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 (1)

车错毂兮短兵接。 (2)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3)

左骖殪兮右刃伤。 (4)

霾两轮兮絷四马, (5)

援玉枹兮击鸣鼓。 (6)

天时怼兮威灵怒, (7)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8)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9)

(黄寿祺、梅桐生 译)

注释

(1)吴戈:吴地所产的戈,取其锋利。犀甲:犀牛皮甲。

(2)毂(gǔ):轮轴。

(3)躐(liè):践踏。行:行列。

(4)骖:车驾外侧的马。殪(yì):倒地而死。右:右骖。

(5)霾:埋。絷(zhí):绊住。

(6)玉枹(fú):玉饰的鼓槌。

(7)怼:落。一作“坠”。

(8)惩(chéng):悔恨。

(9)魂魄毅:一作“子魂魄”。 IQBzD9WNa81jBrDHs2hAPMpqEOooMlHG4dMhv/INcWntJb4Czo38eFsDsw+DMxge



礼魂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1)

姱女倡兮容与。 (2)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注释

(1)芭(bā):初开的鲜花。代:交替,轮流。

(2)姱女:美女。倡:通“唱”。容与:宽适,从容。 EDmjxDPYrbEjF+E+TaTzG/8C5qU5PCuorgJL099hEPE6m0Uhz4hHGMwZbbzXburR



天问

屈原

曰: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 (1)

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 (2)

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

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 (3)

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

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

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 (4)

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

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

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 (5)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

次于蒙汜; (6)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

而顾菟在腹? (7)

女岐无合,

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 (8)

何阖而晦?

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

曜灵安藏? (9)

不任汩鸿,

师何以尚之? (10)

佥曰何忧,

何不课而行之? (11)

鸱龟曳衔,

鲧何听焉? (12)

顺欲成功,

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

夫何三年不施? (13)

伯禹腹鲧,

夫何以变化? (14)

纂就前绪,

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

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

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

何以坟之? (15)

应龙何画?

河海何历?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

地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

川谷何洿? (16)

东流不溢,

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

其脩孰多?

南北顺椭,

其衍几何? (17)

昆仑县圃,

其凥安在? (18)

增城九重,

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

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

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

烛龙何照? (19)

羲和之未扬,

若华何光? (20)

何所冬暖?

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

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

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

儵忽焉在? (21)

何所不死?

长人何守? (22)

靡蓱九衢,

枲华安居? (23)

一蛇吞象,

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

三危安在? (24)

延年不死,

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

鬿堆焉处? (25)

羿焉彃日?

乌焉解羽? (26)

禹之力献功,

降省下土四方; (27)

焉得彼涂山女,

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合,

厥身是继。 (28)

胡维嗜不同味,

而快鼌饱? (29)

启代益作后,

卒然离孼。 (30)

何启惟忧,

而能拘是达? (31)

皆归射鞠,

而无害厥躬? (32)

何后益作革,

而禹播降? (33)

启棘宾商,

《九辩》《九歌》; (34)

何勤子屠母,

而死分竟地? (35)

帝降夷羿,

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

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

封豨是射。 (36)

何献蒸肉之膏,

而后帝不若? (37)

浞娶纯狐,

眩妻爰谋。 (38)

何羿之射革,

而交吞揆之? (39)

阻穷西征,

岩何越焉? (40)

化为黄熊,

巫何活焉? (41)

咸播秬黍,

莆雚是营; (42)

何由并投,

而鲧疾脩盈? (43)

白蜺婴茀,

胡为此堂? (44)

安得夫良药,

不能固臧?

天式纵横,

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

夫焉丧厥体? (45)

蓱号起雨,

何以兴之? (46)

撰体协胁,

鹿何膺之? (47)

鳌戴山抃,

何以安之? (48)

释舟陵行,

何以迁之? (49)

惟浇在户,

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

而颠陨厥首? (50)

女歧缝裳,

而馆同爰止。 (51)

何颠易厥首,

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

何以厚之? (52)

覆舟斟寻,

何道取之? (53)

桀伐蒙山,

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

汤何殛焉? (54)

舜闵在家,

父何以鳏? (55)

尧不姚告,

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

何所亿焉? (56)

璜台十成,

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

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

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

终然为害。

何肆犬体,

而厥身不危败? (57)

吴获迄古,

南岳是止。 (58)

孰期去斯,

得两男子? (59)

缘鹄饰玉,

后帝是飨; (60)

何承谋夏桀,

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

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

而黎服大说? (61)

简狄在台,

喾何宜? (62)

玄鸟致贻,

女何喜?

该秉季德,

厥父是臧。 (63)

胡终弊于有扈,

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

何以怀之? (64)

平胁曼肤,

何以肥之? (65)

有扈牧竖,

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

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

焉得夫朴牛? (66)

何往营班禄,

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

有狄不宁。 (67)

何繁鸟萃棘,

负子肆情? (68)

眩弟并淫,

危害厥兄。 (69)

何变化以作诈,

后嗣而逢长?

成汤东巡,

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

而吉妃是得? (70)

水滨之木,

得彼小子。 (71)

夫何恶之,

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

夫何罪尤? (72)

不胜心伐帝, (73)

夫谁使挑之?

会朝争盟,

何践吾期? (74)

苍鸟群飞,

孰使萃之?

到击纣躬,

叔旦不嘉。 (75)

何亲揆发足,

周之命以咨嗟? (76)

授殷天下,

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

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

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

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

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

逢彼白雉? (77)

穆王巧梅,

夫何为周流? (78)

环理天下, (79)

夫何索求?

妖夫曳衒,

何号于市? (80)

周幽谁诛?

焉得夫褒姒? (81)

天命反侧,

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

卒然身杀? (82)

彼王纣之躬,

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

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

而抑沈之?

雷开何顺,

而赐封之? (83)

何圣人之一德,

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

箕子佯狂。 (84)

稷维元子,

帝何竺之? (85)

投之于冰上,

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

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

何逢长之? (86)

伯昌号衰,

秉鞭作牧。 (87)

何令彻彼岐社,

命有殷国? (88)

迁藏就岐,

何能依? (89)

殷有惑妇,

何所讥?

受赐兹醢,

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

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

昌何识? (90)

鼓刀扬声,

后何喜?

武发杀殷,

何所悒? (91)

载尸集战,

何所急? (92)

伯林雉经,

维其何故? (93)

何感天抑墬,

夫谁畏惧? (94)

皇天集命,

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 (95)

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

后兹承辅; (96)

何卒官汤,

尊食宗绪? (97)

勋阖梦生,

少离散亡; (98)

何壮武厉,

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

帝何飨? (99)

受寿永多,

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

后何怒? (100)

蜂蛾微命,

力何固? (101)

惊女采薇,

鹿何祜?

北至回水,

萃何喜? (102)

兄有噬犬,

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

卒无禄? (103)

薄暮雷电,

归何忧?

厥严不奉, (104)

帝何求?

伏匿穴处,

爰何云?

荆勋作师,

夫何长?

悟过改更,

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

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

爰出子文? (105)

吾告堵敖,

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

忠名弥彰? (106)

(潘啸龙译并注)

注释

(1)冥:幽暗。昭:可能是“昒(hū)”的错字,昒,未明也。瞢(méng):模糊不清。闇:即“暗”。

(2)冯:满。翼:盛。象:形。惟象:即“未象”,无形的意思。

(3)三合:三同“参”,参错相合。或曰“三合”指天、地、人三者的结合和统一。

(4)斡(guǎn):旋转的枢纽,指斗枢。维:大绳。传说天体靠大绳系在斗枢上随斗旋转。

(5)沓(tà):通“踏”,履也。

(6)汤(yáng)谷:即“旸谷”,传说是太阳沐浴而升起的地方。蒙汜:即昧谷,日落处。

(7)顾菟:顾,回头,菟即兔。传说月宫中有玉兔。一说“顾菟”为月中兔名。一说“顾菟”是蟾蜍的异名。腹:月之腹。

(8)女岐:神女,传说无夫而生九子。亦为星名,即九子母。合:配偶。伯强:即番强,风神。惠气:即惠风,和顺之风。

(9)角宿(xiù):二十八宿之一,有两颗星。传说这两颗星之间为天门。旦:天明。曜(yào)灵:太阳。(10)任:胜任。汩(gǔ):治理,疏通。鸿:通洪,指洪水。师:众人。尚:推崇,荐举。

(11)佥(qiān):都,皆。课:考核,试验。

(12)鸱(chī):一种鸷鸟。鸱龟曳衔,本事不详。可能指鸱、龟相衔牵引在前面引导,暗示治水的方法,盖出于伯鲧治水的传说。听:从也。

(13)永遏:长久禁闭。羽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在东方。施:坏。传说“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14)传说禹是鲧死后在尸腹中生出。《初学记》:“鲧殛死,三岁不腐,副(剖)之以吴刀,是用出禹。”《山海经·海内经》:“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

(15)坟:分。

(16)错:设置。洿(wū):深。

(17)椭(tuǒ):狭而长。衍:余,或曰广大。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轩辕本纪》《灵宪》所记,大多以东西长、南北短。《博物志》引《河图》,称天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是南北长、东西短。

(18)县圃:神话传说中神人居住的地方,在昆仑山顶,悬于空中,上通于天。凥:古“居”字。一说当为“尻(kāo)”,尾,臀部。

(19)烛龙:神话传说中的神龙,处西北方,嘴里衔烛,照亮幽暗之地。

(20)若华:神话传说的若木花。若木长于西方日入处,太阳落山、尚未升起之时,若木的花就放射光芒照亮世界。(21)雄虺(huǐ):传说中的九头蛇。

(22)长人:传说中的防风氏,身长三丈。夏禹会诸侯,防风氏后至,被杀。守:守卫。防风氏守卫封、嵎二山。

(23)蓱:同“萍”。靡蓱:蔓延的浮萍。一说即寿麻。衢(qú):犹歧,岔道,文中以喻枝叶分叉。枲(xǐ):一种有籽的麻。

(24)黑水:水名。玄趾:山名。三危:山名。

(25)鲮(líng)鱼:即陵鱼。《山海经·海内北经》说:“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鬿(qí)堆:即鬿雀,传说中的怪鸟。《山海经·东山经》:“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26)彃(bì):射。乌:神话传说日中有“踆乌”,即三足乌。解羽:羽翼散落。传说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后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

(27)力:致力。功:指治水功业。省:察看。

(28)闵:爱怜。妃:配偶。继:继嗣。

(29)胡:为何。嗜:爱好。鼌:朝。鼌饱:隐喻性欲的满足。此句有人以为指禹与涂山女志趣不同,或指与众人爱好不同,并不耽于一时的欢情,而以治水事业为重。《吕氏春秋》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但从《天问》诗意看,似非此意。故有的研究者以为,当指禹与涂山女不属同一族类,或是另外一种图腾,是不可通婚姻的,而禹竟然图一时欢快而娶了。

(30)益:传说中禹的贤臣。禹把帝位让益,禹子夏启却杀益而自立为帝。离:遭。孼(niè):灾祸,忧患。传说启欲夺益之帝位,被益拘禁。

(31)拘:拘囚。达:同 ,脱。

(32)射:古“射”字,此指弓箭。归:送来。鞠(jú):音义同“鞠”,有研究者疑为“箙(fú)”之误字,盛箭器。躬:身。

(33)作革:变更。一说作通“祚”,指帝位;革为革除。播:通“蕃”。降:通“隆”。播降:意为繁荣昌盛。

(34)棘:急。宾:通“嫔”,美女。商:“帝”之误。《山海经·大荒西经》:“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歌》与《九辩》以下。”

(35)此句本事未详。王逸以为指禹裂母背而降生;大多注家以为当指涂山氏之女化为石,禹往索子,石裂而出启的传说。

(36)冯:满。珧(yáo):蚌壳,此指蚌壳装饰的弓。决:射箭时勾弦用的板指,套在手指上。豨(xī):野猪。封:大。

(37)蒸:祭。膏:肥美的肉。若:顺悦。(38)浞(zhuó):夏代人名,即寒浞。纯狐:羿妻。眩(xuàn):迷乱。

(39)射革:相传羿能射穿七层皮革。交:合。揆(kuí):谋,算计。传说羿打猎归来,被寒浞和羿妻合谋杀死。《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贿于外……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将杀而亨(烹)之。”(40)阻:艰险。穷:困顿。此句本事未详。王逸以为指鲧放羽山之事,毛奇龄以为指羿自鉏迁于有穷国之事。(41)黄熊:当作“黄能”,即三足鳖。传说鲧死后化为黄能,入于羽渊。

(42)莆(pú):水生的草。雚(guàn):芦苇一类。

(43)并:通“迸”,放逐。疾:恶。脩:长。盈:满。

(44)婴:缠绕。茀(fú):白色的云气,或曰曲折的云。

(45)此二节本事不详。王逸以为是指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侨,王子侨化为白蜺,为崔文子戈击,尸化为鸟的事。一说前节指姮娥窃后羿不死之药而奔月的事,后节指鼓神、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鼓、钦䲹,鼓化为鵔鸟、钦䲹化为大鹗的事(见《山海经·西山经》)。

(46)蓱(pīng)号:两师之名,又称“蓱翳”。

(47)撰:具。协:合。胁:腋下肋骨所在部分。协脅:两胁骈合。或以协为“翅膀”,协胁即腋下生有翅膀。膺(yīng):承受。蒋骥以为此句指风伯飞廉,风伯鹿身鸟头。

(48)抃(biàn):拍手,此指大海龟四肢舞动。据《列子·汤问》,渤海东有五座神山,常随海浪上下往还,不能耸立。天帝怕它们流徙西极,乃命禺强使十五巨鳌,分为三轮,六万年一交替,用头顶着五山,五山从此峙立不动。

(49)释:舍弃。陵行:在陆地行走。据《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巨人,没走几步就来到海外五山,一钓就得六鳌,一起背着回国,以鳌骨灼孔作占卜用。从此五山只剩下三山,还有两座山因无巨鳌头顶,飘浮到北极,沉入大海了。

(50)浇(ào):寒浞之子。户:门。少康:夏朝君王相之子。相为浇所杀,后来少康趁打猎之机袭杀浇。

(51)女歧:浇的嫂子。馆:房舍。馆同:即同房。止:宿。传说浇与女歧私通,少康夜袭浇,误杀女歧。

(52)汤:疑为“康”之误,指少康。易:治。旅:众。厚:壮大。

(53)斟寻:夏之同姓诸侯。夏君相失国,逃往斟灌、斟寻;浇发兵灭斟灌、斟寻,杀相。道:方法。此句指少康伐浇而复国。

(54)妹嬉(mò xǐ):夏桀元妃。肆:放荡。传说桀伐蒙山国而得妹嬉。殛(jí):惩罚,诛灭。传说成汤在鸣条打败夏桀,桀与妹嬉浮海奔南巢之山而被杀死。

(55)闵:忧愁。在:在于。家:成家,指娶妻。鳏(guān):无妻男子。

(56)亿:通“臆”,预料。

(57)肆:放肆。犬体:指舜弟象,斥其顽恶如狗。

(58)获:得。迄:至。

(59)期:期望。去:当从一本作“夫”。斯:这。两男子:指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太伯、仲雍让国于王季,避逃于吴,创建吴国。

(60)缘:借助。鹄:天鹅。饰玉:装饰美玉的鼎,古代贵重的烹饪器具。

(61)条:鸣条。放:放逐。黎服:黎民百姓。说:同“悦”。

(62)简狄:古代传说中有娀(sōng)国的美女。喾(kù):帝喾,传说中的古帝,号高辛氏。

(63)该:通“亥”,即王亥,殷人祖先,契的八世孙。秉:通“禀”,承受。季:王亥之父。臧:善。(64)干:盾牌。协:和谐。

(65)平胁:肌肉丰满,肋骨不露。曼:细。“曼肤”指皮肤细嫩润泽。肥:通“妃”,匹配。(66)恒:王恒,王亥之弟。朴:大。

(67)昏微:指王亥之子上甲微。遵迹:沿着道路。有狄:即有易。传说上甲微借河伯的军队讨伐有易,杀其国君绵臣。

(68)萃:集中。负子:背着孩子,或曰对不起儿子。肆情:纵欲。此句本事未详。从上下文义看,似指上甲微亦有淫佚之丑行。

(69)眩:迷乱。此句本事未详,有人以为当指舜弟象,多次陷害哥哥舜的事。

(70)有莘(shēn):古国名,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小臣:奴隶,指伊尹。《墨子·尚贤》:“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吉妃:指有莘氏之女,嫁成汤为妃。

(71)小子:指伊尹。《吕氏春秋》:“有侁(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故命之曰伊尹。”传说伊尹之母居伊水之滨,邑发大水,其母化为空桑。人们在空桑中发现她的婴儿,即伊尹。

(72)出:释放。重泉:大约指夏桀囚汤的水牢之名。《史记·夏本纪》:“(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绎史·太公金匮》:“桀怒汤……召而囚之均台,置之种泉……汤乃行赂,桀遂释之。”罪尤:罪过。

(73)不胜心:心中不能压抑。

(74)会:合。争盟:争相誓盟。践:践约。期:约定的时间。相传武王伐纣,诸侯都在甲子日早上会师牧野。

(75)到击:指武王到纣王自焚之处砍击纣王,斩其首级。叔旦:指武王之弟周公姬旦。嘉:赞许。

(76)揆:谋。发足:兴兵。一说“发”指武王姬发;“足”,完成。周之命:周之膺受天命。

(77)逢:迎。雉:野鸡。毛奇龄《天问补注》引《竹书纪年》说:“昭王之季,荆人卑词致于王曰:‘愿献白雉。’昭王信之而南巡,遂遇害。”

(78)梅:枚,马鞭。传说周穆王“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骏”(《拾遗记》)。

(79)理:通“履”,行。

(80)曳:牵引,扶持。衒(xuàn):炫耀。号:号叫,叫卖。据《史记·周本纪》,周厉王时,有一七岁宫女碰到龙的吐沫所化的玄鼋,长大就怀孕了。在周宣王时生下一女,丢弃后,被一对在市上叫卖木弓、箭袋的夫妇捡去收养,逃往褒国。这女子就是后来褒人献给周幽王的美女褒姒。

(81)诛:讨伐。

(82)九会:多次会盟诸侯。卒:突然。据《管子·小称》,齐桓公晚年任用易牙、竖刁等奸臣,酿成内乱。桓公病困于一室,饥渴难忍,“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死十一日,虫出于户,乃知桓公之死也”。

(83)雷开:纣王的奸臣。

(84)梅伯:纣王的诸侯,因屡次直谏,被纣王杀害。佯:假装。箕子:纣王的叔父,封于箕,故称箕子。(85)竺:通“毒”,憎恶。

(86)切激:激烈。逢:遇,引申为“得”。

(87)伯昌:周文王姬昌。号:号令。衰:衰微之世,指殷末。牧:治民之官,此指姬昌为诸侯之长,任“西伯”。(88)岐: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周曾在这里建国。社:祭祀土地神的庙。立国必立社。周社原设岐山,强大后迁都于丰,毁弃岐杜,另建“丰社”。

(89)藏:财物,钱币。依:依附,服从。指古公亶父避戎狄之害,自幽迁岐。

(90)师望:指吕望,即姜太公。肆:店铺。传说吕望曾在肉铺屠牛卖肉,文王前去拜问。吕望说了句“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知其志在天下,大喜而“载与俱归”。

(91)悒(yì):不快,忧郁,这里是愤恨之意。

(92)尸:木主,即灵牌。人死后,用木牌做成神主,上书死者之名。

(93)此句本事不详。有人认为指晋献公太子申生自杀事,郭沫若以为指商纣王自焚事。伯林:即指纣王自焚的鹿台在柏树林中。雉经:缢死。

(94)感:通“憾”,恨。抑:按也,击也(用董楚平《楚辞译注》之说)。

(95)礼:通“理”,治理。

(96)臣挚:以挚为臣。兹:此,指伊尹。承辅:做辅佐大臣。传说伊尹曾五次在汤做官,五次在夏桀那里做官。(97)尊食:即庙食,死后受人奉祀,在庙中享受祭飨。宗绪:宗族,此指祖宗。

(98)勋:在此作定语用,解为“功业显赫的”。阖:吴王阖闾。梦:吴王寿梦。

(99)彭铿:彭祖,传说他活到八百多岁。斟:用勺子舀水,此作烹调解。雉:野鸡,此指雉羹。相传彭祖善于烹调,曾进雉羹给帝尧。

(100)此句本事不详。疑指周厉王为国人所逐,“共和”执政之事。

(101)此句以蜂、蛾为喻,指下民百姓力量之强大。

(102)此句本事未详。大多注家以为是指伯夷、叔齐事。传说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采薇(野菜)而食,遇见一妇人,讥笑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伯夷“兄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回水:河曲。据说伯夷兄弟隐居的首阳山,正处于河曲之中。萃:聚集,栖止。

(103)噬犬:猛狗。据王逸注,春秋时秦景公有猛犬,他弟弟鍼(qián)想要,景公不给。鍼用百两金(当为百辆车)交换,景公怒而夺其爵禄,把他放逐了。

(104)严:威严。奉:保持。

(105)此句一本作“何环闾穿社,以及丘陵,是淫是荡,爰出子文”。环:环绕。闾社:此指村子。丘陵:野外土丘。传说楚国贤相子文,是郧(yún)国之女与斗伯比私通而生。此句疑指郧女私通斗伯比之事。

(106)堵敖:王逸以为是楚之贤人之名;洪兴祖以为当指楚文王儿子熊囏(jiān),继为楚君,被他弟弟熊恽杀死,史称“杜敖”。此句中之“堵敖”,当是诗人屈原用以借喻楚怀王,警告他国运将不长。试上自予:“上”指君王;试,让其身试诗人之预言;自予,肯定自己所言之正确。全句意为:我曾经警告楚王,他将如历史上的杜敖一样国运不长。我这样做,岂是为了让君王真的亡身失国,显示我预见正确,让忠名更加彰著? EDmjxDPYrbEjF+E+TaTzG/8C5qU5PCuorgJL099hEPE6m0Uhz4hHGMwZbbzXbu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