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水之隔

一九七〇年代,若有日本人去了中国大陆,绝对是参加什么代表团被邀请去的。一水之隔的中国,感觉上却比欧美还遥远。不过,就是因为遥远,不少日本年轻人更加憧憬中国。

虽然我从小梦想单枪匹马闯世界,但是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中国自由旅行,因为我的小学、中学时代,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竹子窗帘”(the Bamboo Curtain)闻名于世。直到一九七〇年代,若有日本人去了中国大陆,绝对是参加什么代表团被邀请去的。一水之隔的中国,感觉上却比欧美还遥远。

不过,就是因为遥远,不少日本年轻人更加憧憬中国。有一本书叫做《旅行的技术:亚洲篇》,一九七六年在东京出版,内容是四个日本大学生单独去亚洲各地旅游的报导。其中一篇是东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从横滨坐苏联籍船舶贝加尔湖号,花五天四夜去香港,在罗湖边境远望大陆的纪录。一九七〇年代价钱平民化的海外游只限于团体旅行,个人旅行仍旧相当昂贵,因为廉价机票还没普及到日本来。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船舶往往是离开岛国唯一的交通工具。那位研究生是一九五二年出生,大我十岁的藤井省三,一九七九年作为最早期的日本留华(大陆)学生之一到上海复旦大学念书,后来成为著名的中国文学家,任教于东京大学。

我自己一九八一年上早稻田大学开始学中文,也到位于饭田桥的日中学院上夜校,一周三次。当时在日籍老师里,去过中国的人还不多。有位老师陪同旅游团去新疆乌鲁木齐,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羡慕。

记得有一晚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个同学谈起山口文宪写的《香港:旅游的杂学手札——出街、街坊、享受》一书,我也马上买来津津有味地看,后来藏书多年。一九七九年问世的那本书,是无业日本青年山口在一九七〇年代初住在香港一年的记录,充满着香港平民生活的气息。他属于“团块世代”(日本战后的婴儿潮一代),一九六〇年代末的全球性学运挫折后离开日本,在巴黎漂泊一年,回国的路上偶然停留在香港,被东方之珠迷住的。《香港:旅游的杂学手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作者请一个当地小姐打开书包,把里面的私人物品全部拿出来摆在地上拍照。图片中竟有避孕套,对日本读者的冲击可大了,因为保守政治家掌权的日本当时还没有解禁这魔法药。山口在书中介绍的香港平民食品,如叉烧饭、油鸡饭等,读起来挺有吸引力,教我口水流个不停,很想跟他一样去香港天天吃。但那只是香港,而不是大陆。

一九七〇年代初,有些日本青年跟山口一样流浪世界。他们的“圣经”是小田实的《什么都要看》。一九四九年出生的纪实作家泽木耕太郎,在一九七四年忽然想起“从印度德里坐公共汽车去英国伦敦会怎么样”而带着全部财产一千九百美元离开了日本,他的第一站也是香港。泽木后来把前后两年的欧亚大陆旅游经验写成长篇游记《深夜快车》共六册(台湾版《深夜特急》三册),一九八六年问世后引起日本年轻人的背包旅游热。但那是稍后的事情,而且那一代的流浪青年还进不了中国大陆。 tS8csfG5/6cTDeBCfgap5g0/V1u3aAbNqTAG/mBzsFtX7XbnEuIdfLyjkUE2DY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