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死亡教育

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

——塞内加

案例引导

老王80岁的老父亲确诊为食道癌晚期,经过药物、放疗、化疗等一系列治疗,身体变得越来越消瘦,从原来的150斤降到不足80斤,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医院认定治疗措施对他没有太大价值,老王很迷茫,他并不知道,除了医院,虚弱的老父亲还能去哪儿?“如果接回家,他会不会怪我没有尽力?他会不会带着遗憾,悲愤地离开这个世界?我又该怎样面对姐姐还有亲友的舆论?”“最后一个月里,父亲被癌痛折磨得不成人样,一直高烧,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旁边心电图、脑电图滴滴地响……”用尽了各种治疗手段后,老人痛苦地熬了半个月,在一天凌晨2点走了。已过不惑之年的老王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试述:

(1)如果是你,你该如何选择?

(2)你怎样看待安乐死?

一、死亡的标准

(一)关于死亡的医学发展背景

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呼吸机和心肺复苏术的出现,可以使部分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使其生命得以挽救。

同时器官移植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心脏移植手术,要求供体的心脏是处于跳动状态,而这在传统死亡标准下便无法实施。由此可见,将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已失去权威性。

(二)死亡的标准

1. 哈佛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首次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在1968年召开的世界第22届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即脑死亡新概念,将脑死亡作为确定人死亡的新标准。

(1)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接受性和反应性,即患者处于不可逆的深度昏迷,完全丧失了对外界刺激和内部需要的所有感受能力,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性全部消失。

(2)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3)诱导反射消失。

(4)脑电图示脑电波平直。

对以上4条标准还要持续24小时连续观察,反复测试其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病例,即可宣布患者死亡。

2. WHO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也于1968年提出了类似脑死亡的4条诊断标准。

(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无反射和肌肉活动。

(2)停止自主呼吸。

(3)动脉压下降。

(4)脑电图平直。

3. 中国标准

我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与2009年完善和修订了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2009版)。

(1)判定的先决条件:①昏迷原因明确;②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2)临床判定(以下3项必须全部具备):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消失;③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3)确认试验(以下3项至少存在2项):①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显示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②脑电图(EEG)显示电静息;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

(4)判定时间: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结果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可首次判定为脑死亡。首次判定12小时后再次复查,结果仍然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方可最终确认为脑死亡。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1)濒死期(agonal stage):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

(2)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 stage):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临床死亡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

(3)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指全身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称作细胞死亡,此期表现为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

二、对待死亡的态度

(一)安乐死的发展

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久的历史。古代斯巴达人为了保持人的健康与活力,会处死生出来就存在病态的婴儿。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中表示支持这种做法。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赞成把自杀作为解除无法治疗疾病痛苦的一种办法。毕达哥拉斯等许多哲人、学者、政治家都认为在道德上对老人与虚弱者,实施自愿的安乐死是合理的。

安乐死的再次提出,并大肆宣传和广泛推行,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纳粹德国。实际上,纳粹分子是在安乐死的借口下,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纳粹罪行的揭发,使人们在讨论安乐死和优生学问题时不能不有所忌讳。

1935年在英国成立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3年后在美国也成立了同样的委员会。1976年后法国、丹麦、挪威、瑞典、比利时、日本,甚至在天主教信徒很多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都出现了自愿实行安乐死协会。这些民间组织的宗旨在于使安乐死合法化。英、美的安乐死协会还曾起草过能妥善防止发生谋杀、欺骗、操之过急的提案。他们的提案均被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一一否决。1987年荷兰通过一些有严格限制的法律条文允许医生为患有绝症的患者实行安乐死。

尽管安乐死至今还没有在多数国家合法化,但人们对给予病情危重而又无法治愈的患者以死的权力和自由以摆脱残酷的病痛折磨的做法,愈来愈多地采取同情的态度,认为这是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虽然西方许多国家都把安乐死看成为犯罪行为,但支持实行安乐死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如荷兰和比利时承认安乐死是合法的,人们可以立下遗嘱并告诉医生:一旦他们患了不治之症,生命行将结束时,不要再用人工延长生命的措施进行抢救。如日本的安乐死协会建立于1976年,三年后已拥有两千名会员。

从历史的趋势来看,1983年世界医学会的威尼斯宣言提出了消极安乐死的正式意见,同年美国医学会的伦理与法学委员会对于撤除生命支持措施的意见都已为安乐死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患者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患者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地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中国的安乐死定义是指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

(三)关于安乐死的社会争论

1. 消极的安乐死

许多医生认为,对于受到必死无疑的疾病折磨的患者,还是不要用人工的方法来延长其生命为佳,只要能使患者在死亡前比较舒适和安逸就行。自愿安乐死的人可在生前立下字据,授权医生,按其意愿在他们临终时不采用人工手段延长其生命。这种生前的意愿在法律上的效力,在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并不一致。如美国1977年的“死亡权力法案”,要求医生尊重患者的愿望,已在许多州获得立法。

植物人不是天然的生命,而是高技术的产物,停止给植物人以生命支持的措施,并不意味着杀害性命,而只是停止制造人工的“生命”。而且这种没有意识,任人摆布的“生命”,是否符合患者的利益,甚至有损患者的尊严,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人问题不属安乐死,而属死亡的尊严问题。但由于感情和医学伦理学传统的影响,还是会出现处理上的困难。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过去难以存活的不正常婴幼儿可依靠先进的技术存活下来,当然,其生活的质量是低下的,他们还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一般说,如果发现出生不久的婴儿有严重的生理或智力缺陷,现代医学确实无法补救,且这个缺陷将严重影响婴儿生活质量,在此情况下,而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其法定监护人不愿意维持其生命时,医生可以接受监护人的意见停止其生命的维持措施,也即对于这种安乐死医生只能执行,给予咨询,而无权自做决定。

2. 积极的安乐死

关于积极安乐死的争论更加剧烈,因为这种安乐死,从法律上看具有杀人的动机、行为、后果,形式上与谋杀的界线难以划清。据收集的资料,世界各国,除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持容忍的态度、免予追究法律责任外,一般都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杀人罪,如美国、日本、瑞士、挪威、波兰、德国等。

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意见:可以不把这个难题当作医学伦理学问题,而作为当代社会生活提出的一个实际问题(即自杀的正当性问题)来对待。

在关于安乐死立法问题的讨论中,有人认为如果法律同意医生答应垂危患者安乐死的请求,那会树立一个杀害患者的先例,从而造成社会危机;于是医生可以不再下功夫研究患者的疾病。如果诊断错误(如误诊为晚期癌症),则积极地履行安乐死,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其次,在医生的角色中增加了杀手的内容,就违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不得伤害患者这一基本要求。如果医生不仅治病,还杀人,这会严重影响医生的传统形象,而这种形象对于患者心理是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还有,患者的“同意”往往也存在问题,如果问一个受慢性病折磨的患者:你愿意继续受折磨还是无痛苦地“睡过去”,患者鉴于他给他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带来的负担,也可能回答:“杀死我吧”。综上所说,对医生来说,安乐死不应当成为一种解决患者痛苦的正常办法,在安乐死方面医生不应当起主动提倡作用,而只能扮演配合和被动的角色。否则就会削弱医生救死扶伤的斗志。

3. 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涉及不同的人或群体,包括安乐死者本人、医务人员、安乐死者亲属及其他需要医疗救助者。由于各方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的不同,由于各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导致不同的人或群体具有不同的安乐死观念,引发了如下5个方面的伦理争议。

1)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之争

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之争是安乐死中首要的伦理争议。生命神圣论否认安乐死具有伦理价值,认为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违背神的意愿而随意结束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任何他人的生命,即“人活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由于西方的宗教传统,生命神圣论的观点颇为流行。生命质量论则肯定安乐死具有伦理价值,突出强调了人权和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一方面人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生命质量才有必要继续存活;另一方面人具有社会价值,当社会价值被破坏时,人的生命质量就失去了意义,人有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自由。很显然,生命质量论还逻辑地蕴含了另外两种被称为生命尊严说与生命自主权说的观点。因为当人由于自己的社会价值遭到破坏而选择结束生命时,事实上就是违背生命神圣论所认同的“神律”而做出的选择,同时这种追求生命质量的做法,也可以视为是维护生命尊严,如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和西方的“为真理而献身”。

2)救死扶伤原则与减轻痛苦原则之争

在医学伦理实践中对安乐死的反对与支持主要反映了两种医学伦理原则,即救死扶伤原则与减轻痛苦原则之间的矛盾。救死扶伤原则自古以来都是医家的根本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在被奉为医务人员操守准则的《希波克拉底宣言》中就明确表示“我绝不会对要求我的任何人给予死亡的药物,也不会给任何人指出同样死亡的阴谋途径”。成立于1947年的世界医学协会在充分肯定该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法规,强调医生必须以保护生命为己任。因此恪守救死扶伤原则的人们认为安乐死违背了救死扶伤原则,是变相剥夺他人生命,有悖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行为。减轻痛苦原则也是医学伦理实践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医生的职责除了治愈疾病外,还包括为患者减轻痛苦。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为患者治疗疾病是减轻痛苦,当患者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并遭受极其痛苦折磨时,使其结束痛苦无痛死亡亦是减轻痛苦,是人道的行为。而任由那些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又面临死亡的患者饱受病痛与医疗手段的折磨,医生却无动于衷,这才是不人道的,才是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因而现代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挽救生命”,还包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减轻或免除患者的痛苦,以表现对患者的深层伦理关怀。

3)资源浪费与合理分配之争

在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中,资源的分配一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社会的人和财物等资源十分有限,将大量资源用于救治那些患有不可治愈病症的人,或者用于维持那些植物人以及重残儿童的生命,实质上是一种对医疗资源的浪费,破坏了社会公正,而允许患有不可治愈病症或植物人等的安乐死则能使一部分医疗资源节省下来,从而用于更需要医疗救助的人。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虽然社会的人和财物等资源非常有限,但如果以“节约资源”为名为患有不可治愈病症者或植物人实施安乐死,则可能导致对人的功利化理解,而且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而每个人理当享受基本的生存权利,以“节约资源”为名,为不可治愈者或植物人实施安乐死,强制性地剥夺了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恰恰破坏了社会公正。

4)尊重人权与情境选择之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将自愿安乐死限于承受难以忍受痛苦、自愿谋求死亡的绝症患者,认为患者拥有选择安乐死的权利,因此必须尊重他们的安乐死意愿,才能体现对患者的伦理关怀。但是也有学者出于境遇伦理学的考虑,主张人总是处于一定情境或境遇之中,并从这种情境或境遇出发做出自己的伦理决策,从而对患者的安乐死意愿的真实性提出诸种质疑:第一,每一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活着总比死要好。第二,自愿难以确定,一个患者在疼痛发作或因服用药物而精神恍惚或抑郁时表示的意愿是否可以算数?很可能在疼痛缓解或意识清醒时又放弃他的安乐死请求。第三,患者受到医生诊断的影响,有了某种绝望的愿望,但如果这种诊断是错误的,这又意味着什么?因此,应当谨慎对待安乐死,不可轻易肯定其价值,也不能武断地否定其价值。

5)中国传统“孝道”与现代亲情理念之争

在中国的安乐死讨论中,支持与反对的伦理之争主要表现为传统“孝道”与现代亲情理念之争。反对安乐死者认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群体和病患者,以孝悌为基础的传统道德要求子女和亲属必须对患有重病的父母和其他亲属细心侍奉直到患者生命结束,而出于减轻痛苦致亲人速死的安乐死则有可能使子女背上“不孝”的罪名,这容易对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传统伦理模式构成严重威胁,导致“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断裂。安乐死的支持者则坚持认为传统“孝道”与现代安乐死在意蕴上不能相容,因为现代安乐死本身就是人的现代亲情理念的表现,即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权利平等,子女和父母都拥有对自身生存利益的决定权利,当遭受不可治愈的疾病折磨、难以忍受病痛的情况下,父母本人拥有选择安乐死的权利,子女要尊重父母本人的意愿才是孝顺父母;而且现代亲情理念还认为子女应注重在长辈生前关心长辈,尊重长辈、提高长辈生活质量,这样才是真正的“孝”的表现,否则只能表明子女的自私自利。

4. 中国的安乐死现状

安乐死的问题在中国尚未正式讨论,但促使安乐死问题激化的那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已大量引进并推广。1988年7月5日,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法学会、上海医科大学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各界代表一致认为,尽管中国在实际工作中,安乐死,特别是消极的安乐死几乎经常可以遇到(积极的安乐死,在中国已经公布至少7个案例,实际上大大超过此数),通常并不引起法律纠纷,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还不存在为安乐死立法的条件。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意见与国外大体相同。

自1994年始,全国人代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在1997年首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眉睫。看来安乐死立法已不能回避了。但法律实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安乐死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眼下尚无科学性的调查结果。而且法律付诸实践,就有极大的强迫性,一旦安乐死立法,它就像横在患者面前的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可以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剥夺患者选择生命权利的借口,被不法不义之徒滥用。

因此,在我国,虽然上海等地有悄悄实施安乐死的案例,但安乐死并未获得合法地位。据现行刑法解释,安乐死属故意杀人罪。对于其法律后果,一直有两种争论。一方认为,安乐死不能阻止行为的违法性,仍构成刑法上的杀人罪,但处罚可以从轻。另一方认为,安乐死虽然在形式上具备故意杀人罪的要件,但安乐死是在患者极度痛苦、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其生命的医疗行为,而医疗行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可以阻却其违法性,不构成杀人罪。

三、对丧亲者的安慰

丧亲者即死者家属,主要是指死者的父母、配偶、子女等。失去亲人,是家庭的重大事件,直接影响丧亲者的身心健康。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很难面对亲人死亡的事实,从患者生病到死亡甚至到死亡后,对家属而言,也是一连串的哀伤过程。因此,做好丧亲者的安慰十分重要。

(一)丧亲者的心理反应

丧亲者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哀伤。根据学者派可斯(Parkes)的观点,其心理反应可分为4个阶段:

(1)震惊和麻木:当家属获知患者得绝症或病情已到无法医治时,表现出不理解、不知所措和惊恐,难以承受既成的事实,甚至痛不欲生。病程短或突发意外死亡,震惊与麻木程度会更重。这种震惊也会发生在患者逝去后的最初阶段。家属的举止和谈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出现发呆症状,从几小时至几天不等,不能发泄自己的悲伤,以拒绝自己亲人已经死亡的事实。极个别的人因经受不了这种打击而自杀。

(2)思念与抗议:是感情最强烈、最痛苦的阶段。当他们意识到亲人确实死亡,痛苦、无助和气愤的情绪便伴随而来。哭泣是主要的表现方式,并伴随强烈的思念之情,渴望亲人能奇迹般的复活,便表现出对亲人遗物的珍爱,想起死者的音容笑貌,有时仿佛看到亲人的身影或听到其声音,觉得亲人还在身边。

(3)失调与抑郁:随着时间的流逝,丧亲者能理智地承认既成的事实。由于亲人的逝去,使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伴随着无所适从的感觉,丧亲者感觉到独孤、颓丧,对一切事物没有兴趣,变现为冷漠、食欲减退和出现身体症状,老年人死亡率较高。

(4)复原:丧亲者已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逐步从颓废中解脱出来,开始变得理智并重新寻找新的生活方向和方式,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目标,将亲人永远怀念。

(二)丧亲者的心理安慰

护理人员应认识丧亲者的悲伤过程。死亡是临终者痛苦的结束,但同时又是丧亲者悲哀的高峰,护理人员应对丧亲者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以缓解他们的身心痛苦。

(1)分析丧亲者悲伤的症状,对其进行评估,按照悲伤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鼓励家属宣泄感情,认真倾听他们的倾诉。

(3)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提供有关知识,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帮助他们疏导悲痛,使其意识到安排好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是对亲人最好的悼念。

(4)提供生活指导和建议,根据具体对象和情况,给予经济问题、家庭组合、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使丧亲者感受到温暖。

(5)随访丧亲者。目前,国外临终机构通过信件、电话、访视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从而体现临终关怀工作的价值。

课后习题

(1)简述死亡过程的分期。

(2)观看影片《死亡医生You Don't Know Jack》,谈谈你的感悟。

(3)你是否认同“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

学生作品欣赏:“平行笔记”分享之——生与死的理解

学生作品之一

作者:心怡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说起我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首先在脑海中出现了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曾经说过的一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当我学习了护理专业,我对这句话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作为护士,我们的工作就是迎接生命,拯救生命,送走死亡和哀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平静地接受死亡。即使有,家属和医护人员也会想方设法挽救生命。现代医学的进步让生命的消失变成一条长长的、缓缓的曲线。

大约是在7年前,外公被确诊胃癌,求生的本能促使他接受了手术,术后的他只剩下四分之一的胃。我很感谢也很庆幸现代医学的发达以及医生、护士精湛的技艺,当然,也包括他自己严格地控制饮食,时至今日,他依旧很健康。

乔布斯罹患罕见的胰腺肿瘤,与病魔顽强抗争8年。他曾在演讲中说过:“死亡是生命的完整,所以我将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他留下许多不朽之作。现代医学虽未能治愈他,却有效地延长了他的生命。

然而,医学的发达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检查结果,往往从一个数据我们就能精确地知道患者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却几乎没有时间体会患者在遭受疾病时的生活体验。

现代医学虽发达但绝非万能。死亡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你或将死亡视为敌人,但它终将会来临。所以,我不再将患者的死亡视为一种失败,而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位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都过得很满足或很安静,能真正的死如秋叶之静美,那这就是最好的治疗了。

学生作品之二

作者:小艳

生命可贵

小时候,生与死在我脑海里就只是文字而已,根本不知道生与死是什么,只是很单纯地活着,但我很快乐。只要给我吃饱穿暖我便满足,哪怕是个火柴盒、木头块,甚至一根狗尾巴草给我玩,都感到无比幸福。

慢慢长大了,接触了护士这个职业,对生死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前中专第一次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幸运地去了产科。一次在治疗室配药的时候,听到走廊里一个中年妇女在大声地打电话,老师正想让我出去叫她轻一点的时候,听到她说“我们丽丽终于生了!八斤八两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嗯,是顺产!听护士说小家伙出来的时候拳头攥得紧紧的!”我没有出去,不敢打扰这份喜悦。虽然没看见人,但是我能想象得到她脸上的笑容,甚至仿佛能看到她眼角因过于激动的泪水。八斤八两的宝宝,能够顺产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容易啊,难怪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想要抓住这个世界,顽强地活下来。生命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喜悦,当时的我便下定决心,为了守护这份希望,守护一个个努力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天使们,把护理作为让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有生便有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在等待死亡的时候,死亡也在等待我们,在我们彼此相遇的一刹那才有所体会。所有的所有不过如此!去年十月份,我爷爷因为病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所有人围在病床前,当呼吸停止的那一刻,在难过的同时,更多的是震撼!虽然在医院也看到过不少的人去世,但始终没有自己亲人的离世感受真切。因为不想让老人受苦,我们拒绝了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让爷爷安详地离开世界。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消失,突然变成一堆黄土和一把灰,使我们大多数人心理难以承受的。可是,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对于爷爷来说,可能也是一种解脱。爷爷虽然走了,但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护士,我们会比常人经历得更多,面对死亡,尊重死亡,敬畏死亡,是一个合格护士的必修课。

因为死亡无处不在,所以生命才可贵。为了对得起当时来到世界时紧握的拳头,认真活好每一天,到死那天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想起老师第一节课时说的“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在哄堂大笑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更深的感悟呢?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相信生与死都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死应死的伟大,只有这样才不愧人的这一生。

学生作品之三

作者:小炜

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在上次实习过程中,我去过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和妇产科。经历过患者离世后家人的痛哭,也听到过一个小生命出生时全家的欢声笑语。

庄子在《大宗师》中这样看待生死:“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他把死亡看成是长久地休息。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记得在外科有一个老爷爷,癌症晚期。那天在交班的时候听到护士说,这个床位的患者快不行了,要注意一点。我就特地留意了下那位老人,那时候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子女不在身边,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老伴,他的老伴就默默地坐在旁边。下午患者情况不是很好,老师说“走,我们去帮患者接个氧气。”我和老师一起过去了,但没想到,她的老伴拒绝了,说不要接了。老奶奶沉默了一会儿,慢慢地眼睛红了,哭着说:“你们不要动他了,让他好好地走吧,别管他了。”听到这话,当时我心里很难过,觉得在一起那么多年,一个陪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人要离开了,以后再也见不到,听不到声音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让人悲伤的事情,而老奶奶还要亲口说让他走。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无法体会老奶奶到底是以怎么样的心情和勇气讲出这句话的。我想,如果不是真的治不了,不是真的不舍得看着自己的爱人这样痛苦,她一定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第二天上班的时候那张床在消毒,听说老爷爷是在凌晨走的。

在EICU里,我看过很多老人身上插满管子:胃管、导尿管、双腔鼻导管、PICC,时不时还要帮他吸上几次痰。因为长期卧床,身上有严重压疮,连翻身都是被动的每隔两个小时一次,有时候神志不清的老人会说“你们为什么要虐待我……”听到这话内心是有点伤心的,可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痛苦……

对于他们来说,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不是长久的休息?

学生作品之四

作者:瑜卿

守护生命

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充满了神奇色彩。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注定了生命的曲折,也注定了最终死亡的结果。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生命总是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不断地推动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不停地追逐,不断地成长。

生命是脆弱的但又是坚强的,总是在不断地创造奇迹,挑战着自己的极限。

在课上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一段关于五胞胎的视频。孩子的出生是那么突如其来;孩子在抢救室里又是那么惊心动魄;孩子的转院路程更是那么胆战心惊。五胞胎出生时的状况十分差,都出现了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最终第五个宝宝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相信她会永远活在爱过她的人的心中。小宝宝们因为都是早产儿,所以许多器官和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体重也十分轻,最轻的一个只有500g,像巴掌一般大;最重的一个也仅有2100g。她们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闯过了多道难关,顽强地活了下来。这就是生命,虽然十分脆弱,但也十分坚强,不畏惧死亡的威胁。

生命犹如单行道,没有回头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时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新闻:河南林州一家医院给24名患儿使用了已过期半年的生理盐水。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十分惊愕,怎么会这样?不是都要三查七对吗?过期这么明显的数字怎么会没有看到呢?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必须要做到一丝不苟,药物必须核对清楚再给患者使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倒带,没有重来。

死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容面对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死亡,这样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我们拥有的美好时光。

生命是一种状态,有生命的诞生就有生命的离去,一个完整的生命意义包含着对死亡的理解。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作为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投入工作岗位,让敬畏生命成为我们的信仰,这也将会成为我的信仰和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学生作品之五

作者:小雯

坚定信仰,为生命护航

人们心目中,对医学、医生有一种潜在的渴求,一种无声的呼唤,是什么呢?是慈爱、是温暖、是悲悯,是医生、护士除了技术精湛之外还要有的人文关怀。那么作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我们要怎么样做才算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呢?

为医学事业终身未婚的中国妇科、产科医生和医学科学家——林巧稚前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她总是轻声安抚患者,当患者躺下后,她会为患者遮挡好身体,检查的动作特别轻柔、小心。有一次,一个年轻医生给患者做妇科检查时,没有拉好遮挡的布帘。林巧稚立即过去拉好布帘,她走到学生身边说:“请你注意保护患者。”她的学生都记住了老师做妇科检查的要求:安慰患者、保护患者、动作轻柔。林前辈在细节处严格要求年轻医生,看上去这些事情与检查治疗的结果关系不大,但正是这些细节处体现了她对患者的尊重。她常说,所有的检查治疗都不过是方法和过程,它指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每一个患者负责任,让人更有尊严地生活。

谈到敬畏生命,让我顿时想到入殓师这个职业。入殓师又称为葬仪师,是为死者还原未死的状态,尽可能还原完整面容和身体;也就是为死者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很多人说,入殓师是一个与死神联系在一起的职业,除了要接受无休止的恐惧之外,还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死者家属激动的情绪。但90后的入殓师艾美丹却认为“每一具遗体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次为逝者整理仪容都是一次感悟。”她说,有一次,她为一对坠湖的年轻情侣主持告别仪式,看着台下哭得撕心裂肺的家属,她由衷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工作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告诉我要更加敬畏生命。正是因为每天接触死亡,艾美丹对生命有了同龄人无法企及的体会。入殓师用手中的化妆笔细心工作,让逝者带着人生谢幕时的美丽走得体面尊严,让家属获得了心灵上的安慰感到温暖,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呢!

医者仁心,我们尊重和爱护每一个生命,并为此承担着误解、风险和艰辛。而那些纠纷和抱怨,有时会让我们无奈和委屈,而当我们面对生命的脆弱,面对那些渴求健康权力的眼神,我们还是会选择坚持走下去,正是因为我们有着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生与死的故事分享

以下两则故事选自《死亡如此多情——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一书,这是一部由百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感人至深的叙事医学纪实作品。书中120余篇口述实录,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令讲述者难忘,所有被采访的医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生死现场,希望传达“符合个人意愿的有尊严的死亡”理念。我们借此可以重新认识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

父亲的死亡令我刻骨铭心

我的父亲活了81岁,在2010的寒冬,因无法控制的肺部细菌感染离开。

对待死亡,父亲非常矛盾,在最后两年的时间里,他因严重的忧郁症而顽强地自我挣扎着,并折磨着亲人们。他生过很多“病”,几乎每三天就会生一次“病”,总是在我耐心解释或体检后“治愈”,然后再“复发”,不断地循环着。但也的确因前列腺增生而做过两次手术,从此经常陷入排尿困难的自我恐吓中。去世前3个月,他防不胜防地摔倒在卫生间,导致左股骨颈骨折并接受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从此身心发生了更大的负面变化,尤其是因不再有独立行走的能力而苦不堪言。

他经常唠叨着死亡,经常告诉我们他期盼着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从未有过自杀的举动,直到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某一天,他对我妈说:“我现在真的不怕死了。”这时,他的健康状况真的急转直下。今天回忆起来,我才体会到“不怕死”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这是一个人放弃生的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同时也肯定会产生一种自我暗示,其结果很可能导致身心两方面的松懈。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还觉得那不过是“狼来了”的故事的前半段,知道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肺部感染,我才意识到,父亲的确放弃了生的愿望。

2010年冬季,父亲如同往年一样,总是咳嗽,时轻时重,而且总是在咽口水时呛咳,很痛苦。耳鼻喉科医生认为是由于岁数大了,喉返神经反应迟钝的问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也这么认为,因此采取的措施是尽量不让他直接喝水,代之以吸管吸水。呛水或吸入食物的后果一定是肺部感染,遗憾的是作为肾内科医生和感染专科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十二月最后一个周日的晚上,我从外地出差回到家中,家人告诉我,父亲已经连着两天拒绝吃任何东西,而且咳嗽加剧。我把父亲从床上扶到桌子面前,当时我有两个想法,一是必须吃些东西,尽快让他得到营养的补充;另一个想法是,是不是又在闹绝食。于是,就逼着给他喂了一些面条,期间忽然发现他不能维持坐姿(回忆这些是非常折磨人的),我的心咯噔了一下:这次狼真的来了哇,父亲病重了。

做了简单的肺部听诊后,我意识到父亲肺部感染不轻,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呼吸科住院,摄片后确诊为肺部细菌感染,自此开始了连续10天的痛苦和无效的抗感染过程:面罩正压给氧、联合使用抗生素,支气管镜下冲洗吸痰、经鼻胃管补充能量合剂、静脉补充白蛋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应有的治疗措施均完全到位,可是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持续加重,高热不退,肺部炎症不消退,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值。父亲因为缺氧而开始张口呼吸,因此黏膜严重萎缩,舌头也严重萎缩,最后的三天因为舌头的萎缩而不能正常发声,在孙子和外孙来看他时,才勉强最后一次睁开了眼睛。住院的10天时间里父亲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留下任何嘱托,痛苦却很奇怪的坦然。看着父亲对生命的放弃,我突然感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费解和刺痛:父亲怎么就真的要死掉了呢?怎么就真的救不活了呢?尽管如此,在父亲临终前我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我告诉父亲的主治医生:一旦血压下降到休克的程度,并且升压药不能维持血压,那就不要继续使用升压药,不要往心内注射肾上腺素,不要使用呼吸兴奋剂,不要进行胸外按压,不要使用除颤器,更不要做气管切开。我知道这些所谓抢救措施都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破坏父亲的躯体,有损他的尊严。

在过去行医的日子里,我经常会劝一些毫无挽救生命希望的患者家属给临终者以尊严,但是极少被接受,甚至为了等待某个未到场的家属而强求医生护士实施胸外按压长达数个小时!我也会因此感到很无奈和遗憾,有时会唏嘘。但是面对自己的临终父亲,我可以拒绝对父亲实施摆设式的抢救,也有勇气承担所谓的舆论责任。

2011年12月29日凌晨2点,父亲不再有心跳和呼吸,我拒绝了住院期间护理父亲的卫生员的好心,亲自为父亲的躯体做了最后的擦洗和清理。擦拭的毛巾上浸透了我的很多泪水,父亲的遗体上留下了我的很多泪水。老人们都说泪水不能流淌在遗体上,推测这也是数千年来死者的遗体不能由亲人擦洗的风俗的由来,但是我却让我的泪水给父亲留一个纪念,让他在九泉之下知道儿子的伤心,甚至悔恨。父亲穿着他喜欢的西装、洁白的衬衣和黑色皮鞋,扎着彩色领带,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还和我说他的存折和密码放在哪儿了

医生面临死亡最多的科室应该是肿瘤科吧,业内戏称为“太平间的中转站”,偏偏我刚参加工作就分在那儿。十年过去了,我曾经主管的第一例患者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连他的个人基本信息,甚至住过的床号都记得。没在时光中淡忘,这不是我记性好,更不是职业素养高,只是那确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用他最后的旅程留下的烙印吧。

出于职业操守,我要保护患者隐私,按照山东人的习惯,就叫他李师傅吧。李师傅年轻时肯定是个标准的山东大汉,入院时也能看得出来,质朴刚强,丧偶多年,一个人过,子女都不在身边。李师傅孤身一人带着全套行头走进病房,东西往床头一撂,磕掉鞋子,双手扶着膝盖,盘腿端坐在床上,那架势就像出门旅游到了歇脚的地方,从容淡定。

看我挺困惑的,这是患者吗?不等我询问他就主动讲起自己的病情进展、就诊经历、此次住院的目的,说得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就像是在说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让我再次怀疑,眼前真的是位饱受疾病折磨的晚期肺癌患者?站在他面前,我反而挺局促的。我赶紧表示,住院患者是要家属陪床的,至少也要让家人知道。

“诊断时专家说我还有三个月,我觉得自己还能撑一阵,孩子们都忙,我想晚点让他们知道。”看见我没有说话,他又赶紧说:“我现在也就是晚上特别心烦,不想一个人在家,如果不行,我就再晚点来住院?”

现在想起这些话,还是特别有感触。大概是他的话和他略显不安的表情特别打动我,我跟自己说别自找麻烦,以后要多留心关照顾他了,别出什么问题就行。

后来除了每天早上的查房,有时间我就到他那里坐坐,帮点力所能及的小忙,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就混得很熟了,几乎无所不聊,他还跟我说了他写的遗书、存折和密码放在家里什么地方,什么都跟我讲。我也发现,李师傅心很细,优点很多,不过就是家长作风,他安排好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说,你就是操心的命,都这时候了,多操心自己吧。他笑了笑,“你不懂”,侧头凝视着远方,好像是在享受着某种温馨的牵挂。

大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吧,李师傅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除了一阵一阵几乎使他窒息的咳嗽,心脏功能也开始衰竭,无法平卧,无法进食,无法睡觉,每时每刻都在拼尽全身力气呼吸,就像是空气中没有了氧气,笼罩在他周围的全是死亡,无法挣扎,无法躲避。这时候给他上什么药都没用,把吸氧开到最大流量也没有任何帮助。有时候他会牵着我的手不放,好像在他牵我的手的时候,他眼中闪现出希望和片刻的平静。但是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也曾想过逃避,但不知道若我不出现李师傅会怎么想。也不忍心就说没希望,虽然他也明白。到这个时候真是百感交集。

李师傅走的时候,我和他的孩子都在。我平静地帮他们给李师傅穿上衣服,然后拨了太平间的电话:“5楼23床”。那边应了一声,我甩下电话,快步冲进卫生间,蹲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开始哭。也记不得那天后来是怎么过的,下班的时候只感觉全身没劲,走不动也不想走,索性就打了个人力三轮,上车的时候我觉得嗓子痒,使劲咳了一下,居然咳出一口鲜血。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用医学知识来解释这口血,也许是我当时太敏感,也许这是一个可敬的生命印在我一辈子中的印记吧。 4MWVD1BKc6r9z8AhMka1qu41SOBAL3hRTRlLgrNtr4F6+FHEJneZIvRiD5Hwj8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