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加速培养北京奥运会外语采访人才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瞩目,举国欢庆。目前,全国人民正同首都人民一道,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积极做好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新华社必将承担十分繁重的新闻报道任务。鉴于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国际奥委会承认新华社为世界性通讯社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届时我们将有可能同美联社、路透社一样,在奥运会期间组成强大的报道兵团,在赛场采访等方面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估计新华社北京奥运会报道团的总人数将达到200人左右,约为新华社参加往届奥运会报道人数的四五倍。这200名编辑、记者,必须能熟练地使用英语、法语、西语等外语进行现场采访,并能用外文写稿、编稿,必须熟悉奥运会的各种比赛项目,有采访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实战经验。如果考虑到外文干部海内外交流等因素,7年间需要培养的外文体育报道人才总数应超过200人。这是一项极为繁重的任务。

目前的实际状况是,体育部现在只有编辑记者40余人,尽管从1987年开始,体育部和人事部门就注意加强对外语体育人才的选拔,但仅靠体育部的外文干部,要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北京奥运会的盛况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举全社之力,整合人力资源。要从国际部、对外部、参编部、摄影部等编辑部门和国内外各分社发现擅长体育报道的外语人才,主动为他们提供轮流采访重大体育赛事的机会。

从现在开始,体育部不仅要出色完成各项体育报道任务,而且要把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当作培养和锻炼外文体育记者的课堂。2001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1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全运会,2002年举行的亚运会,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都要有意识地从各编辑部临时借调外文干部参加报道工作,让他们在实战中熟悉赛场、熟悉项目,得到锻炼和提高。要对奥运会的项目进行逐项研究,对于我们的“薄弱环节”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神,对外文体育人才进行“定向培训”。体育部要为分散在各部门的外文体育报道人才建立“档案”,谁有什么体育爱好,参加过哪些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工作,对哪几个奥运会项目比较熟悉,都要有具体记录。有关编辑部也要从大局出发,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共同建造“外文体育人才库”。7年后,当全球体育盛会在我们“家门口”举办时,我们就可以从“外文体育人才库”中选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北京奥运会重大战役性报道。

(2001年7月24日“值班手记”) aINDj5NbgBeW+RbY4wlcQGWRof6QBIdYiwzjIf+yNZlAREbnz6aDTzU4dN8OwS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