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原文

德之容 ,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兮冥 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 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①孔:大,能被人所接受的。

②容:动作,表现。

③惟恍惟惚:茫然,不清楚,遇事不知所措。

④象:形象,有形的。

⑤窈:通“幽”,深远幽暗。

⑥冥:暗昧不明。

⑦精:细微的、精细物质成分。

⑧信:可以证实的可信的东西。

⑨阅:观察,认识,审视。

译文

大“德”的表现,只是对“道”的服从。“道”是什么呢?它恍恍惚惚。恍恍惚惚呵,其中有形象;恍恍惚惚呵,其中有物质。深远幽暗呵,其中有精气;这精气颇为真实,其中有具体内容。从古到今,“道”之名不会消逝,以此证明它是万物的开端。我怎么会清楚万物产生的原因呢?凭的就是这个“道”。

老聃智慧

老子以他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万物的本源——“道”。他发现“道”无形不可系,便有“恍惚之叹;他觉得“道”深远不可得,便有“窈冥”之叹。但他毕竟还是能认识“道”、把握“道”的,因为他有非同常人的智慧。

老子强调“德”要服从于“道”,从而将“德”与“道”合为一个整体。古时候,“德”字与“得”相通。学“道”而得“道”,就是有“德”。《周易》说的“君子进德修业”以及《尚书·盘庚》说的“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则都将“德”看作是“道德”。唐宋以后,“德”又与个人的修炼密切结合。司马承祯说:“神与道合,谓之得道。” 道教认为,众生都能够修“道”成仙。并从这个观念出发,在内丹修炼方面,探寻各种得“道”的捷径。《上阳子金丹大要》有一篇《道德经转语》这样说道:“得与失兮两不羞,形容到了本无侍。真人之德配天地,只在环中非外求。”

古人重视养生之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品德修养。比如晋代著名学者葛洪,就在《抱朴子·微旨》中强调:

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憨人之苦,赐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按馅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

葛洪的话很有道理。积善立功,必定要常做好事,以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反之,便是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这种修炼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有益的、合乎科学原理的。一个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必定心胸开阔,毫无私欲,饮食甜美,寝卧安稳,自然能延年益寿。而思想品德不良的人,必定心胸狭窄,损人利己,干了坏事,提心吊胆,自然损性折寿。所以说,要延年益寿,必须身心康宁,修善积德。

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叫作“德高望重”。“德望”是指人的德行和名望。人们习惯上将“德”按态度区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类。所谓“阴德”,是指个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谓“阳德“,是指个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古时提倡“阴德”密惠,“大以及于人,小以及于物,修身积德。”《列女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孙叔敖小时候有一次外出游玩,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便把它杀了,埋在土里。回到家中,他看到母亲,忍不住哭了。母亲问他缘故,他说:“我听说看见两头蛇者便会死去,今天我见到了一条两头蛇,大概不久就会死了。”母亲问:“现在这条蛇在哪里?”孙叔敖问答:“我怕别人再见到它,就把这条蛇杀死埋掉了。”母亲笑着说:“你不会死的。有阴德者阳报之,德能够胜不祥,仁可以除百祸。”

人们常说:“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可见“阴德”比“荣名”更为重要。通俗地说,就是默默无闻地多做好事,不超越“道”的准则。诚如《道德经》所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IDo60E5qfMK/R5dmUe9bvEQTDvdQ7+6CePVcyWqVmonIEJfJre/YBGhHlsd9aw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