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不但独立性增强,不愿意再作为父母的附属品出现,而且还更多地喜欢与自己的同龄人相处,开始不喜欢和父母说心里话。这一点,相比起前者,更是让很多父母抓狂。父母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原本一出了校门,小嘴就叽里呱啦说个没完的孩子,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闷葫芦。以前是父母觉得孩子啰唆、烦人,不让孩子说得太多,如今却是父母迫不及待地想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却完全放弃表达,哪怕父母询问,他们也什么都不想说。突然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似乎失去了沟通的桥梁。父母看着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这样一来,父母当然会感到很失落。
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关闭心门,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告诉父母,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孩子长大了,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向父母汇报。随着与同龄人交往的增多,他们也开始拥有小秘密,并且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心。尤其是很多父母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即使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后,也对孩子所说的一切表示否定和反对,这也会导致孩子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这种现象在亲子关系中非常普遍,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在父母那里感受到失败和挫折,就会渐渐地疏远父母,直至彻底关闭心门。从以上这两个角度而言,父母既要尊重理解孩子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之间构建如同朋友般亲密无间的关系。
正在读初三的米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一直以来,她学习成绩在班级年级都是名列前茅的。为此,爸爸妈妈对米佳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们也早早地为米佳规划好了人生之路: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爸爸妈妈不仅对米佳呵护备至,也对她要求严格,决不允许米佳有任何差错。
有一段时间,米佳迷恋在网络上写小说,而且她还有了很多粉丝。因为写小说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米佳的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从班级里的中等生变成了中下等学生。爸爸妈妈对此无知无觉,直到期中考试之后召开家长会,他们才了解米佳如今的学习情况。回到家里,妈妈怒气冲冲,当即没收了米佳的笔记本电脑,而且还责令米佳在中考结束之前再也不许在网上写任何字,不许更新小说。原本相对开明的爸爸看到米佳学习成绩下滑,也和妈妈站在统一战线上。米佳伤心极了,她最大的兴趣就是写小说,而且她的小说人气那么旺,怎么能就放弃了呢!每到周末的时候,米佳借口去找同学做作业,会悄悄地把小说更新。有一次,爸爸妈妈正好周末加班,米佳也想趁此机会更新。然而妈妈临时回家,发现米佳正在写小说,母女俩爆发了世界大战,吵得不可开交,妈妈一气之下还把电脑砸坏了。米佳冲动地跑出家门。直到深夜,爸爸才在公园里找到她。米佳告诉爸爸:“我不想回家了,觉得快要窒息了,连在网上写小说发泄自己都不行,我不想学习了。”看到米佳沮丧和受伤的样子,爸爸意识到妈妈的做法也许有问题,因而向米佳保证:“我去做妈妈的工作,如果以后周末你先完成作业,可以有半天的时间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吗?”米佳绝望地摇摇头:“妈妈不会同意的。”爸爸心疼的把米佳抱在怀里说:“妈妈会同意的,我保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爸爸才把米佳劝回家。之后,爸爸严肃地和妈妈就米佳的教育问题展开交流。妈妈也意识到女大不由娘,知道继续这样强权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这才有意识地改变教育方法。
——案例来自爱普生涯青少年生存能力成长中心
当父母对孩子冷嘲热讽、或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和坚决反对时,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再也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或者放弃自我、随波逐流,或者采取出格的办法向父母示威及抗议,也或者从此保持沉默,以无声的方式表达对家庭教育的绝望。不得不说,这样的方法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甚至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高压政策一定会让孩子们彻底关闭心扉,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任何交流。
交流是人际相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一旦缺少交流,人与人之间就无法相互了解和理解,自然无法和谐相处。明智的父母知道,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对待,才能让孩子信任父母,打开心扉向父母倾诉。记得朋友圈里曾经流传一句话,意思是说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从而在精神上引领孩子。不得不说,这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也是为人父母者值得穷尽一生去追求的。所谓引领,是给孩子树立楷模,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而绝不是高压强制要求孩子怎么做,这样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父母与孩子的相处陷入被动之中。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不再把孩子当成是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对待,更尊重孩子,也学会给予孩子自主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从而符合孩子不断成长的状态,也更加满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这样一来,父母了解孩子、指引孩子,也会成为孩子的亲密陪伴,而无需靠着猜测去揣摩孩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