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生命与死亡教育、疼痛与舒适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化与人文关怀、护理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社会学与护理职业道德、护理美学与护理礼仪、护理科学思维八个部分,编写内容包括护理范畴的护理价值观、人文关怀、人际沟通、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护理知识点。本书从护理专业实际出发,在不同的章节增加护生针对相应主题撰写的叙事教育作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本书可供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用和参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上镌刻着这句名言。有时、常常、总是,就像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为医者的三种境界。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疑难杂症逐渐被攻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生物疗法、免疫治疗等等层出不穷,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不管新药物、新技术涌现频率有多快速,人类仍旧没有完全从疾病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阴影中挣脱出来。面对疾病、死亡,人的力量有时显得很柔弱、渺小。“治愈”是“有时”,不是“常常”,更不是“总是”。所以更多时候需要“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学会去慰藉患者的心灵,让他们干干净净地活着、快快乐乐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医务工作者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医学领域的顶尖人物,但只要有仁心,帮助和安慰就是我们最朴素、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对患者的身心有着无穷力量的东西。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医学是一门“人学”,抽去了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一名优秀的医者必须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多地去实践安慰、帮助患者的情感,本书旨在以护士人文修养为主线,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正确的价值使命,提升护生的人文素质综合修养,培养护生的爱伤观念,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