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谓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有着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在这些道德规范中,“忠”被列为首要的道德规范。
在《论语·里仁篇》中,下面的这段对话是非常得有名: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段话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天孔子给弟子们上课,课程要结束的时候,他对学生曾参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参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明白了。”
曾参听明白了,但孔子别的弟子没听懂。他们就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参告诉他们:“老师讲的道,是‘忠恕’这两个字贯穿始终的。”
从这段对话,我们不难看出,不管孔子讲的是《诗》《书》,还是《礼》《易》,抑或是《乐》《春秋》,都始终用“忠恕”来“一以贯之”。
何谓“忠”?“忠”者,尽己之谓也。何谓“恕”?“恕”者,包容于人。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这句话,有人说是出自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家马融之口。
口说无凭,得有文献为证。然而,我们翻检了许多与马融相关的史料,都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但我们知道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北宋理学家程颐就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少皞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即抑善扬恶的恶神。后来,被舜流放到边远地区。(原文:“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迁于四裔,以御魑魅。”)
被称之为“三立完人”的曾国藩在其咸丰十年闰三月十八日的日记中写道:“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中也谈到:“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中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他强调:“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在孙中山看来,“忠”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要”,还是治国之“纪纲”。因此,他号召官员们“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