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阿拉伯人骑着一头骆驼在赶路,天黑后阿拉伯人搭起一个帐篷准备睡觉,骆驼恳求主人把自己的头伸进帐篷里暖和暖和,阿拉伯人同意了,而后骆驼又恳求把自己的脖子、前腿放进帐篷里,阿拉伯人也欣然同意了,最后骆驼独占了帐篷,把阿拉伯人赶了出去。
其实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类似的错误,即因为孩子的一次次恳求而放松要求,孩子就会“螃蟹吃高粱——顺着杆子往上爬”,不断破坏规矩,使得规矩不断更改,最后让规矩失去效用,让孩子的任性得逞。
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林林去公园玩,在出发之前,爸爸对林林说:“到了公园要听话,我们是去逛公园,不是去买东西,不能见什么要什么,知道了吗?”林林点点头表示同意。可是在逛公园的时候,林林在一个卖风筝的小摊前赖着不走,非要买一个风筝,爸爸正要训斥林林,却被妈妈拦住了,妈妈说既然出来玩,自然少不了买东西,于是给林林买了风筝。
不一会儿,在经过一个卖棉花糖的小贩身边的时候,林林闹着要吃棉花糖,妈妈觉得买吃的也是应该的,于是林林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几分钟后,在经过一个玩具摊前时,林林又哭闹着要买玩具……就这样,等他们逛完公园的时候,爸爸妈妈手里塞满了林林买的各种各样的玩具:小汽车、飞机模型、变形金刚……爸爸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本是来逛公园的,结果却成了逛商场。
规则制定后,除一些特殊情况外,切忌“朝令夕改”,否则就会让孩子有空可钻,不把父母设定的规矩当回事,认为只要自己撒撒娇,或是哭一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上文中,林林的妈妈正是犯了这样一个错误,面对林林爸爸定下的不能乱买东西的规矩,妈妈因为林林的哭闹一步步妥协,最终让林林的撒泼得逞。我们能够想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爸爸妈妈定下严厉的规矩,林林也不一定会遵守,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哭闹一番,爸爸妈妈必定会心软,如此时间长了,订立的规矩就会形同虚设。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在为孩子制定规则后,随着自己的心情随意更改,比如规定孩子不能乱花自己的压岁钱,但是隔天心情大好,又允许孩子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等到孩子花了较多的钱时又批评孩子乱花钱。这种由父母单方面造成的规矩“朝令夕改”的情况也应当引起父母的注意。
总之,在为孩子设立规矩的时候,切忌随着自己的心情随时改动,今天这样规定,明天那样规定,这样只会使规矩失去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