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伴黏液、脓血。由于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需要注意鉴别。
取穴:神阙。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将精盐填平脐窝,用艾绒做成直径为0.8厘米,高1厘米的艾炷,放在盐上点燃后施灸(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灸3~9壮。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取穴:中脘、关元、天枢、上巨虚。
操作:采用留罐法,每次留罐3~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拔罐后注意保暖,切忌受寒。
取穴:梁门、下脘、水分、气海、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 |
![]() |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摩揉腹部3分钟,按揉梁门、下脘、水分、气海各2分钟,点按足三里2分钟。患者取俯卧位,用揉法从脾俞至大肠俞往返治疗5遍,点按脾俞、胃俞、大肠俞各2分钟,再以擦法施于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1.五倍子、吴茱萸按2 ∶ 1比例共研成末备用。用时取药粉6克,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肚脐部,用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一般治疗3~6小时候起效,使用2~3日即可。慢性腹泻急性发作时可用。
2.肉桂、干姜、丁香、细辛各等份。上药烘干后研成细末,搅拌均匀,取适量敷于肚脐部,用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慢性腹泻缓解期可用。
药物:胡椒9克,艾叶15克,透骨草9克。
用法:加水2000毫升,水煎取汁1000毫升,滤取药液,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酸石榴皮2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代茶饮。
1.干荔枝7个,大枣5枚,水煎食之,每日1次。适用于各种慢性泄泻。
2.肉桂6克,黄芪30克,炙甘草9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先用清水将黄芪洗净粉尘备用,大米用清水洗净备用。以上材料准备就绪后,将黄芪、肉桂、炙甘草一同放进砂锅内,加水6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捞出药渣,将大米加入药汁中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匀,稍煮即可。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柔软、容易消化、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食物为原则,宜少食多餐,避免烟酒和刺激性的食物,泄泻频繁、食欲欠佳者,应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津液亏虚。
2.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如散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