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0本经典,理解创新

要理解创新的含义,我们可以先从老祖宗造字的初心入手。“创”字由“仓”和“刀”组成,表示木匠挥刀抡斧,砍凿树料,建造房屋。所以,“创”有破旧立新的意思,破木材之旧,立房屋之新。

《孟子·梁惠王下》里有一句话:“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创立功业,建立制度,是应该被后代所采纳应用的。

“新”字由“辛”“木”和“斤”组成,“辛”表示▼形的劈柴铁钎,“木”表示树桩,“斤”表示斧头,合在一起表示用斧、钎等工具劈柴,每一次砍下去都有新的木头露出来,所以,木之始伐谓之“新”。

《大学》里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是开国君主商汤刻在自己的洗脸盆上,用来提醒自己的话。其原意是,天天要把自己洗干净,今天洗干净了,明天还要洗,天天都要洗。《大学》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做到新,就应该天天保持新,没有最新,只有更新。

组织的“心、脑、体”模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次分享中提到:优秀的企业家,要有心力、脑力和体力。心力是智慧的源泉,脑力决定能掌握多少知识,体力决定能干多久。马云认为,企业家的心力是历经磨难、挫折和失败才能散发出来的,企业家的脑力体现在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上,但是企业家的体力再好也不可能干100年,要做成百年老店,必须培养好接班人。

后来,时任蚂蚁金融服务集团CEO的彭蕾进一步解释了阿里巴巴的“心、脑、体”模型。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心力就是这个组织相信什么,就是这个组织做对的事的能力,就是这个组织的组织文化,具体由使命、愿景、价值观组成。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组织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组织的愿景是“构建未来的商务生态系统,让客户相会、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并持续发展最少102年”;组织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和敬业”。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了这个组织前进的方向。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脑力就是这个组织把事做对的能力,是一个组织的思考能力。组织需要思考全面的问题,不仅仅要思考组织内部,也要思考组织外部;不仅仅要思考与组织相关的事,也要思考与组织相关的人。所以,组织脑力思考的范围涵盖组织外部的人(用户)、内部的人(员工),以及外部的事(市场)、内部的事(产品)。组织脑力包括组织的用户能力、员工能力、市场能力和产品能力。

同时,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仅仅有心力和脑力是不够的。组织还需要体力,才能坚持下去,一直把对的事做对。与组织的脑力相对应,组织的体力体现在对用户、员工、产品和市场等要素的治理上。

参考阿里巴巴关于组织能量的“心、脑、体”模型,我们可以画出图0-2中的模型。“心”有关组织文化,“脑”有关组织能力,“体”有关组织治理。心的主要作用是指明组织发展的方向,脑的主要作用是选对组织前进的道路,体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组织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图0-2 组织的“心、脑、体”模型

创新的“心、脑、体”模型

创新是组织的核心功能。一个组织的诞生,是创新的结果。一个组织的成长,离不开创新。一个组织的转型,也必须依靠创新。

创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体系。和组织一样,对于创新,我们也可以从“心、脑、体”三个方面理解。

如图0-3所示,创新精神是创新之心,指明了创新的方向;创新思维是创新之脑,表达了创新的方法;创新行动是创新之体,代表了创新的方式。对于创新,我们需要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三个层面理解。

图0-3 创新的“心、脑、体”模型

当然,我们理解创新,不应该是凭空猜想,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经典中寻找创新的秘诀。根据创新的“心、脑、体”框架,我在关于创新的浩如烟海的管理经典中,选择了10本著作,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三个方面讨论创新(见图0-4)。

图0-4 10本经典,理解创新

首先,关于创新精神,我选择了四本经典:《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开放式创新》《创新:进攻者的优势》和《创新者的窘境》。这四本经典分别从拥抱变化、开放共享、挑战权威和居安思危四个方面,诠释了创新的精神。

其次,关于创新思维,我选择了三本经典:《商业设计》《整合思维》和《创新者的基因》。这三本经典分别从设计思维、整合思维和基因思维三个方面,诠释了创新的思维方法。

最后,关于创新行动,我选择了三本经典:《蓝海战略》《逆向创新》和《创新者的解答》。这三本经典分别从有舍有得的创新、自下而上的创新和破旧立新的创新三个方面,诠释了创新的行动方式。

创新精神的四个方面

创新包括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上看,创新既是对旧事物的破坏,也是对新事物的建设。从空间维度上看,创新既是对原有空间的重构,也是对新空间的拓展。

从“破旧”方面上看,有两个理解创新精神的角度:一个是居安思危,另一个是挑战权威。从“立新”方面上看,有另外两个理解创新精神的角度:一个是拥抱变化,另一个是开放共享。

如图0-5所示,我们选取《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开放式创新》《创新:进攻者的优势》和《创新者的窘境》这四本经典,从拥抱变化、开放共享、居安思危和挑战权威四个角度诠释创新的精神。

第一,我们来看看“拥抱变化”的精神。拥抱变化的精神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彼得·德鲁克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创新机遇的来源是不确定的和不连续的,但抓住创新机遇所必备的企业家精神是系统性的和动态性的;企业家需要掌握系统的和动态的战略思维,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寻找连续性。

图0-5 创新精神的四个方面

在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企业是否创新,与企业适应变化有关,与企业的规模无关。企业家是否有创新精神,与企业家对风险的认知有关,与企业家的财富无关。

德鲁克指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拥抱变化。要有目标、系统地对机遇进行分析,要对环境的变化敏感,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同时,创新也要持之以恒,不能为变而变,不能过于分心,不能过于求新,要拥抱变化,而不要追求变化。

第二,我们来看看“开放共享”的精神。开放共享的精神是《开放式创新》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亨利·切萨布鲁夫等作者强调了开放式创新的系统性。在切萨布鲁夫等作者看来,未来的企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放式创新,而高效的开放式创新一定是系统性的。开放式创新的系统性,体现为企业的用户、组织、产品和市场等要素的全面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用户创新主要是利用用户社群,让用户参与到企业创新中来,获得来自用户的创新点子。开放式组织创新主要是通过打造无边界组织,激发组织内部的创新积极性,获得新的创新动力。开放式产品创新主要是通过和外部组织合作研发,补充企业内部的技术短板,或者强化企业的产品优势。开放式市场创新主要是通过共享经济等开放式商业模式,打破企业的资源约束,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第三,我们来看看“居安思危”的精神。居安思危的精神是《创新者的窘境》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了多个产业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之后发现:很多伟大的企业,尽管一直锐意进取,认真倾听消费者的意见,积极投资新技术研发,但仍然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克里斯坦森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后,说道:“就算企业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也有可能错失城池。”而这些企业,“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导致失败的因素往往正是‘完美无瑕’的管理”。

在这里,克里斯坦森认为,企业虽然“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换句话说,企业“把事情做对了”,但“没有做对的事情”。具体地说,企业是把“管理”这件事情做对了,做到了“完美无瑕”,但没有做“创新”这件事情。

在克里斯坦森看来,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通过“管理”不断加强自己的安全感,但没有通过“创新”应对潜在的威胁。换句话说,这些企业没有能够做到“居安思危”。

第四,我们来看看“挑战权威”的精神。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创新:进攻者的优势》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理查德·福斯特重点研究了企业发展的S形曲线。

福斯特认为,S形曲线反映了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规律。最初,当资金被投入到一种新产品或流程里的时候,进展速度通常是缓慢的。然后,当突破了一些关键点之后,进展速度就会快速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总会存在一个点,在这个点之后,更多的投入都很难带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这时,这个产品发展轨道就达到了顶点。因为S形曲线存在发展的极限,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换到一个新的轨道上。

在福斯特看来,S形曲线的存在就是创新者的机会。原来居于领导地位的企业由于价值网的束缚,变换发展轨道往往阻力重重,这就让新企业有了优势。对新企业来说,企业的用户、组织、产品和市场要素都是新的,企业面临的来自价值网的约束非常小,很容易变换发展轨道,在居于领导地位企业发展趋缓的薄弱环节实现弯道或换道超车。

创新思维的三个层面

从思维层面角度上看,创新可以分为顶层设计、底层基因和系统整合三个方面。如图0-6所示,我们选取《商业设计》《创新者的基因》和《整合思维》这三本经典,分别从顶层设计、底层基因和系统整合三个角度诠释创新的思维方法。

图0-6 创新思维的三个层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顶层设计思维。顶层设计思维是《商业设计》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罗杰·马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强调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商业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这本书介绍了知识漏斗的概念,讨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和守成之间的平衡问题,并讲述了商业设计思维的三个基本方法。

其次,我们来看看底层基因思维。底层基因思维是《创新者的基因》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每个人或组织都可以通过改造创新基因提高创新能力。书中讲到的五种创新技能包括:观察、发问、联想、交流和实验,这五种技能与人的眼、嘴、脑、心和手等器官的功能密切相关。

最后,我们来看看系统整合思维。系统整合思维是《整合思维》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罗杰·马丁把整合思维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理性的态度;第二个方面是思维的工具;第三个方面是体系化的经验。整合思维的观点认为理性的态度、思维的工具和体系化的经验是一体的,只有通过整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整合思维不仅对组织创新重要,能够赋予企业更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而且能够帮助个人不断进步与实现认知升级。

创新行动的三个维度

从行动角度上看,创新可以分为当下的创新、跨越时间的创新和跨越空间的创新三个方面。如图0-7所示,我们选取《蓝海战略》《创新者的解答》和《逆向创新》这三本经典,分别从当下的创新、跨越时间的创新和跨越空间的创新三个角度诠释创新的行动方式。

图0-7 创新行动的三个维度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有舍有得的创新。有舍有得是《蓝海战略》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企业可以凭借价值创新,通过重新定义市场和需求,借助战略布局图等分析工具,找到能够实现获利性增长的蓝海。蓝海战略的核心是取舍,包括创造、提高、剔除和减少四个方法。创造是指创造新的产品维度,提高是指提升某些产品维度,创造和提高是“取”;剔除是指消除某些产品维度,减少是指降低某些产品维度,剔除和减少是“舍”。

其次,我们来看看自下而上的创新。自下而上是《逆向创新》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之一维杰伊·戈文达拉扬认为,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逆向创新说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努力为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从头开始创新产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创新基地,产生的创新最终能够为全球用户服务。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与逆向创新相关的五个战略要素、五个思维层次和四个行动原则。

最后,我们来看看破旧立新的创新。破旧立新是《创新者的解答》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总是被迫不断地成长,颠覆竞争对手或者是被竞争对手颠覆,这是每家企业面临的永恒难题,而颠覆式创新是企业打败最强竞争对手的撒手锏。克里斯坦森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颠覆式创新方法的重点:企业必须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企业必须提供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企业必须结合市场条件进行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跟随创新战略。

章节框架

在本书的主题内容里,我在每个章节中解读了一本创新经典。每个章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讨论:这本创新经典的历史地位、大师的风范和这本经典的内容。

在“经典地位”部分,我将主要介绍这本书的经典地位。在“大师风范”部分,我将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相较而言,前两部分都比较简要,“经典内容”这部分是讨论的重点。

我通常先给你画一张知识地图,把从每本书提取出来的3个左右的重点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接下来,我会用10张以内的图,把书中的精华直观地展现出来。

俗话说,“有图有真相”。闲言少叙,且听我看图说话。 Ip57RU4wAnRrR5gIqV/xL4nXkqyW4puTeHZJ/dS5Mna/vc62S+FzAEwgnGjB1E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