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ūn xiǎo 〔1〕

tánɡ mènɡ hào rán

chūn mián jué xiǎo 〔2〕 chù chù wén niǎo 〔3〕

lái fēnɡ shēnɡ 〔4〕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的生平事迹非常简单,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曾到长安,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和大诗人王维交情很深。他考过一次进士,却没有考中,之后到江浙一带游历几年,最终死在襄阳。盛唐的大诗人中,没有谁一生过得像孟浩然这样平淡的,但是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却为同时和后世的人所倾慕。他擅长写作五言诗,以表现山水田园、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为主要题材,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眠:睡觉。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啼:鸣叫。

〔4〕夜来:夜里。

评析

这首小诗写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怜惜春花的感情。

春天来了,夜越来越短,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光早已大亮,他竟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好像也并不急着起床,而是继续躺在那里,听处处传来鸟儿婉转清脆的啼声,仿佛在争着告诉他窗外的春光是多么明媚,今天的天气是多么晴好!诗人满怀喜悦,用耳朵、用身体、用心灵静静体味无处不在的春天。正在陶醉中,他忽然想到:昨夜的睡梦中,我恍惚听到一阵风雨之声,不知有多少娇柔的花朵已经摇落凋谢了呢?“花落知多少”,心中悄然划过的这个问号,让他意识到春天的短暂、春光的流逝,不由生出淡淡的哀愁。

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诗境清新优美,情感细腻空灵,是孟浩然流传最广的诗篇。美好的东西,比如春天的花朵,比如亮丽的青春,比如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消逝而难以挽留。一想起这首诗,人们总会想起许许多多失落的惆怅。可以说,“夜来风雨声”触动了诗人孟浩然敏感纤细的心弦,他则以这首淡而有味的小诗,拨动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心弦,让人们领悟到美和美的容易消逝,从而更加主动地去珍惜。

名句赏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伤春惜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主题,历代关于落花的诗更是数不胜数。《春晓》妙在并不正面描写春天与落花,而是侧面记述“春晓”醒来瞬间的听觉感受,描写想象中昨夜风雨中飘落的花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发生在过去(昨夜),发生在想象之中,这种“层层隔开”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落花场景的哀伤情绪,变成一种悄然浮现又悄然消散的惆怅,隽永含蓄,哀而不伤。

小贴士

梦中花落知多少

此诗题为“春晓”,诗人刚刚睡醒,处处鸟啼让他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喜悦,风雨中摇落的春花则让他生发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鸟啼真真切切响在他的耳边,花落却恍恍惚惚发生在昨夜的睡梦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与《春晓》颇有相似之处:都选定清晨醒来的瞬间,都忆及夜间的风声雨声,都表现了对风雨摧落繁花的担忧之情。尤其巧合的是,据说“如梦令”的词牌,源自后唐庄宗的词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说的也是夜间春花凋落、恍然如梦的感觉。 9d2B7ndlnIpFqfuusaK6Y1quMG/Kqsdzw6ryUz2mu3BvDLIoOxeikMfunA5+Wk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