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公司与商业

人们很自然地会进一步延伸这些讨论,问及它们与公司有何关系。是否存在一种可量化、可预测的公司科学?公司是否会表现出超越规模和商业特性的系统性规律?例如,在销售和资产领域,收入均超过5 000亿美元的沃尔玛和谷歌是不是销售额不足1 000万美元的小型公司的放大版?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图1–4所示:如同生物体和城市,公司也遵照简单的幂律按比例缩放。同样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它们会作为规模的函数呈亚线性规模缩放变化,而不是像城市的社会经济指标那样呈超线性规模缩放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更像生物体而非城市。公司的规模缩放指数约为0.9,而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缩放指数为0.85,生物体的规模缩放指数则为0.75。然而,与生物体或城市相比,公司会围绕精确的缩放指数出现更多变化,尤其是在公司发展初期要在市场上博得一席之地时。尽管如此,其典型行为出人意料的规律性仍然表明,即使存在多样性和个体性,公司的增长与运行也要遵守超越其规模和商业领域之外的普遍限制及原理。

对生物体而言,代谢率的亚线性规模缩放构成了生长停止和成熟后体形保持稳定直至死亡的基础。公司同样遵循类似的生命历史轨迹。它们在成立初期迅速增长,但在成熟之后便会逐渐停止,如果能够存活下来,它们相比GDP而言将最终停止增长。在初创阶段,许多公司都受一连串的创新思维支配,因为它们要努力优化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然而,随着它们的增长,以及变得越来越稳定,公司产品的开拓空间越来越窄。与此同时,它们需要建立起烦琐的行政机构和管理组织。很快,在高效管理如此大型、复杂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下,规模经济和亚线性规模缩放下的创新思想,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停滞与衰亡。美国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在10年内便消失了,极少数公司存活到50年,更别提100年了。

随着公司的不断增长,它们倾向于变得越来越线性化,这部分是源于市场力量,同时也受到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官僚机制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僵化后果的影响,而这一机制被认为是运行现代传统公司所必需的。改变、适应、重塑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尤其是当外部社会经济时钟持续加速,外部条件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时。另外,随着规模的扩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多维。的确,与几乎所有公司相比,随着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多样性会持续地、系统性地以可预测的方式增长,这可以通过构成其经济格局的不同种类的就业岗位和企业测算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的增长和死亡曲线与生物体的生长和死亡曲线近似也就不足为奇了。二者都显示出了系统性亚线性规模缩放、规模经济、受限生长和有限寿命的特点。此外,生物体和公司的死亡率(通常指死亡数与生存数的比率)都相同,无论其年龄或生存年限如何。无论它们有多么强大,无论它们做了什么,上市公司都以相同的速率通过并购、破产等方式死亡。我将在第9章中更加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公司增长、死亡、组织动力学的基础机理,并把它们与生物体的生长和死亡、城市的无限生长和显而易见的“不朽”进行对比。 gI6AqmAX5U/1Gp6B7MYAqmiQctOGVVGBMX4s3CsyT5y3B1ALv9niF8aZu5TXUe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