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巴文化
——一个消失的文明时代

印度是人类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文明。大约距今5000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这个文明有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这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由于这个文明的发现地是在旁遮普邦的哈拉巴,因此被叫作哈拉巴文明。

哈拉巴文化和印度河流域文化基本是同义词。印度河流域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哈拉巴,另一个是摩亨佐·达罗。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印度河流域文明覆盖了广大的地区,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最广大的文明区域。不过这个文明却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

哈拉巴文化消失的原因,有几种猜测。一种是和地质变化有关:如河床的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这一切可能给古城文化带来巨大的破坏。还有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海水的潮汐也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不过古城文化毁灭的原因,可能因地而异。例如海水的后退,对沿海的港口城市会带来很大的破坏。而其他地方则可能毁于别的原因。还有人提出了火山活动说。按照这种说法,地下的火山活动使大量的泥浆、淤泥和沙子涌出地面,堵塞河道,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把文明的另一个中心摩亨佐·达罗全给淹了。几十年后,堵塞河道的堤坝渐渐磨损,河水流过堤坝,大河又恢复原来的水道,不过,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已遭毁灭。从摩亨佐·达罗的一层又一层的淤泥判断,这一灾难至少发生过五次以上。

还有一种是外族入侵说。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这种说法和古书《梨俱吠陀》中提及的古代雅利安人攻打印度河地区一事在时间上吻合。其中描述新来的人攻击原住民的“有围墙的城市”或“堡垒”,雅利安战神因陀罗攻破城池“就像时间销蚀一件袍子般”,也就是说战争前后持续了很久。而且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在一所房屋里,发现有13个遇害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横躺竖卧,杂乱无序。同时,被杀的人中还有一个头盖骨上有146毫米深的刀痕,大概是被入侵者用剑砍杀而死的。此外,在街头井旁发现有尸骨,有些尸骨上留有刀痕,有的四肢呈痛苦的挣扎状。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哈拉巴文明大约是在公元前1750年消失的,原因仍不知道,成为了历史之谜。

趣味链接
古书中的线索

在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对摩亨佐·达罗城的毁灭作过这样的描述:“空中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然后是一道闪电划过,一道火柱从天而降,比太阳还要耀眼的光芒将天空分割成两半,空气在剧烈燃烧,池塘里的水像烧开一样地沸腾。所有的生命,都被高温毁灭。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古诗的描述让哈拉巴文化的消失之谜更神秘了。

吠陀时代
——神圣的知识记述的时代

印度河流域文化消失以后,古印度的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关于这一时期,迄今尚无重大的考古发现,只有丰富的传说材料。这种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一种文献中,因此这一时期就被称为“吠陀时代”。

“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吠陀分为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产生最早,约编撰于公元前12世纪到前9世纪,它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900年)。《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陀的文献,即“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这些文献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前600年)。

吠陀文献的编者们自称为“雅利安”,意思是“高贵的人”。现在研究界普遍认为,雅利安人是从外地来到印度的,具体怎么来的则不详。根据《梨俱吠陀》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征服塌鼻、黑色肤种的原住民,在旁遮普开始过着以畜牧为主、农业为辅的生活。他们将大自然予以神格化,崇拜多神。以火、赞歌、食物祭供,后来则有专司祭祀仪式的祭师。在雅利安部族中已经分化成三个阶层,即以部落首领为主的有权势者、世袭的祭师、一般民众。

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扩展到恒河流域,进入农耕社会。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展,从前的军事民主制机构逐渐变成了国家,部落首领变成了世袭的君主。此时祭祀的重要性提高,祭师阶级发展为婆罗门阶层,主管宗教祭祀,也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权力。原先的普通民众发展为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劳动,并以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世俗贵族。这些渐变成为后来的种姓制度的雏形。

趣味链接
雅利安人

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一词源于古波斯语Ariya,意为“有信仰的人”。在印度古文献《梨俱吠陀》中,意为“高贵的人”。雅利安人是指使用雅利安语(属印欧语言)的人,不带有任何种族的含义。

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是在南俄草原,后来他们从这个地区向亚洲和欧洲迁移。其中的一支——“印度—伊朗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荡之后定居在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平原。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称印度—雅利安人(在古代印度文献中只称雅利安人);而另一支进入伊朗,称伊朗—雅利安人。

瓦尔那制度
——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

瓦尔那制度是指古印度的一种种姓等级制度,西方人称之为喀斯特制度。这种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跟雅利安人有关。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种姓”一词。在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便出现了雅利安种姓与达萨种姓。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了四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关于这四个等级产生的最早记录,见于《梨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其中依次提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瓦尔那制度

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各个等级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个等级是婆罗门。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阶层的祭司。他们也参与政治,享有很大的政治权力。

第二个等级是刹帝利。刹帝利是从部落首领发展而来的。但是刹帝利并不限于王和王族,世俗贵族也属于这一等级。刹帝利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享有国家的世俗权力。

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吠舍就是平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吠舍没有政治上的特权,必须以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不过吠舍还是雅利安人部落公社的成员,他们可以参加公社的宗教礼仪。

第四个等级是首陀罗。首陀罗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他们大多数是以前的印度土著居民,也有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这个等级的人不能参加宗教礼仪,得不到“宗教生命”,因此也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

种姓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职业世袭和内婚制。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不能共食、并坐。如果不同种姓通婚,他们的后代被称为“贱民”,地位低于以上四个等级,受到最严重的鄙视。

种姓制度在长期的演变中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其他许多种姓和亚种姓,制造了种姓隔离和社会的不平等,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

趣味链接
废除种姓制度

印度在独立后,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出台相关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但是种姓制度的影响在民间仍然存在,真正的消除还需时日。

婆罗门教
——统治印度的主宰

文明开始的时候,各地盛行自然崇拜,古印度也不例外。早期的雅利安人畏惧自然,把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力想象为人格的神,以献祭和祈祷的方式求神消灾赐福。

早期吠陀时期,雅利安人崇拜的神主要有天神梵伦那、太阳神毗湿奴、暴风雨之神楼陀罗等。早期吠陀时代的祭司很简单,祭司并没有形成一个特定的神权集团,也不存在抽象的宗教哲理。

后期吠陀时代,暴风雨之神楼陀罗改名为湿婆,并成为最主要的神。太阳神毗湿奴取代天神梵伦那的地位,成为世人的救星。这时候的神已不简单是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抽象的性质,例如暴风雨之神也有慈祥的面目。后期吠陀时代的神已经跟王权结合起来。国王宣扬君权神授,极力提高神的地位,相应的祭祀仪式也变得盛大起来。国王利用献祭来神化王权,婆罗门祭司们则从中获得大量的财富和特权,形成一个掌握神权的特殊等级,垄断了对婆罗门教义和教法的解释权,这个等级就是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古印度进入“列国时代”,诸邦林列而无统一的国家。列国时代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尖锐化,反映到意识形态上就是“百家争鸣”,各种新思潮纷纷兴起。这些新思想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具有反婆罗门教的倾向,例如耆那教和佛教都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种族等级制度。

孔雀帝国时期(公元前322年—前185年),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势力崛起,婆罗门教一度衰落。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解体,大臣普沙密多罗篡位建立巽伽王朝。普沙密多罗出身于婆罗门家庭,信奉婆罗门教,于是婆罗门教再度兴盛起来。

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空前繁荣。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很多经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的思想内容,崇拜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教派,建立了寺庙等。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转化。现在的印度教就是来源于婆罗门教。

梵天

毗湿奴

湿婆

趣味链接
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

创造神梵天,创造了世界万物。他的坐骑为孔雀,妻子是辩才天女。由于在宗教观点上他已经完成了创世的任务,因此不广为印度教教徒崇敬,全国4000多座印度教寺庙只有一座是供奉他的。

保护神毗湿奴,有众多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天神克里希纳。他的坐骑为大鹏金翅鸟,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徒有一派专门供奉他,全国有1000多座庙宇。

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妻子为雪山神女。他在印度的影响最大,全国有3000多座庙宇供奉他或他的妻子。专门崇拜他妻子的为性力派。

释迦牟尼
——释迦族的寂默贤者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他的名字,悉达多是他的家族姓氏。他是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幼年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乔达摩属于刹帝利种姓。出身高贵的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估计是与他生活在诸国混战的列国时代有关。乔达摩自幼关心的是人间疾苦,思考的是人生问题。苦苦思索而不得,他终于在29岁的时候决定出家修道。

笈多王朝公元4世纪的释迦牟尼像

离家之后,乔达摩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六年之后,人瘦成了皮包骨头,差一点死去,仍然没有得道。于是他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来到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七天七夜之后,乔达摩顿悟,相信自己已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是他出家修行第七年的事。

乔达摩在恒河流域游历传教40多年,直到80岁去世(约公元前486年)。他被人们尊称为“佛陀”(简称为佛,意为觉者)、“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寂默贤者)。释迦牟尼身边弟子五百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教的佛、法、僧“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牟尼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他认为世间人人都有“欲望”,欲望要求有常,可是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欲望要求肯定自我,可是又没有一个“恒常”的我。处于一切无常的世间,那么欲望就从根本上不能实现,于是苦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他说人世间的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和五阴炽盛苦。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也就是找到了消灭世间八苦的方法。释迦牟尼认为,既然欲望是造成苦的根源,那么就要消灭欲望,做到“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这样就会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地。

释迦牟尼宣扬,只要信佛,人人都可以消灭痛苦,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以此为根据提出“众生平等”的说法,也就是人人都有进入极乐世界的权利。这个平等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是在婆罗门教的种族等级制度统治下,无异于黑暗里的一缕阳光,因此众生莫不膜拜。所以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继续传播,走出印度,成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趣味链接
佛教的轮回说

佛教认为,有欲爱就有思想和行动,有思想和行动就必然造成其后果,这就是造了“业”。业是以前的欲爱的果,果又成了以后的因。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孔雀帝国
——佛光普照的国度

公元前327年,印度列国争战,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趁机征服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大帝还想继续东进,但由于士兵厌战和战争艰苦,不得不于公元前325年撤回巴比伦。亚历山大一走,印度人民就开始了反对马其顿人的起义。在起义中,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人成了起义的领袖。相传旃陀罗笈多来自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公元前324年他建立的王朝就被称为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继续在印度河流域进行扩张和征服,并成功地抵御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旃陀罗笈多之后,其子宾头沙罗继位。宾头沙罗保持了帝国在北印度地区的统治,他还向南扩展了领土。宾头沙罗死后,诸子混战,最终阿育王脱颖而出,获得了王位继承权。阿育王时期,除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从旃陀罗笈多至阿育王,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孔雀帝国成为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

依靠铁血手段完成帝国统一后,阿育王对国策作了重大的变更。阿育王祖孙三代人建立起来的帝国,其内部有多种复杂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同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的差别很大,种姓之间的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这些都使阿育王不得不强调宽容,以便缓和社会上的各种矛盾。

佛教把阿育王描绘成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阿育王讲求宽容,极力宣扬圣法:第一,宣扬仁爱和慈悲。要人们孝敬父母,善待亲戚、朋友以及一切僧人,宽待仆人、奴隶。第二,宣扬宗教容忍精神。要人们尊重他人的教派,不许各教派互相攻击。第三,宣扬非暴力的主张。小则要求人们尽量不杀生,不用屠杀牲畜的方法献祭求福;大则表示他将不主动发动战争,在不得已而发生战争时也将尽量按慈悲的精神办事。第四,倡导做有助于公益的好事,例如修路、种树、掘井、建亭,以利行旅。阿育王在多处刻石记下圣法的有关内容,还派人四处宣扬圣法。

阿育王生前尽力维护帝国的统一,可是在他死后,帝国的分裂还是发生了。阿育王在西北地区当总督的儿子首先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

趣味链接
中国的阿育王塔

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国王钱弘俶喜好佛法,他仿照印度阿育王建造84000座宝塔的故事,制作8400座小塔以作藏经之用,这些塔被称为“阿育王塔”。吴越国一时间佛塔遍布,梵音不绝,但随着岁月的变迁,至今尚存的仅有两座。一座是现位于鄞县阿育王寺舍利殿内的木雕舍利小塔,另一座则是1957年在天封塔塔顶上发现的青铜舍利塔。 vLXnPIsA8oidj2JcvY8oGbTxax0E1es/kAgmv/KT1Ia4YK1jvKab07cSYWAkKE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