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值吴宝康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受学院委托,后学徐拥军编写了《吴宝康学术年谱》以为纪念。清学者章学诚言,文人之有年谱,颇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已也。这部年谱亦如是,以年月为经、事实为纬对吴老学术思想的翔实梳理,展现了吴老的为人为学和不凡人生,彰显先贤,启发来者,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诸多裨益。

吴老是一位革命者,早年的传奇经历,书写了一位热血青年的崇高志向和忠诚品格。吴老年方十五便生出民族义愤和对抗日将士的敬仰,继而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加入地下党,舍弃安稳职业,以笔为枪,办报调研宣传,经历了亲人离别、爱妻被捕、流离征战等艰难困苦,其革命信念历久弥坚。从此,战士的品格进入他的血脉,化作人生底色,使他无论任何时候都不惧挫折艰难,在坎坷与困境中坚韧不拔,对投身的事业忠诚执着,鞠躬尽瘁。

吴老是一位拓荒者,一生不断在荒芜之处探路、开垦、耕耘并收获,成就了国家一方事业和个人独特贡献。特别是自35岁受命创建新中国档案专业教育,便义无反顾地走进这片空白之地,从无教案、无教材、无教员处做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辛跋涉,规划并建立了中国现代档案教育体系,奠定了档案学理论的基础,构建了档案学术研究的大框架,开辟了若干领域,成为这一学科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吴老身在教育战线,始终关注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战略,在成立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国家档案局,以及国家档案体制、立法、政策、管理等重大实践方面都有开创、推进之功,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老是一位学者,投身档案教育数十年,以教书育人为本,以发展学术为责,不懈探索攀登,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在创建和发展学科过程中,吴老以其宏观视野和学术大格局,始终关注档案学的价值、体系、特点、发展趋势及其与档案事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主攻档案学基础理论,同时对一些分支学科建设和重大档案实践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建树颇丰。吴老治学之勤奋与前瞻令人敬佩,除“文化大革命”十年学科中断之外,吴老一直坚持研究专业问题,著书撰文立说,与教材、专著共同面世的论文超110篇。特别是离休后的10年间,吴老以古稀之年伤病之身笔耕不辍,发表论文近60篇,所涉问题广泛,紧贴时代脉搏,提出不少新问题和新观点,把档案学的厚度和宽度又推进了一大步。

对这样一位学科奠基人、领军人的学术思想加以总结和研究在学科史中不可或缺,不少后人已发表论文加以研究,相比而言,此番编写的学术年谱因其体例或可弥补若干论文所不能及。本书作者初次编撰谱书,力求循其特点,彰其功用。一为全面。清学者孙诒让以为,盖名贤魁士一生从事于学问,非有谱以精考其年,无由得其详实。本书作者几近遍览与吴老学术生涯相关的各类文献,据此对吴老的学术经历、思想脉络、学术贡献做出连续性、体系化呈现,同时摘要部分研究评价观点,吸纳多位前辈同仁意见,为后人完整地研究吴老学术思想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基础材料。二为准确。清学者全祖望以为,大而国史,小而家传墓文,容不能无舛谬,所借年谱以正之。这部学术年谱资料翔实,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论著原文、档案和个人回忆,且以年月系之,可与相关史实相互校订,亦可确定一些事件和学术观点的时间及背景。三为客观。年谱是传记体裁之一,重在记载谱主生平事迹,以为后人参考。因此,本书作者坚持以史料叙事,凡重要事件、重要观点皆予记述,其中亦包含吴老本人思想观点的发展变化和他人评价的不同声音,未加主观评论,留待读者分析判断。上述全面、准确、客观三个特点相互关照而成,表达了本书作者的编撰追求和指导思想。

这部年谱用笔简而记事周,对一些事实、观点未做详尽缀辑,虽无繁编之应有尽有,已得简编之线索清晰。这一线索可为吴老学术思想研究者和所有后人追寻延续,借之走入深处,收获更加丰厚的成果。

冯惠玲
2017年9月16日 cCPfrcpp/2xmtkEZLRiwfoE4kN1SiDY7b8XNUYu3ef44psBNRdeJyduA82kaOz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