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目前有关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已有不少,也各有特色。理查德·保罗博士和琳达·埃尔德博士写的这本《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有三大鲜明的特色:第一,以深厚的心理学原理为支撑,但没有过多地着墨于此,更多的则是实践的指导;第二,将抽象的批判性思维原则与具体的工作、生活情境相结合;第三,不是简单地将批判性思维当成一种工具来看待,而是将其当成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特质来看待。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受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制约的,其中根本性的规律就是心理规律。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有关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书对此做了不少介绍。但是我想,大多数关注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专家根据这些规律为其制定有关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方案。这就好比使用电脑,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需要的不是电脑的构造原理和编程技术,而是能实现其使用电脑的目的且操作简单的软件。本书在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比如本书“观念检核与实践”模块,其背后的设计是以心理学有关元认知的丰富研究为支撑的。但作者并未对元认知的研究作介绍,他们只是要求读者按照设计的步骤去实践。在此我也呼吁本书的读者,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强调的,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实践书上的这些模块,不要轻易地跳过,否则可能错过了书中对你而言最宝贵的部分。

此外,批判性思维原则的运用是需要和具体情境相结合的。有不少读者可能和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发现某本书提供了多少条思考和行事的法则时,便会迫不及待地将其收入囊中,并开始怀着欣喜的心情阅读。但是数月之后,却会发现了解甚至记住这些“法则”并没有令我们发生多少改变。我们在思考和行事时,根本就不会想起这些“法则”。究其原因是,这些书籍并没有在各种具体的情境中传授这些法则,使得我们无法将法则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这就好比赵括熟读兵书却不会打仗,小学生有强大的计算和推理能力却不会解应用题一样。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介绍的各种批判性思维原理都结合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境,其中广泛地涉及了对个人的道德判断、情感与家庭问题的解决、工作中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企业组织对生存挑战的应对等。

最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将批判性思维当成工具来介绍,而是将其当成一种特质来介绍,这是很符合时代潮流的。作为处于急剧变化世界中的个体,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应对特定问题的工具,而是应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的心智技能和特质。

本书的翻译分工如下:封面、赞誉、前言、作者简介、第1章~第11章、第14章、第15章以及对应的目录均由李小平翻译;第12章和第13章以及对应的目录由陈明榴翻译;有关批判性思维的术语与概念的词语汇编由江莉婕翻译;全书由李小平进行审校和统稿。在统稿过程中,陈明榴、西明、王晓露分别对部分译稿进行了试读并对一些字词的翻译提出了建议。本书的出版要感谢出版社相关编辑辛勤、细致而专业的工作,也要感谢我的妻子允许我在翻译本书的数月中做个纯粹的米蠹。

由于能力有限,本书的翻译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李小平
于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 j6TF7NiYGCLLRdfMpxTE8Dlema6ZcheOl1W7p0ZKN18M9x3ja8Y9zlOSpV+a6BF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