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 读

《秘密花园》拥有众多的女性崇拜者,是让女孩子们童年时废寝忘食的枕边书。

蒂姆·莫里斯在《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中说到《秘密花园》时,这样写道:“我做小男孩的时候,从来没有读过《秘密花园》……即使到了今天,我也不敢保证有多少男孩子愿意读这本书。因此,要解读《秘密花园》,我还是一个门外汉,特别是那么多女性朋友告诉我:这是她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本书,她们已经翻来覆去读过不知道多少遍了。”今天,《秘密花园》依然在女孩子们之间风靡,同时因为这个书名准确反映了儿童时代的特征,还成了人们比喻童年的一个常用语,汉弗莱·卡朋特写了一本探讨儿童文学的书,干脆就起名叫《秘密花园:英美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

《秘密花园》的作者弗朗西丝·伯内特(1849—1924)不仅仅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写了一辈子的成人浪漫爱情小说,给孩子看的书,只写过三本。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这三本童书,人们才记住了她的名字。2006年,美国出版了她的最新传记《弗朗西丝·伯内特:〈秘密花园〉作者的意外人生》。作者在序文里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对伯内特说,一百年后你只会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她一定不相信吧?”在她生前,她写的童书两本畅销,一本不畅销。畅销的是“像生病的高烧一样烧过了全英国”的《小爵爷》和《小公主》,不畅销的就是《秘密花园》(她去世时,《纽约时报》的讣告里都没有提及这本书)。不过,一百年过去了,就像书里形容的那样——“秘密花园的花儿越开越盛,每天早晨都有新的奇迹出现”,最终还是《秘密花园》成为了魅力不衰的畅销书,被盛赞为“二十世纪最具创造性和最卓越的童书之一”,收入任何一个西方儿童文学的经典书目里。

当年《秘密花园》遭遇冷落,不被人们接受,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两个小主人公一点都不天真可爱,不是像“小爵爷”和“小公主”那样的具有种种美德的好孩子。他们非但不讨人喜爱,简直可以说是让人心生厌恶和反感。

我们先来看看小女主人公玛丽——这个出生在印度的小姑娘,开篇一上来,就被作者形容为一个“人人都说从没见过长得这么难看的小姑娘”。她脾气暴躁,随心所欲,六岁时“就活活变成了一头专横霸道、自私自利的小猪猡”,不顺心就给保姆一个耳光,没有一个家庭女教师能忍受她三个月。九岁时父母死了,她连一滴眼泪都不流。她连穿衣服都不会,回到英国还辱骂女仆玛莎“你这个猪崽”……孩子们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倔小姐玛丽”。来码头接她的女管家梅德洛克太太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不喜欢她,心想:“我这辈子就没见过糟成这样的孩子。”老园丁韦瑟斯塔夫冲她挥拳头:“俺从来就不待见你!头回见你就受不了!”

我们再来看看小男主人公柯林——这个总是在半夜里发出哭声的小男孩,和玛丽是表兄妹,“模样娇弱苍白,脸儿尖尖的,眼睛显得很大”。他病态,歇斯底里,总是害怕自己活不了多久,即使是活着,也会是一个驼背。他自我封闭,讨厌新鲜空气,把自己禁锢在卧室牢笼里整整十年。比起玛丽来,他十足就是一个暴君,脾气更坏,更加盛气凌人,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的,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连玛丽都受不了他,她叫他小邦主:“你别叫了!我讨厌你!人人都讨厌你!巴不得大家都跑开,让你一个人叫到死!”女管家梅德洛克太太更是形容说:“自打他长了脚,咱们就由着他踩在脚底下,他以为咱们天生就该如此。”

玛丽与柯林,与《小爵爷》和《小公主》里出现的天使一般的孩童形象相差甚远,比如有人就指出:玛丽是理想孩童的负面投影。这样一对人物,过去还从未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过。对于习惯阅读那种拥有一颗善心、童心和爱心的好孩子作品的传统读者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个孩子这种扭曲而乖戾的性格呢?

小说里交代得非常清楚,是因为缺少爱。孤儿玛丽最可怜,迷恋于寻欢作乐的母亲“压根儿就没想要这个小丫头”。玛丽的保姆知道,“若想讨好太太,就得尽可能别让这孩子在太太跟前露面”。柯林也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与玛丽一样,也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从未有过母爱不说,还几乎被因为失去美丽妻子而悲痛欲绝的父亲遗弃……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下长大,玛丽和柯林自然就变成孤独、任性,从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的孩子了。没人爱他们,他们也不爱任何人。

那么,如何来拯救这样两个身心不健康的孩子呢?

作者伯内特开出的秘方是大自然,是爱。

正如艾莉丝·卢里在《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中所说,伯内特与许多经典童书的作家一样,坚信“自然是神圣的,充满令人鼓舞的力量和修复的能力”。许多人在论述《秘密花园》时,都会说到是“花园(garden)”治愈了两个孩子,让他们起死回生。其实,“荒原(moor)”也是治愈他们的身心健康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玛丽第一次看到荒原时,以为是黑色的海洋,抿着嘴唇不停地喃喃自语:“我不喜欢这个地方。”那时的荒原,正是她荒芜内心的真实写照。可是,女仆玛莎却告诉她:“啊,我喜欢……就是喜欢。荒原根本不秃,长满了好闻的野草……”当她真的跑进荒原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横扫石南的大风将新鲜空气灌满她的两肺,对她单瘦的身体大为有益,把她的脸蛋刮得红扑扑的。在她浑然不觉之时,已使她沉闷的双眼开心得发亮。……”柯林也是一样。一开始,他的哭声被玛丽形容为“听起来就像一个人在荒原上迷了路在哭号”。然而,当他真的置身于荒原中时,“始终挺着瘦弱的胸膛,吮吸着这股香甜的空气,他的大眼睛看上去像是代替了耳朵的功能,在倾听——倾听”。所以,三宅兴子才会在《〈秘密花园〉——自然之力与心灵的治愈》一文中这样写道:“正是从荒原上吹来的风,让玛丽复活,给予了柯林活下去的力量。”

至于花园——秘密花园,关于它的隐喻则有着太多的解读。首先,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伊甸园,不仅仅是一个爱和幸福失落的天堂,更是两个孩子心灵的象征和进行自我救赎的地方。其次,它被封锁了十年,当玛丽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她看到“在这个四周有围墙的秘密花园里,阳光普照……”她把它叫作秘密花园,因为她“喜欢这名字,更喜欢这感觉——把自己关在那道美丽古老的围墙之内,却无人知晓,就好比关在一处仙境,远离尘嚣”。柯林第一次看到花园时,也兴奋地欢呼说:“我要目睹万物在这里生长。我自己也要在这里成长。”高耸的围墙、禁止大人进入的秘密领地,都让它成了童年的象征。正是在这片秘密花园里,孩子们找回了失去的童年。他们劳动,让它起死回生,也复活了自己。以玛丽为例,德博拉·科根·撒克与琼·韦布在《儿童文学导论: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写道:“花园和玛丽一样是被忽略的地方,在受到禁锢的高墙后,乏人照料,已经变得荆棘满布。养育、关怀与爱心使得这片野地恢复了美丽与自在﹔同时,玛丽也长成为一个自然又健康的孩子了,而且能够把这苏醒的经验和她的表哥柯林分享。”

这种可以治愈身体和心灵创伤的自然之力,书里的人物把它称为“魔法”或“魔力(magic)”。柯林有一段话很好地说出了它的定义:“太阳照耀——太阳照耀,魔法所致。鲜花绽放——根茎成长,魔法所致。魔法给人生命——魔法给人健康。魔法在我身上——魔法在我身上——在我身上。魔法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之力,一种精神之力。

此外,作者还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写秘密花园一年四季的变化,从万物萧瑟的冬天一直写到五彩缤纷的秋天。四个季节,就是孩子们从自闭走向重生的四个段落。艾莉丝·卢里在给企鹅版《秘密花园》写的长序里就特别指出:伯内特将玛丽和柯林的精神成长与四季保持一致。玛丽冬天刚来的时候,是一个郁郁寡欢和不健康的孩子。春天,她开始修复花园,当藏红花和黄水仙从温暖的大地钻出来的时候,她的身体开始健康起来,行为也变得温和了。夏天的时候,玛丽和柯林都获得了新生。而到了秋天,当柯林的父亲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正在收获他们的劳动果实——健康和快乐。

说完了自然之力,我们不得不再说说爱的力量了。

玛丽和柯林这两个从未被人爱过的孩子,从女仆玛莎、她的弟弟迪肯、她的母亲索尔比太太及老园丁韦瑟斯塔夫那里,都获得了无限的关爱。玛莎,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乡村女孩,是第一个开启玛丽心扉的人,她不但让玛丽走进了花园,还曾经问过玛丽一个让她幡然醒悟的问题:“你喜欢你自己吗?”索尔比太太,住在荒原之中,一共养育了十二个孩子,类似于地球母亲的原型。她对两个孩子关爱备至,给他们送来成长阶段不可缺少的跳绳、牛奶和面包,是一个母亲的角色,柯林最后见到她时,紧紧地抱住她说:“我希望你不但是迪肯的妈妈,也是我的妈妈!”而迪肯,这个“连狐狸和乌鸦都喜欢”“能让花儿从砖头路上长出来……只需要低声嘟哝几句”的十二岁男孩,简直就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自然之子、类似于潘神一样的人物。他热爱自然,尽管出身贫寒,但身上几乎没有瑕疵,他是玛丽的良师益友,正是在他的指导与参与下,玛丽和柯林才让荒废了十年的花园和自己重获新生,找回了失去的童年。

说起来,《秘密花园》这个诞生于一百年前的故事,至今读起来仍给人一种现代、鲜活的感觉,让女孩们爱不释手,一个原因是它有神秘小说的外壳(有人说它有《简·爱》的影子),还有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它能唤起少女读者的共鸣吧。尽管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叙事的重心慢慢地从玛丽转移到了柯林的身上,但我们还是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玛丽的故事。雪莉·福斯特和朱迪·西蒙在《凯蒂读的书:女性主义者重读的给女孩的经典故事》一书里说,玛丽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发现的故事。她先是发现了关闭了十年的花园,接着又发现了在床上躺了十年的柯林,然后在帮助花园和柯林恢复生机和健康的过程中,又发现了自己。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伴随着玛丽的发现之旅,读者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发现的旅程。

故事里有一只红胸脯、充满了灵性的知更鸟,玛丽一看见它,就用柔和、热切而讨人喜欢的语调问它:“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吗?”美丽的知更鸟没有回答,张开翅膀飞到了墙里边去了——玛丽,还有我们,就这样被它带进了那座秘密花园。

彭 懿 3lJHQ9P0JvULDtKaP1S0Kv/No0LVMNV38tUSizvJGJFBhXeztgkAfuR+nQqxI6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