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噫吁嚱 〔2〕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3〕 ,开国何茫然 〔4〕 。
尔来四万八千岁
〔5〕
,
不与秦塞通人烟
〔6〕
。
西当太白有鸟道
〔7〕
,
可以横绝峨眉巅
〔8〕
。
地崩山摧壮士死
〔9〕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11〕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2〕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13〕
。
青泥何盘盘
〔14〕
,
百步九折萦岩峦
〔15〕
。
扪参历井仰胁息
〔16〕
,
以手抚膺坐长叹
〔17〕
。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18〕
。
但见悲鸟号古木
〔19〕
,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20〕
,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21〕 。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22〕
,
砯崖转石万壑雷
〔23〕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4〕 !
剑阁峥嵘而崔嵬
〔25〕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6〕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7〕 。
磨牙吮血 〔28〕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29〕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0〕 !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时随父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二十五岁时出蜀漫游,希望能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天宝元年,应召赴京,供奉翰林,天宝三载被赐金放还。继续漫游,结识杜甫、高适等。安史之乱爆发,受邀参加永王李璘的部队,李璘败,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后客死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是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李太白集》。
注释
〔1〕《蜀道难》:乐府旧题,多描写蜀道的险阻。李白性爱山水,此诗写蜀道的雄奇壮美景物,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这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据孟启(旧误作棨)《本事诗》记载,李白初入京师,贺知章访之,见此诗,“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2〕噫(yī)吁(xū)嚱(xī):惊叹声,蜀地方言。
〔3〕蚕丛、鱼凫(fú):传说中古代蜀国开国的两个国王。
〔4〕开国:建国。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
〔5〕尔来:自从蚕丛、鱼凫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夸张其时间之长久。
〔6〕秦塞:指秦地,古代称秦地为“四塞之国”。通人烟:人员往来。
〔7〕西当:西面对着。当:对着。太白:秦岭主峰,又称太乙山,在陕西省周至、眉县、太白诸县之间。鸟道:鸟儿可飞过的道,形容道路高险。
〔8〕横绝:横越。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西南。巅:山的顶峰。
〔9〕地崩山摧壮士死:据《华阳国志·蜀志》载,秦王许嫁五位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五位力士迎接,在返回的路上,见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士共拽蛇尾,结果山崩,把五力士及五美女压死,山分成五岭。四川江油东北近剑阁有五华山,又名五子山。
〔10〕天梯:高险的山路,像登天的梯子。石栈:绝壁上凿孔架木筑成的通道。
〔11〕六龙回日:神话故事中说,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载着太阳自东向西运行,因蜀道上的山太高,太阳车到此也要回头。高标:最高而可为一方的标志之处。
〔12〕冲波:急流冲起的波浪。逆折:倒流。回川:回旋的急流。
〔13〕猱(náo):猿类,善攀援。
〔14〕青泥:山岭名,是由秦入蜀的要道,悬崖高险,山上多云雨,路上多泥淖,故名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盘盘:极其曲折。
〔15〕百步九折:指山路极曲折,在很短的路上要转很多弯,百和九都不是确数。萦:绕。岩峦:山峰。
〔16〕扪(mén):摸。历:经过。参(shēn)、井:古代天文学的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为星宿分野。秦属于参宿的分野,蜀属于井宿的分野。胁息:屏住呼吸,因害怕不敢呼吸。
〔17〕膺(yīnɡ):胸。
〔18〕巉(chán)岩:高险的山岩。
〔19〕号古木:在古木丛中号叫。
〔20〕子规:即杜鹃,叫声悲切。
〔21〕凋朱颜:青春的面容凋谢,人变得衰老。
〔22〕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轰鸣声。
〔23〕砯(pēnɡ):撞击声,此处作动词,指撞击。转:翻动。万壑雷:千山万谷中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24〕嗟:感叹声。尔:你。胡为乎:为什么。来:指入蜀。
〔25〕剑阁:即剑门关,在四川省剑阁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天下险”之称。峥嵘:高峻的样子。崔嵬(wéi):山势高大。
〔26〕狼与豺:比喻强盗、土匪。
〔27〕“朝避”二句:互文见意。
〔28〕吮(shǔn):吸,嘬。
〔29〕锦城:锦官城,即成都。成都产锦,古代设管理锦的官员,其所居之处称作锦官城,后来作为成都的别称。
〔30〕咨嗟:叹息。
解读
全诗以自秦入蜀沿途所历的山水景物为线索而展开描写,不但描绘了蜀道的险奇壮美景色,而且表现了李白对自然山川的钟爱之情。全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到“以手抚膺坐长叹”,主要写蜀道的开辟之难。先从蜀国神话传说的角度写蜀道难,使蜀道蒙上一层久远而神秘的色彩。然后突出蜀道之山高,以鸟道比喻之,以天梯石栈描写之,再以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夸张之。最后以行人登上蜀道高峰可触摸星辰的真切感受,表现其山高路难。这种描写让人惊叹。这部分虽都是写一个“难”字,但并不给人以重复感,因为李白运用不同的手法,变幻不同的角度,不断地给读者创造新奇的、令人惊叹的画面。第二部分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蜀道的行路难。诗人用“问君”引出蜀道的旅愁,用行人“畏途”、“不可攀”之答,不但写出蜀道山高路难,且写出了游人心态。用“但见”二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古木参天、悲鸟哀鸣的荒凉空寂境界。“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意象,使人为之失色,蜀道山高路难不写自出。“连峰去天”四句,用极度夸张的笔法和浪漫奇幻的想象,描绘了蜀道上的山之险峻、松之怪奇、水之急猛、声之骇人,俨然一幅充满壮美色彩的惊人万分的山水画。最后一部分以蜀道上的著名险关剑阁为中心来写,着力突出形势之险要和环境之险恶,也寄寓了诗人对政治形势的担忧。全诗以变幻莫测的笔法,丰富浪漫的想象,大胆超奇的夸张,并运用美丽的神话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祖国山河的雄奇壮丽之美。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现三次,使线索明确,主题突出。诗句字数不等,参差错落,构成了自由奔放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句式与诗歌内容正好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