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生命教育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案例引导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树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患者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叶,患者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试谈谈此案例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

一、生命的概念

生命本质是过程。从宏观角度来说:一切都是生命,也就是过程。过程基本都有三个阶段:发生、存续、消亡。生物学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物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首先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一点是与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其次是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

《生命教育导师》培训课程把“爱即生命”(love is life)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其基本模式为“呵护(care)、记录(record)、感恩(thanksgiving)、分享(share)”,简称“CRTS模式”。该模式的基点在于把每个人都作为主体,围绕着“爱即生命”这一核心和天、人、物、我4种关系而展开。即人人都要呵护、记录、感恩、分享爱和生命,人人都要呵护、记录、感恩、分享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

生命价值教育是指教育者引导护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意义,从而使护生敬畏、珍惜、尊重和欣赏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这对护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与今后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分别仅有6.67%和18.33%的护生表示接受过自杀预防教育反死亡教育,这与中国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比较忌讳死亡,认为提到都会不吉利。护理工作是和生命打交道,所以要突破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护生应更多地了解死亡,接受死亡教育。

(一)古代生命观

古希腊的哲学家,倾向于把一切尚不了解的产生运动的原因称之为“力”。以后的学者们就借用了这个“力的概念,研究了各种运动,如物理学中的“引力”“电磁力”,化学中的“亲和力”等。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至今未弄清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提出了所谓“活力”或“生命力”是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家,倾向于把尚不了解的产生运动的原因归之为“气”,生命被看作是“气”的活动。例如,“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气”也是不明确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很不同的解释,如:“人之生,其犹冰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这里把生命的形成比作结冰的过程,也有把生命比作火的,如:“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撕,灭也”。

1. 特创论

认为生命是由超物质力量如神或上帝等所创造的,或者是由某种超越物质决定的。这是在人类对自然认识能力很低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观念,后来又被社会化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致使崇尚精神绝对至上的人坚信特创论。

2. 自生论

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较低,但已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根据现象做出了生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结论。代表思想有中国古代的“肉腐生蛆,鱼枯生蠧”,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有些鱼由淤泥及沙砾发育而成”等。

3. 佛教生命论

日、月、星、辰,风、火、雷、电、磁,金、木、水、火、土,是宇宙阴阳能量流转的低等体现,有了基本的自然元素条件,才能孕育生命。释迦牟尼佛说:“众生皆平等。”这里的生命泛指具有呼吸能力、延续能力的物体。呼吸是生命体表达阴阳的高级方式。

4. 精神宿命论

宇宙万物都是由“精神”所构成的,万物都是按神的旨意构造的,人是宇宙精神的个体化,宇宙的秘密即在人类自身,有待解读。人自己即为单个的宇宙整体,太阳穴对应着太阳的位置,心脏对应着地球的位置。古人的“天人合一”就是说万物变化都会有相对应的必然的内在联系,中医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与宇宙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整个宇宙及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逃不出这个和谐法则,都不可能孤立存在。

(二)现代生命观

根据生命形态的表现特征所归纳的生命定义在现代科学出现后,人们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加以研究。不同科学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生命,因此对生命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从所有生命形态的共同表面特征归纳出一个“生命”的定义认为:生命是一个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物质系统。这种定义,描述了生命活动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价值。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觉得这种定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所有的这些特征都可以有一些例外。

1. 化学进化论

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1924年苏联学者A.N.奥帕林首先提出了这种看法,1929年英国学者J.B.S.霍尔丹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这一过程称为化学进化,以别于生物体出现以后的生物进化。

2. 宇宙胚种论

随着天文学的大发展,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宇宙的“胚种”,这种认识风行于19世纪。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以及稀有元素钼在酶系中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为该论点提供了一些支持。

3. 分子生物学

从生命物质微观构成的共性来概括生命定义。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们对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生命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

二、生命的态度

(一)故事分享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那位太太发现比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会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她丈夫的推崇使她落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到它的牵制。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中所发生的事件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二)生命名言

(1)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2)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3)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4)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5)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6)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克

(7)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8)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9)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10)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11)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12)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14)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三)生命的诗歌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aFLV3tfb/tgW84mD5Iakd7XyqUCiyct/aRtgRvpztpZFV1v78BTLbjimNHb3Uf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