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气筋辨 |
(脑气筋亦名脑髓神经)
西人谓人之知觉运动,其枢机皆关于脑气筋。此尤拘于迹象之谈,而非探本穷源之论也。夫脑气筋者,脑髓之所滋生也。《内经》名脑为髓海。所谓海者,乃聚髓之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于肾中真阳、真阴之气酝酿化合以成,至精至贵之液体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者也。盖肾属水,水于五德为智,故善知觉;肾主骨,骨为全身祯干,故善运动。此乃脑气筋先天之本源也。
至于后天之运用,则又全赖胸中大气 (即宗气) 。《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夫上气,乃胸中大气由任脉而上注于脑之气也。设或大气有时辍其贯注,必即觉脑空、耳鸣、头倾、目眩。此时脑气筋固无恙也,而不能效其灵者何也?盖胸中大气,原能保合脑中之神明,斡旋全身之气化。是以胸中大气充足上升,而后脑气筋始能有所凭藉。此非愚之出于想象而凭空拟议也,曾有实验二则,详录于下以备考征。
友人赵厚庵,邑诸生,其丁外艰时,哀毁过甚,忽觉呼吸之气,自胸中近喉之处,如绳中断。其断之上半,觉出自口鼻,仍悬于囟门之上。其下半,则觉渐缩而下,缩至心口,胸中转觉廓然。过心以下,即昏然罔觉矣。时已仆于地,气息全无。旁人代为扶持,俾盘膝坐,片时觉缩至下焦之气,又徐徐上升;升至心口,恍然觉悟;再升至胸,觉囟门所悬之气,仍由口鼻人喉,与上升之气相续;其断与续皆自觉有声,仿佛小爆竹,自此遂呼吸复常。
后向愚述其事,且问其所以然之故。因晓之曰:“此乃胸中大气下陷,而复自还也。
夫大气者,积于胸中,资始于先天元气,而成于后天水谷之气,以代先天元气用事。能保合神明,斡旋全身,肺脏 辟呼吸之中枢尤其所司。
子因哀毁过甚,饮食不进,大气失其所养而下陷,呼吸之中枢顿停,所以呼吸之气中断,于是神明失其保合而昏,肢体失其斡旋而仆矣。
所幸先天元气未亏,即大气之根柢犹在,所以下陷之后仍能徐徐上升自还原处。升至于心而恍然醒悟者,心中之神明得大气之保合也;升至胸中觉与外气相续者,肺脏之呼吸得大气能自如也。”
时愚行箧中带有《衷中参西录》未梓稿,因出示之,俾观升陷汤后诠解及所载医案,厚庵恍然悟会曰:“十余年疑团存于胸中,一朝被君为消去矣。”
又,沧州中学校学生董炳文,吴桥人,气分素虚。教员教以深呼吸之法,谓能补助气分。其法将身躯后挺,努力将胸中之气下压,以求胸中宽阔,呼吸舒长。一日因用力逼压其气过甚,忽然仆地,毫无知觉。移时似觉呼吸不舒,尤不自知其仆也。又须臾呼吸方顺,乃自知身仆地上。
此因胸中大气下陷,而呼吸、知觉、运动一时并已,则大气之关于脑气筋者,为何如哉?由斯观之,脑气筋先天之本源在于肾,脑气筋后天之赖以保合斡旋者在胸中大气,其理固昭然也。
西人于脑气筋虚者,但知用药补脑,而卒无一效。此诚昧乎《内经》脑为髓海及上气不足则脑力不满之理。西人生理之学虽精,较之《内经》,不又迥不如哉!吾人临证遇有脑气筋虚而欲培养补助之者,尚能究其本源与其功用之所以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