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0月13日)

鲁迅指出:“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今年初,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件要求,落实好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重点任务,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件强调,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作为税务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主动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争走在前列。

在去年的税务党校开学典礼上,我与学员们交流了党性修身、人文修身、道德修身,今天我围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家进行研讨,这也是对去年交流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的相通之处在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修身的重要途径;区别在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个人修身,还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和呵护精神家园。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我们深化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从历史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辉煌璀璨,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世界四大文明中,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曾经中断甚至消亡,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是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华文明之所以薪火相传、绵绵不绝,是因为传统文化包容博大,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不断化解外来文化的挑战,最为典型的就是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因为传统社会形成的有效传承机制,一方面,科举制度尤其是发展到南宋之后,将“四书”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依据,无形中引导着官员和莘莘学子承继传统文化,在社会上普及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儒家伦理为主导构建的社会秩序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承,宗族观念、家庭伦理道德、家谱和祠堂等载体,都使传统文化深刻渗入人们的观念、习俗、思维方式和情感状态之中,从而实现文化的代代相传。但是,自1840年以来,面对西方文明的侵入,中华文明遇到强大挑战,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西方文明面前,我们曾经应对得尴尬,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因英国舰船在香港遭受风灾损失,让大臣琦善到珠江寺庙上香,感谢神明保佑,惩恶扬善;大臣杨芳采用厌胜术等迷信方法,试图抵御英国的坚船利炮;担任过驻英法外交官的宋育仁甚至认为,西方的许多制度不过是拾中国老祖宗的牙慧,而且是“略知其意,而不知其本”。我们曾经应对得矛盾,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的都是传统文化;鲁迅痛斥传统礼教是“吃人”,而他广为人知的学术著作却是《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和《汉文学史纲要》;陈独秀认为,研究国学、整理国故好像在粪秽里面寻找香水,而他去世前花了很大气力写的一本书却是《小学识字教本》,涉及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我们曾经应对得无力,新儒学的一些代表人物试图按照传统书院的方法办学和授课,都难以为继,早已湮没无闻。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还受到了两次剧烈冲击,发生了明显的断裂。有的学者研究认为,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冲击了知识分子这一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文化大革命”冲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时至今日,西方文化仍有着很大影响力,融合西方文化面临许多困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依然任重道远。这些或远或近的历史启示我们,惟有自觉学习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才能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从现实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呵护精神家园的需要。 人的存在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生理生命即物质存在,心理生命即精神存在,伦理生命即道德存在。精神和道德的需求,物质是无法满足的,只有在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慰藉。精神家园是心灵安放的地方。一个人无论多么独立,多么特立独行,心灵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托和归宿,这就是精神家园。她就像家庭和故乡一样,让人的情思得以宣泄、精神得以寄存,使自己感到安全和安心,觉得熟悉和亲切,收获亲情和爱意。精神家园的根和魂是优秀传统文化。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反映在哲学上是认识论,思考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文明则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性精神,反映在哲学上是修养论,思考的是人与自身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德性精神主要体现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基因,承载于传统文化典籍。然而,我们的根和魂却面临现实难题。首先,现代人普遍缺乏文言知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意思是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500年左右,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世界上几大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产生。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每一个关键时期,人类就会回过头去读“轴心时代”圣贤们的书籍,请教于圣贤的智慧和思想;对个体来说,每一次重要提高都源于对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而今不少人读不懂古文书籍,无法正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精髓,也就不能向圣贤学习,给精神家园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传统文化载体不够丰富完善。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尊老,珍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现在,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在人们心目中有淡化之虞,而且还受到了西方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的冲击。因此,呵护精神家园,迫切需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文化典籍和传统节日等载体的熏陶渐染中,塑造自己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让优秀文化根植在灵魂深处,让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加充实和浑厚。

从个人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人的内在品质,也就是以人为中心,尊重生命、尊重灵魂的精神。人文素养不同于人文素质,难以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形成,必须通过学习教化而养成。相对古人而言,现代人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却有着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吮人文智慧。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涵养道德修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智慧结晶。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够知历史、养才情、明伦理,还能品味“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法,“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从而增进为人处世智慧,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具有民族特色和意识形态性质。毫无疑问,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修信以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传统观念,能够引发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深入思考,促进思想层面的现代转化,从而为坚定理想信念厚积传统文化支撑。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强化价值准则。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是立身处世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融为一体,成为新形势下中国人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学习传统文化能够让民族血脉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传统价值精华在自身得以体现,从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磨砺君子勇气。勇气属于人格中意志毅力的内容,孔子很是看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本色,这是勇气;“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面对困难挑战,不畏惧不退缩,这也是勇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同样是勇气。我们要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增强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意识,从而切实肩负起应尽的人生和社会责任。

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卷帙浩繁,诸子学说洋洋大观,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诗词歌赋气象万千,书画雕刻匠心独运,饮食服饰包罗万有。一般人就算皓首穷经、焚膏继晷,也难以窥其一斑、曲尽其妙。为帮助青年人打好传统文化功底,胡适曾经列出一份184种书目的国学入门书单,梁启超也列出一份133种书目的书单,这两份已经微型化的书单即使再缩减一些,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领域过广、难度太大。在我看来,一般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明确目的,主要是为了修身;要准确定位,是阅读学习而不是学术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普及式学习而不是提高式学习;要抓住重点,这就是学义理、读经典、懂概念,择要研读、把握精义,进而实现陶冶心性、涵泳德性、修身养性的目的。

围绕修身学义理。 清代桐城学派把学问划分为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板块,这对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启示,就是要着力学习义理。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优秀传统文化的义理,集中体现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具体来说,核心理念是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多重价值追求和理想图式,主要内容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核心理念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文化认同、价值整合、民族凝聚的重大作用,而今仍然具有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和精神家园构建的重大价值,成为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传统美德是指导社会人生的总原则和具体行为规范,充分展示了国人应有的精神气质、追求的道义法则、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内容。传统美德的根本意蕴在于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信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更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人文精神沉潜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之中,通过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以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式表达出来,包括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义理,既要深刻领会核心理念,又要准确把握传统美德,还要悉心体味人文精神,进而参透精妙义理,汲取丰润道德滋养,厚植修身养性的文化根基。

围绕义理读经典。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经典意指人类历史长河中精神创造的传世之作,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义理集中于儒道两家的思想,而儒道经典就是雄踞中华文明高山之巅的巨著名篇。学习传统文化义理,要从品读《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本书入手。这些儒道经典饱含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做人做事依据,堪称为人处世之本和安身立命之道。《道德经》是道家的元典,全面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思想和人生价值。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研究哲学的思想家,在本体哲学方面,他认为道与万物是本原与派生物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政治思想方面,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无为而治,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人生价值方面,老子把素朴规定为人生的本质,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是儒家的元典,系统阐述了儒家的道德思想、政治主张和人格理想。仁是孔子的最高范畴,“克己复礼为仁”。仁包括两方面内容,对己就是要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人就是要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德政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强调道德自律和人心归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既要通过修身具备“仁、智、勇”的品格,又要通过修身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孟子》展示了孟子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思想。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政治主张上提出“仁政论”,认为仁政关乎个人安危和国家兴衰存亡,“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在人格品质上提出“大丈夫”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学》着重论述了儒家“修身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价值取向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明明德主张自我启蒙,明晰并彰显人人内心固有的光辉品德;亲民意指推己及人,带动他人实现明德;止于至善要求个人的道德修养应当达到至善的境界,进而实现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至善至美的境地。修身的方法途径是“内圣外王”,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而修身是贯通二者的中枢纽带。《中庸》深入阐述了儒家的传授心法,概言之就是中庸;具体则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是指人们种种物欲情欲,或追名或逐利,对于治国安邦和社会政治运行是非常危险的;道心惟微,是指那些保障社会政治稳定运行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在人的心目中是非常微弱的,很容易被忽视。人心与道心是一对矛盾,这就需要“允执厥中”,坚持中庸,在人心与道心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朱熹认为,儒家心法说透了天下最根本的道理,“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品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自觉沐浴圣贤思想的光华,聆听智者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感受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与美妙文辞,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立德、立功、立言的精神养分。

围绕经典懂概念。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学习经典需要读懂概念,概念既是经典的精华,又是义理的基础,是帮助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关键。传统文化的主要概念有十个,即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这些概念凝聚了“国之四维”、儒家“五常”和宋朝“八德”的思想理念,深刻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覆盖本体论、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老子将“道”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原和起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同时,老子将矛盾的对立统一作为“道”的基本内容和事物运行变化的根本原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本质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一种人文精神,是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总纲。在孔子看来,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凡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都要去帮助他人;凡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都不要强加于人。“义”与利相对立,是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准则。儒家强调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始终把道义放在比利益更为重要的位置,以伦理道德规范逐利行为。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礼”是社会规范之道。儒家重“礼”,孔子强调“不知礼,无以立”。传统社会区分人在社会关系中不同的角色、身份和地位,制定出相应的礼仪规范供人们遵循践行。“礼之用,和为贵。”每个人都学习礼义、践行礼仪、遵守礼制,各守其礼、各安其位,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智”既指知识又指智慧。孔子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认为知识智慧都是在勤奋敏捷的学习中获得,“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而且,孔子强调实践的作用,“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信”的本质规定是平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也是个体立身处世的基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孝忠廉耻”是传统伦理的关键词汇。“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儒家以仁为核心构筑起宏伟的思想大厦,其基础则是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忠”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其主体内容始终是诚实无私、忠贞不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仅是君臣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更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直接引导着社会生活实践,推动着人们道德理性的自觉。“廉”作为政治伦理概念,与权力相联系,与腐败相对立,要求官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正确处理义与利、公与私、理与欲的关系,做到廉洁无取、清正自守。正如唐朝《臣轨》所言:“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耻”作为传统伦理的重要概念,孟子十分重视,“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的关键是通过修身培育人的良心,以明善恶、知羞耻、辨是非。朱熹认为:“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懂得优秀传统文化概念,就要知其义、明其理,洞察深蕴其中的诸般奥妙,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提出:“任何一国的国民,对其本国以往的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其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始终怀有温情、心存敬意,再辅之以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求事半功倍之良效。

学习文言知识是基本前提。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作为一种与白话文不同的定型化书面语言,文言文善用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不加标点,呈现言文分开、行文简练的特点,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目前,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障碍是文言知识不够,读不懂古文。这就要把学习文言知识摆在首要位置,鼓励人们勤于阅读古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儒道经典,背诵重点章节,掌握文意、培养语感,在熟读成诵中掌握文言基本知识,感悟传统文化精华。阅读中可以借助古文注释或白话翻译,《道德经》可选择楼宇烈校释的《老子道德经注》,《论语》《孟子》可选择杨伯峻注释的版本,细细咀嚼品味,逐步登堂入室,取得文言知识的更大收获。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悉心归纳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用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学习一定的文言虚词,注重结合语境,把握固定格式,丰富文言知识储备。了解一定的文言句式,熟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为更好学习古文提供帮助。

培养文化兴趣是内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惟有激发兴趣,才能有“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的境界。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世界是由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和思想内容的世界构成。其中,思想内容的世界既不是简单的物质、又不是简单的精神,而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文化就属于这一范畴,本身复杂而广泛,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也为兴趣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传统文化兴趣,要遵心意而研习。喜欢文学,可以多读唐诗宋词和其他传统文学;爱好历史,可以读二十四史,尤其是《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钟情书画,可以临摹历代艺术大师的名帖名作;关注中医,可以翻检古代医学典籍,探寻养生祛疾之道。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实质是在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玩索而有得。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乐趣,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心情愉悦投身其中,心态放松思索品味,探寻传统文化精髓,争取有所收获、受益终身。虽辛苦而不弃。兴趣因喜欢而触动,却同样需要艰苦求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舍得付出辛劳,把培养兴趣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自我提升的过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持续前行中提升格调品味和内在修为。

融入日常生活是有效路径。 家庭、亲情、传统节日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或器物都富含传统文化,融优秀传统文化于日常生活之中,既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融入日常生活,需要重视家庭亲情。在传统社会,家庭家族不仅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治理的根基,更是人们情感赖以依托的精神沃土。作为家庭成员,要重视传统家庭伦理,恪尽人伦义务,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婆媳和睦,让传统亲情价值、情义观念内化于心,实现家庭和谐、个人幸福、社会稳定。融入日常生活,需要过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于其所关联的民俗事象和文化意蕴。我国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假日,就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过好传统节日,要注重温热内心的仪式感和神圣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真正感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的喜悦,舒展“柏绿椒红日日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的情韵,体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的意境。融入日常生活,需要追求知行合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认真学习,更要躬身践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重仁爱、有情义,讲诚信、守礼仪,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践行中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坚持循序渐进是重要方法。 循序渐进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主张“欲速则不达”,孟子倡导“盈科而后进”,都是强调学习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易事,要注重由浅入深。《三字经》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意思就是要先识字断句,再阅读经典;阅读经典可以从《大学》开始,进而读《论语》《孟子》,渐次递升、逐步提高,最后读《中庸》等哲理性较强、比较难读的文化典籍。注重持之以恒。学习传统文化,在未达一定境界之前,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免遇到难题挫折。愈是如此,愈要守恒心、能坚持,长期修业、日积月累,实现水平精进,达到更高境界。注重不耻求问。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凭一己之力,总会遇到问题和瓶颈,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勇于向他人求教,真正把问题搞懂学通。注重相互切磋。加强与同事、朋友、同学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互相启迪,共同提高,实现传统文化的知识逐步累积、境界不断升华,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gZpA5oAf5f3hpBEEuhwsp4YF1ZGBMe+AeawJa+uQwxLyMA/8rO9tmg1QTmrhaR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