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举一反三,旁敲侧击

禅宗“不立文字”的渊源究竟何在呢?前边汤用彤前辈讲到,这是慧能徒子徒孙的伪造。伪造归伪造,这种思想在印度就早有渊源的。

还是龙树和提婆师徒两个。佛教早有所谓“二谛”的说法,龙树在他著名的《中论》里以新的眼光审查旧说,说佛陀讲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俗谛”,另一类是“真谛”(“真谛”这个常用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一对概念各宗各派都有很复杂的解释,挂一漏万而言,所谓俗谛,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是普通人可以靠着常识来理解的,是世俗真理;所谓真谛,是终极真理,更多地要依靠“现观”才能获得——龙树说的“现观”,大体上就是神秘的直觉和般若智慧。俗谛并不是终极真理,真谛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佛法的真谛。

那佛陀为什么还要讲俗谛呢?龙树解释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一个必要途径。按照逻辑语言来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所以龙树强调所谓“中道”,既不能偏重俗谛,也不能放弃俗谛直达真谛。我们中国人可以用不偏不倚的“中庸”来理解“中道”,北宋的智圆和尚就说:“儒家说的中庸就是龙树说的中道,名词不同,意思差不多。”智圆甚至还以和尚的身份给自己起了个“中庸子”的别号(顺便一说,龙树这种中道观对慧能的禅法是很有影响的,但这应该是通过龙树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流行而间接地影响到慧能的;龙树的著作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中国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都奉龙树做自家的印度祖师爷;唐代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里龙树一脉就占了一多半。流波所及,慧能自然也感受得到。八宗当中,又以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为最盛,时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便是相对于被称为“教下三家”的天台宗、法相宗和华严宗。在这四大宗里,龙树一脉仍然占到一半。后来禅宗编造自家的西天谱系,也把龙树编进去了)。

在真、俗二谛的问题上,提婆比老师更进了一步,说俗谛是“假有”,真谛是“真有”,意思是,判断佛法的真假有一个好办法,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出来的都是假的,反之则是真的——这简直和“道可道,非常道”是从一个锅里烙出来的。

好了,真谛既然是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怎么才能让别人理解呢?这就需要通过俗谛来做个中介,这个中介并不是真谛本身,所以是“假有”,等你通过这个中介到达真谛之后,就应该抛弃这个中介,不可把假有当作真有,这就像你通过中介公司租房子一样。

再来打个比方吧,你想认识一个美女,对这个美女你只是听说过,却没见过。现在,这个美女就是你的终极目标,就是你的真谛、真有。你想知道这个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张三说她是卧蚕眉、丹凤眼,李四说她是大耳垂肩、双手过膝,但任何描述都不可能把那位美女的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出来的都是假的”,或者“道可道,非常道”。

你现在的难题是,只有先准确知道了这个美女的长相才能见到她。于是,你的导师给了你一套这个美女的写真集,这就比语言描述要靠谱多了——这套写真集就是所谓俗谛、假有,它并非美女本身,却可以让你借助它来认识美女。于是,你通过写真集清楚了解了这个美女的长相,觉得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于是见到了她,用你的体温去接触她,用你的真心去感受她(这个“接触”和“感受”就是龙树说的“现观”),最后你和她结了婚——你这就是到达真谛了。但结婚以后就不能再天天对着那套写真集过日子了,而要天天陪着太太——这就是提婆所谓的借助俗谛到达真谛之后就要抛开俗谛、忘记俗谛。

所以,写真集只是权宜之计,是属于俗谛的,美女太太才是真谛。

这么说来呢,我写的这些东西也是俗谛,试图描摹写真集而已,不可太当真的,不过,谁要是想反驳我,他说的话一样也是俗谛,当不得真。

真谛与俗谛、假有与真有、现观与中道,好多的专业名词和弯弯绕的复杂说理,后来发展下来,又演变出了种种复杂的说法。其实这套说法的核心观念换成我们中国话说大略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加上一个“得意忘言”、理学版的“中庸之道”,大体也就差不多了。这也正体现着中印思想的一处重要差别,印度人毕竟是在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枪林弹雨”不只是在比喻的意义上用,龙树是被逼死的,提婆则死于外道的暗杀),所以非常重视思辨、逻辑,喜欢搞些复杂的理论体系,中国人在这方面就差些了。龙树和提婆这套道理到了中国这儿,虽然也被烦琐发展过一阵(比如,三论宗、法相宗等都有论说),但真正流行的还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两句口号和慧能用手指来指月亮的一个小故事。 2G3X4DJqR3QfomcqtAfSDAerp5WLgECdbE9L5nc/6PbNeeW4Sl4U1gCWyMpsKX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