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初级的思维定式 |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这种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是最常见的思维定式。
“好累啊”→“休息一下吧”
“A产品销量不佳”→“必须想办法卖掉”
这样轻松直接地思考,就很可能是陷入了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
诚然,累了需要休息。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可能稍事休息后仍会再次疲劳。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对未来的目标而产生的疲惫感,也可能是因为肝脏出现病变。若是如此,需要的并非是休息而是治疗。
同样,A产品销量下降,可能是因为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到了比起销量更重视利润的阶段;也可能是因为必须开发新产品的时期已经到来,A产品面临淘汰,甚至是A产品性能不佳,考虑到售后成本,停止销售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单纯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无非是掩盖了隐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绝不能找到条理清晰的答案。
第二个思维定式是指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时,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这其实与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相关。
比如分析减肥总是失败这个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时,就是“满足于普通解”。
“长胖了”→“减少食物的摄入”“做运动吧”
像这样把现象作为原因的普通解答看似对谁都适用,但当事人却只能燃起三分钟热度,想好好努力却不能采取具体的行动付诸实践,又或者不能长久坚持。
如果减肥失败的真相是自己刻意忽视肥胖的事实,那么比起“减少食量”“做做运动”,在玄关放置体重计,每天出门前或回家后让体重“可视化”,这样具体的解决方法更有效。每天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体重超标,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病,也许自然就生出动力开始采取行动了。
还有,如果头脑能够意识到走路一小时才能减去一块蛋糕(400卡路里,相当于50克脂肪)的热量,也许就会觉得可怕而吃不下了。希望大家想到的是这样具体的答案。
商界也有很多思考止步于看似对什么都适用的普通解的情况。思考停滞,事物便无法前进。普通解并不是具体对策,所以即使想前进也是力有不逮。
我想大家在制订企划案或者商业计划时,都很容易陷入这个思维定式。其实检查是否犯了这个错误很简单。把自己制订的企划案或商业计划的主语替换成其他人或企业,从第三者的视角再度观察。如果这时并没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那很可能就是对谁都适用的普通解。这个普通解一定是极为肤浅、无趣、想当然的答案。
在日常商务中,想要解决问题、提升业绩、深度思考,找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具体解决措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