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封闭式问题:缩小话题范围,容易回答

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培根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政治人物举办记者会,记者经常问“关于教育,您觉得如何?”“关于福利,您觉得如何?”或者在谈话性节目中,主持人常问的一句“关于这件事情,您觉得如何?”这样的问题,坦白地说,非常笼统含糊,根本搞不清楚究竟要问什么。从回答者的角度看,这样的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到石家庄签名售书,活动完毕接受记者采访,一个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结果这位记者好不容易获得的提问机会就此溜走。

这个记者将难得的采访机会浪费在这两个空洞泛泛的问题上,未免太可惜了。作为一个提问者,千万不要笼统、泛泛地去问问题,而要注意一些提问的技巧。

图书馆等地方设有的意见箱,通常放着一叠纸和几支铅笔,希望人们能够填写意见,问题多是“关于图书,您有什么看法呢?”等。由于问题笼统,让人不容易回答,所以提意见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我们把意见表的内容改成“您对于图书的管理是否满意呢?”等类似封闭式的问题,就能让人产生想回答的意愿。

一般情况下,封闭式问题是同直接问题相辅的提问工具。有时候,也与其他类型的问题一起使用。使用这种问题提问时,对方回答的范畴会比较窄,答案比较明确、简单;此外,一般是为了缩小话题范畴,收集比较明确的需求信息等,针对具体问题和细节提出的问题。比如:

“今天早上你几点到的办公室?”

“谁负责这个项目呢?”

“你的答案是什么?行还是不行?”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件事情的?”

“你们团队是用团体投票的方式来做决策的吗?”

又如,你问领导加薪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积累了好几年的经验,当我完成这个项目后,是否就可以升职加薪了?”领导听到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会同意加薪的。如果你这样问“我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加薪呢?”领导听后一般会先考虑考虑再答复你。

迈克在威特公司工作过三年时间,正是这三年的时间让他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成了一个真正优秀的商务人才。他曾经多次回忆说,在威特的岁月里,他学到的最重要的技能,便是如何问出更好的问题。

商务谈判开始的前一天,谈判双方代表为了了解彼此,要举行一个小型的聚会,双方中有认识的人还要寒暄一番。在迈克参加过的商务谈判中,他曾多次利用这个小型聚会的机会去获取有用的信息。有一次,迈克的团队正与对方的谈判代表参加聚会的时候,想不到还没一会儿,迈克的助理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助理无奈地告诉迈克,对方守口如瓶,并没有透露什么有用的消息。听了助理的回答,迈克微笑着问他,对方是否真的什么也没说。助理摇摇头,说他的朋友只说了“很复杂”这三个字,再没提到什么别的。

迈克沉吟半晌,问助理究竟是怎么问的。助理回答说,他直接问对方他们团队究竟是怎么做决策的。迈克便笑起来,原来助理的询问技巧是这么愚笨不知变通,难怪他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

“你问得太笼统了,对方当然不会回答你。你为什么不问得具体些呢?比如:‘你们团队是用团体投票的方式来做决策的吗?’这样子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啊。”迈克的话使助理茅塞顿开。

迈克的提问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常提出一个封闭式问题,可以避免我们在无用的沟通中打转,直接将话题引向我们心中想要知道的答案。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知道,封闭式问题可以让对方提供一些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尽管封闭式问题有着明确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地使用封闭式问题,就会导致谈话枯燥,产生令人尴尬的沉默。如果不停地提出封闭式问题,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像在接受审问。所以,我们在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时要注意这一点。

说服小贴士

封闭式问题的特点:保持聚焦主题,不给离题一丝机会;用于调查、检验、具体讨论、事实确认以及需要了解细节的任何事;用于防止模棱两可的回答;缩小讨论范围。最后,封闭式问题不能滥用,否则细节太多,不容易找到主题。 gKFT5Qgdv65zoZYTe6ot6B4QoQm43jB5w/CnyADFVr3JV+WQTtydw/PBzUNafIC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