百五十三年;共三百二十年。太祖都汴,高宗都杭州,端宗即位于福州,又走潮州、惠州,至帝昺而滅於元。初,宋得天下,圖讖云,過唐不及漢,一汴二杭,三閩四廣。
胡元氏,并宋金,中華繼统。
急慌慌,忙過了,八十餘春。
元自太祖建國,至順帝凡十四主,共一百六十二年。內太祖至憲宗四主,五十四年。世祖至順帝十主,一百單八年。世祖立二十年而滅宋,明年繼宋統。如秦滅六國,隋滅陳例。混一實止八十八年。
明太祖,逐胡元,金陵定鼎。
後北遷,共傳有,一十六君。
明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禎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七十七年,共十六帝。
覺羅氏,國號清,乘明殘破。
據北京,共十主,革命軍興。
清自順治元年甲申,至宣統三年辛亥,凡十帝,共二百六十七年。
辛亥歲,黎元洪,湖北倡義。
改共和,選總統,首舉孫文。
廿五史,笑談間,從頭數過。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範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房玄齡《晉書》,沈約《宋書》,蕭子顯《齊書》,姚思廉《梁書》、《陳書》,魏收《魏書》,李百藥《北齊書》,令狐德棻《後周書》,魏徴《隋書》,李延壽《南北史》,宋祁《唐書》、《新唐書》,歐陽修《五代史》、《新五代史》,脫脫《宋史》、《遼史》、《金史》,宋濂《元史》,張廷玉《明史》,清代未刊。
是和非,長共短,細有評論。
要知就裏分明處,
細简殘篇著意聽。
滾滚龍爭虎鬬,匆匆兔走烏飛。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
明朝有意來相訪,
綠水青山別是春。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