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中统元年(1260)经姚枢举荐,辟为详议官,后历任翰林修撰、监察御史、平阳路判、翰林待制及燕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按察使等,以翰林学士致仕。王恽诗词文书法兼擅,不以曲名家。他是以诗词法作散曲的代表人物,其曲未能摆脱诗词拘囿,显得拘谨,除入选的这首《游金山寺》外,他的作品多显空浮。但他对推动散曲的雅化,表现出明显的意图,有助于提高散曲的文学素质和社会功能,对后来雅化散曲有一定影响。著有《秋涧先生大全集》一百卷,散曲存小令四十一首。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
。省郎仲先谓余曰
:“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
,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
,后人爱之,易其名曰〔酹江月〕
,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
,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
,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妓
,唐人例有音学
,而今之乐府
,用力多而难为工
。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
。渠辈年少气锐
,渊源正学
,不致费日力于此也
。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鳌头满咽三杯
,吸尽江山浓绿
。 蛟龙虑恐下燃犀
,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
,待偿我平生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