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比贸易利益的冲突,鸦片问题只能算是导火索了。

鸦片是用罂粟的果实制成。罂粟在唐宋时就已传入中国,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药物。到了明代,开始有外国人把罂粟制作成鸦片卖入中国。刚开始,鸦片主要被当成可以缓解疼痛的特效药物,没有被广泛吸食。

吸食鸦片真正流行是在清代。和土豆、玉米一样,烟草也是南美洲的特产,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烟草的传入使得中国人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后来人们发现,用鸦片汁浸泡过的烟叶抽起来感觉更好,鸦片这时才被当成毒品吸食。

人类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就像香烟刚出现的时候被医学界认为“有益健康”一样,鸦片刚流行的时候,也被中国人认为是一种有品位的、高雅、奢侈的享受。当时很多富人习惯在酒足饭饱之后,由侍者伺候着,举着由名贵原料制造的烟具,躺在床上慢慢享受一袋鸦片烟。抽鸦片成了上层社会炫耀财富的手段。

等到清朝中后期,朝廷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开始下令禁止的时候,鸦片已经泛滥得不可收拾了。

毒品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人体对于它的依赖性远远超过了理性可控的范畴。上瘾者为了多吸一口毒品愿意放弃生活中的一切。用经济学的话说,对于上瘾者,毒品是一种“刚性需求”,无论代价多高都愿意购买。因此销售毒品能获得极高的利润,正是这个利润拯救了在华的英国商人。

鸦片在中国流行之前,英国商人在中国过得很郁闷。

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在欧洲特别受欢迎。英国商人每年都要从中国购买大量商品。英国商人原本也有好东西能买给中国:因为有了工业化生产,英国的各种轻工业产品,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洋布”、“洋火”之类,质优价廉,绝对能打败中国本地的产品。可是由于“一口通商”的限制,清政府不愿意大规模采购英国产品(“天朝上国,无所不备”嘛),结果就变成了英国人只能从中国人手里买东西,不能卖东西。为了支付货款,英国人每年都要向中国支付大量的白银。

中国和欧洲的银矿都很少,当时全球的白银主要来自于南美洲。西方人先通过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得到白银,再把白银运到中国,从中国购买货物。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几十年前,南美洲爆发独立运动,导致全球白银减产了一半左右。结果英国商人获得白银的成本暴涨,意味着在中国购买商品的价格也暴涨了。

利润就是商人的命呀,日益紧俏的白银让在华英商十分苦恼,要是能通过中国海关的层层封锁,卖给中国人点什么东西,把流失的白银赚回来就好了。于是英国人想到了鸦片。

在法律上,清政府禁止鸦片进口。可是毒品的利润太大了,在利润的诱惑下,大批清朝的士兵、水手、商人都参与到鸦片贸易中。甚至很多清朝官员都热衷于鸦片走私,有的水师将领和外国商人约好,外国人每走私一万箱鸦片,就送给他几百箱鸦片用来邀功。结果这个水师将领反倒因为“缉毒有功”得到提拔。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艘英国商船在中国海域上受尽了清方刁难,因为它没有携带鸦片,也就无法给清朝官员提供额外的贿赂。

毒品的利润超大,有了鸦片走私,中英贸易形势立刻扭转,中国从白银流入改为了白银流出。英国的鸦片商人发了大财,大英帝国获得了大量硬通货。英国政府虽然表面上觉得鸦片走私不光彩,实际上却很满意,对鸦片走私基本上采取默许的态度。

有了鸦片贸易的存在,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对英国商人来说,也就没那么难以忍受了。假如把中英矛盾比作一个快要爆炸的高压锅,那么鸦片贸易就是这个高压锅的出气阀,暂时缓解了双方的矛盾。

到了道光年间,清政府要关上这道阀门了。 Sv/Xv3TiuhpQ6K9uSg81E5lUQU843Z2Ukgeb/OPvYOIg1ZjMrMH8WbheUpcrlC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