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采访是记者的生活

“什么是采访?”尽管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是,在我当了多年记者之后还是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一问题。有人认为“采访”就是“访问”,有人认为在采访对象面前摊开笔记本的那段时间才叫“采访”。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那时,我把摊开笔记本以前那段宝贵时间排斥在“采访”之外。现在才知道,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采访”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词源角度作一点分析。

“采访”一词是由“采”和“访”两个字组成的。“采”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摘取”;二是“搜集”。《汉书·艺文志》上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种“采诗之官”巡行天下,专门调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为施政者提供借鉴。他们的工作有点像记者的采访活动。“访”字也有两种含义:一是访问、咨询;二是寻觅。《尚书·洪范》中的“王访于箕子”,《晋书·儒林传序》中“博访遗事”的“访”字就含有“访问”“寻求”之意。

“采访”一词起于何时,我没有考证,但在晋人干宝的《搜神记序》里就开始把“采”“访”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干宝写道:“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这里的“采访”同现在使用的“采访”,含义已十分接近。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随着近代报纸的出现,许多报馆有了专职的新闻记者或访员,“采访”一词渐渐成为新闻工作的专用术语,指的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包括了解情况、分析情况、组织报道和酝酿写作。

在搞清“采访”一词的来源及确切含义之后,我对新闻采访有了几点新的认识:

第一,采访不仅含有“访问”之义,而且含有“搜集”之义。把“采访”单纯理解为“访问”,而忽视了“搜集”,只说对了一半。

第二,无论是“摘取”“搜集”,还是“访问”“寻求”,都包含着积极探索精神,因此可以说“采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戈公振编译的《新闻学撮要》一书中有这样两段话:

“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采访人。家家屋里都藏着新闻,处处交易的地方也是如此。新闻是用不着去制造;新闻是存在的。新闻必等人去寻觅。”

“新闻普通是不会飞来的,是取来的,是要搜寻的,掘取的……完全等候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的编辑和访员,是一定缺乏材料,无事可做的。”

这两段话道出了采访活动的真谛。

在西方,记者采访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他们积极寻觅的意识很强;在我们国家,许多单位积极主动地为记者提供线索、提供情况。这种优越的社会条件使有些新闻记者“积极寻觅”的观念淡漠了。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探索“采访”的本质,而不应该消极地“等候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

第三,“采访”既然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那么,它不是从摊开采访本的时候开始,也不是合上采访本的时候结束,而是贯穿于记者新闻生涯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睡眠,随时随地都在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也可以说,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随时随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采访活动。

1983年春天,我坐火车到烟台去。走进卧铺车厢,看到挤满了人。我问了身旁几位旅客,全都是到烟台参加各种会议的。一个五金订货会就有5 000多人,连主持这次会议的同志也认为没有必要召开这么大型的会议。

清晨,火车到达终点站。我走出检票口,看到各种会议接待站的牌子林立,花花绿绿的,数了数,共12块。我身后的一位旅客说:“怪不得车厢里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火车都叫开会的人包啦!”车站附近的广场上,停着迎接会议代表的大篷车、小面包、小吉普和小卧车。一位司机对我说:“现在还不是会议旺季,等烟台苹果下来时,各种会议那才叫‘多’呢!”

无须烟台地委负责人专门介绍,单凭这些见闻便可以写一篇《烟台的会》。

第四,鉴于对“采访”一词的新认识,我觉得采访活功应包含以下内容:

——日常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

——广泛了解情况,取得新闻线索;

——调动和运用各种手段,详尽地搜集新闻素材;

——综合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明确主题思想,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版《跋》中写道:“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一次的采访活动告一段落了。

1990年11月2日,作者在“首钢”烧结厂了解大 P6+cDjBvr/eKZ5i5zhaGS2HB7ZGB8GkW+OTHMcTwfCGQC7mcDDUmd3IE3b69SM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