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初天津教案搞得清朝上下群情激昂,都说外国人挖小孩器官太可恨,要求对外国强硬点。但处理此事的曾国藩、李鸿章以及背后主政的奕訢都是务实的洋务派,他们刚刚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知道跟外国人玩硬的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坚持赔款道歉,以退让的方式结束此事。

从此往后的几十年里,清廷大搞洋务运动,对外事务都是由奕訢、李鸿章这帮洋务派主持。清廷在对教案的处理上,也都延续退让的风格,尽量减少跟列强冲突。这么一来,就让那些传教士看到了可乘之机。

外国人在华原本就有不公平的“治外法权”,现在清廷在教会和中国百姓的冲突中又屡屡退让,这导致教会在中国拥有了高于法律的特殊地位。传教士们就利用这个特权来吸引教民:

凡是成为教民的中国百姓,教会都给予司法保护。

当教民和普通百姓发生冲突的时候,教会就去找清朝地方官施压,要求地方官偏袒教民。要是地方官不听,教会就去找本国的外交官,让外交官向总理衙门施压。总理衙门一害怕,就去逼地方官让步,最后还是让教民得利。所以当时就有一句话,叫“民怕官,官怕督抚,督抚怕总署,总署怕洋人”。

这样一来,加入教会的诱惑力大增。在官司中吃了亏的中国百姓都抢着要入教。

一位英国驻华领事举过一个例子,说在湖北某个地方,有两个村子因为一个池塘的所有权对薄公堂。一个村子在官司打输后,决定全村都加入天主教会,随后神父立即要求重审。另一个村子见势不妙,决定全村立刻加入英国国教。

加入教会成了中国百姓打赢官司的法宝了。

这种情况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存在,一直到了戊戌变法中的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后,达到了高潮。

前面介绍过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大致过程是山东有百姓杀了德国传教士,然后德军就以此为借口在山东登陆,非要强占胶州湾,最后清廷只能屈服。

这件事最恶劣的地方在于,德国太耍流氓了。

在胶州湾事件之前,列强发动战争多少要讲一点借口(虽然细研究起来未必成立)。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借口是“林则徐烧毁的鸦片是英国女王的财产”,要求赔偿鸦片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进京换约。甲午战争的借口是清方擅自往朝鲜派兵违反了之前的中日协定,等。起码在表面上要找个清政府违反国际法的理由。

但是强占胶州湾这事完全就讲不出理来:

传教士被杀,清廷这边已经答应赔钱、惩治犯人,这么做按照国际法已经足够了。德国要是不服你可以向当地政府起诉,可以通过外交部抗议,甚至可以断交,却没有派兵的道理。再说派兵也就派兵了,可又没有赖着不走,强占领土的道理。这就好比今天有个中国人在纽约被杀,美国方面也抓住犯人了,也枪毙了,甚至都赔钱了,结果我们出兵把纽约市给占了,说“这地儿就借我们用上一百年哈!”前后完全没有逻辑嘛。实际上德国它就懒得想逻辑,就是硬来,就是没借口,你爱怎么想怎么想。

这件事更刺激清廷的是,清方没做出任何抵抗。

割让土地这么大的事,清廷之前几次好歹还都抵抗过,和列强开打之前还都很有信心。可到了胶州湾这里,清廷明明知道德国欺负人,明明气得要命,可是很清楚自己打不过,只能低头认错。而且不只是割让胶州湾,清廷还被迫答应在山东的大城市和传教士遇害的村庄里,由朝廷出资修建大教堂,还要在门上刻上“钦建天主教堂”。并且要在多个城市为传教士修建住宅。在这件事里完全没错的山东巡抚被革职,永不叙用。

也就是说,德国不仅要了实惠,连面子也要走了——在学校门口不仅抢了你的钱,还要你跪下说“大哥我错了”。但是清廷因为打不过,就是没办法。

有了这个开头,后面的列强以“最惠国待遇”为借口纷纷有样学样,都不讲道理了,都来硬要港口、要修路权。清廷也没有办法,只能都答应下来。此时的清政府已经陷入了极为无助的境地:既无法跟列强讲理,又无法打仗,唯一抵抗的办法只有用外交手段“以夷制夷”——“以流氓制流氓”。结果大家也知道,就像当年“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一样,往往是列强早就私下里沟通好了,被合伙算计的是大清。

在这种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蹂躏的情况下,清廷对于对外事务只能如履薄冰。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的借口是教案,以后清廷在处理教案上就越发谨慎,一律无条件地支持教会,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一场胶州湾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教会的行为也就越来越过分。 y/RjwdHv6rZISHErglKVA/JwybEJ/3wRj4u7kAwmKCTGZQsK8sPtBsMJC/C5gX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