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旧序抄》

可以说,宫本武藏的一生充满了烦恼与争斗。虽然时代已经沧桑巨变,可前述两点仍是现代人无法摆脱的苦恼。只是,武藏所处的时代是更加赤裸裸的争斗社会。因而,他当然也只能凭借本能,历经烦恼、挣扎和哭泣,把这些人类宿命全都融入一柄有形的剑,从修罗道中寻求救赎之“道”,在生命中谱写光辉记录。对于这一点,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

如果说解决人类与生俱来的性欲问题是文学的一大主题,那么,探究堪称人类宿命的争斗本能的本质也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本书的主人公武藏无疑是一个与本能之苦斗争之人。充满无限宿命之苦的宇宙是他的家,相比之下,他的剑却比一根针还渺小。而这剑却正是他内心的具体体现,正是他所追求的“斗争即菩提,斗争即是道”的天地之道。

我害怕影响,担心影响。我虽不是道学先生,可每念及此,便不由得惶恐不安。

微不足道的一部小说,有时也会左右读者的一生。

我更关注的,并非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否具有文学性,而是其对读者的影响如何。这可以说是我的文学态度。

起初主要是基于兴趣而写,而我也绝没有清高到如此地步,可对于此书,我却尤感不安。

多年来,因为这部作品,读者对我百般垂爱,而每每面对这些,我就不由得心生惶恐。

举一个例子。京都有一位已故的专擅樱花的画家K·U,因无法忍受生活之苦,决定携全家自杀以求解脱,可就在决定自杀的当日,无意间读到了当日刊登在晚报上的武藏登朝熊山的一章,深受感染,遂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这件事是他后来经由《朝日新闻》T学艺部长介绍造访我时讲起的。还有,据说游泳选手古桥、将棋八段升田也从此书中获得启发,得以提高技艺。每当此时,我虽倍感鼓舞,可仍不由得感到痛苦的自责。

刚才说到的影响,除了指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之外,也指读者对作家的影响。或许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读者的影响吧。

将书桌置于大众中间,与大众的精神生活共生的文学创作,或许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一旦庸俗化,则恐怕会沦为更为可怕的宿命文学。

宫本武藏身上容易引起争议、也是偶尔会造成书评时误解的一点,便是人类和封建诸相被象征为剑。但我相信,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已拥有现代世界观和社会观的读者们,一定不会再把剑之精神理解为痛苦和艰辛了。读者想娱乐便娱乐,该幻想就幻想,完全可以比对现实来自由品味读书的乐趣。

当然,武藏的剑既不是杀戮之剑,也不是人生诅咒。它是守护之剑,是爱之剑,也是在自己和所有人的生命之上立下严厉的道德指针,解脱人类宿命的哲人之道。

作为画家的武藏也有文雅的一面,只是由于其绘画生涯主要表现在晚年,所以小说中只涉及他画武藏野屏风、雕刻观音像等一些文化知性萌芽期的内容。

至于他的恋爱生活等,也只是他个人的方式,无意强迫或教唆读者接受,不过也可以成为对比现代恋爱观的一面镜子。至于如何调整焦点,那便是读者个人的自由了。

即使通过现代和过去的两面镜来看待武藏,想必每个人也都会明白,他的剑已不再是单纯的凶器了。

昭和二十四年(一九四九)二月于吉野村 Wxv2wi0FvCMxOizMNt7OMgCWCEM247xsPjE7F1EDzm/KNJztbJIeOZ3Za0Rzjp1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