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函数的连续性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量是连续变化的,如水的连续流动、植物的生长、放射性物质的衰减等。自然界的许多连续变化的现象在函数关系上的反映,就是函数的连续性。它是与函数极限密切相关的一个基本概念。

2.4.1 函数连续性的概念

首先我们引入增量概念。

1.函数的增量

定义2.8 设变量 u 从它的初值 u 0 变到终值 u 1 时,终值与初值之差 u 1 -u 0 叫做变量 u 的增量,也可叫做 u 的改变量,记作Δ u ,即

增量Δ u 可正、可负,也可为零。当 u 1 u 0 时,Δ u 为正;当 u 1 u 0 时,Δ u 为负。

应当注意:Δ u 是一个完整的记号。变量 u 可以看作是自变量 x ,也可看作是函数 y 。如果是自变量 x ,则称Δ x = x 1 -x 0 为自变量的增量;如果是函数 y ,则称Δ y = y 1 -y 0 为函数的增量。

设函数 y = f x )在 x 0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x 在由 x 0 变到 x 0 x 时,函数 y 相应地由 f x 0 )变到 f x 0 x ),因此,相应函数增量为Δ y = f x 0 x -f x 0 )。

其几何意义如图2-11所示。

例2.28 y = f x )=2 x 2 -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自变量的增量Δ x 和函数的增量Δ y

(1)当 x 由1变到0.5时;(2)当 x x 变到 x x 时。

图2-11

(1)Δ x =0.5-1=-0.5

(2)Δ x =( x x ) -x x

2.函数连续性的定义

(1) 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的连续性

观察曲线 y = f x )在 x = x 0 处是连续(不间断)的(见图2-12),而曲线 y = g x )在 x = x 0 处是不连续(断开)的(见图2-13)。当自变量 x 的增量Δ x →0 + 时,函数 y = f x )的相应增量Δ y →0;而 y = g x )的相应增量Δ y 不是趋近于 0,于是我们用增量来定义函数的连续性。

图2-12

图2-13

定义 2.9 设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自变量 x 在点 x 0 处的增量Δ x 趋近于零时,函数 y = f x )相应的增量

也趋近于零,即

则称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连续 ,点 x 0 叫做 f x )的 连续点

例2.29 证明 y =sin x 在点 x 0 处连续。

因为函数 y =sin x 的定义域为(-∞,+∞),所以函数在 x 0 的邻域内有定义,则

因为Δ x →0时, 为无穷小, 有界,故

所以函数 y =sin x 在点 x 0 处连续。证毕。

请思考 :在定义2.9中,如果设 x = x 0 x ,又有什么样的结论?

如果设 x = x 0 x ,则Δ y = f x -f x 0 )。当Δ x →0,即 x x 0 时,有Δ y →0,即 f x -f x 0 )→0。也就是 =0,即 = f x 0 )。

因此,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处连续的定义又可如下表述。

定义2.10 设函数 y = f x )在 x 0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 x x 0 时,函数 f x )的极限存在,且极限值等于 f x )在点 x 0 处的函数值 f x 0 ),即

则称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连续

定义2.10指出了函数 y = f x )在点 x 0 处连续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 函数 f x )在点 x 0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存在;

,即上述极限值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f x 0 )。

如果上述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满足,那么函数 f x )在点 x 0 处就不连续,这时点 x 0 就是函数 f x )的 间断点

定义2.11 (间断点的分类) 设 x 0 为函数 f x )的一个间断点,如果当 x x 0 时,有:

存在,但不等于 f x )在 x 0 处的函数值 f x 0 ),则称 x 0 f x )的 可去间断点

不存在,而 存在,但不相等,则称 x 0 f x )的 跳跃间断点

=∞或左右极限至少有一个不存在,则称 x 0 f x )的 无穷间断点

我们又把①、②两种情况的间断点称为 第一类间断点 ;第③种情况的间断点称为 第二类间断点

例2.30 考察函数 在点 x =-1处的连续性。

函数 y = f x )的定义域为(-∞,+∞),因此

f (-1)=2,所以,有 =-2≠ f (-1),即 x =-1是 f x )的可去间断点。如图2-14所示。

例2.31 考察函数 x =1处的连续性。

函数 y = f x )的定义域为(-∞,+∞),因此

因为 ,所以 不存在,可知 x =1是间断点,且是 f x )的跳跃间断点。如图2-15所示。

图2-14

图2-15

例2.32 考察函数 在点 x =-1处的连续性。

因为 x =-1处没有定义,所以 x =-1是 f x )的一个间断点。又因为 =∞,所以点 x =-1为函数 f x )的无穷间断点,如图2-16所示。

图2-16

例2.33 f x )= 的间断点,并说明理由。

因为函数 x =1, x =2处没有定义,所以 x =1, x =2是函数 f x )的间断点。

x →1时:

极限存在,但不等于该点的函数值,所以点 x =1为 f x )的可去间断点。

x →2时:

所以点 x =2为 f x )的无穷间断点。

(2) 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的连续性

定义 2.12 如果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内每一点都连续,那么称函数 f x )在开区间( a b )内连续,区间( a b )称为 函数 f x 的连续区间

如果函数 f x )在( a b )内连续,且 ,则称 f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

连续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允许有折痕或突起。

2.4.2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1.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

如果函数 f x )和 g x )在点 x 0 处连续,则 f x )± g x ), f x g x ), g x 0 )≠0)在点 x 0 处连续,即

我们只证明 f x )± g x )在点 x 0 处连续,其余由读者自证。

因为函数 f x )和 g x )在点 x 0 处连续,所以有

F x )= f x )± g x ),则:

所以函数 F x )在点 x 0 处连续,即 f x )± g x )在点 x 0 处连续。证毕。

2.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定理2.6 设函数 u = φ x )在点 x 0 处连续, y = f u )在点 u 0 处连续,且 u 0 = φ x 0 ),则复合函数 y = f [ φ x )]在点 x 0 处连续。即

又可写为

式(2.11)表明,在满足定理条件的条件下,求复合函数的极限时,函数符号“ f ”与极限符号“lim”可以交换运算顺序,这一结论给我们求极限带来很大方便。

例2.34

。因为 ,且 是由 y =ln u 复合而成的, y =ln u u =e点连续,所以

上式结果可以写成当 x →0时,ln(1+ x )~ x (无穷小等价代换的一个公式)。

*例2.35

*例2.36 已知

根据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 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连续的

这样我们在求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某点的极限,只需求出初等函数在该点的函数值即可。

例2.37

y = ,这是一个初等函数,它的定义域是[-2,2],而点 x =0在该区域内,所以

关于分段函数的连续性,除了考察每段函数连续性外,还必须讨论分段点处的连续性。 例2.38 讨论函数 x =0处的连续性,并求函数的连续区间。 函数 f x )是一个分段函数, x =0是函数的分段点,那么函数是否在 x =0处连续就要看是否有

所以 =1。

a ≠1时, ,所以 x =0是函数 f x )的一个可去间断点。又因为分段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当 x <0时 f x )=e x x >0时 f x )=2 x +1都是初等函数,因此它们分别在 (-∞,0) 和 (0,+∞) 上连续,所以函数 f x ) 的连续区间是(-∞,0) ∪ (0,+∞)。

a =1时, = f (0)=1,所以函数 f x )在 x =0处连续,函数 f x )的连续区间为(-∞,+∞)。

2.4.3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最大值与最小值性质

设函数 y = f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如图 2-17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曲线 f x )在[ a b ]上至少存在一点 x 1 a x 1 b ),使得函数值 f x 1 )最大,即 f x 1 )> f x ), x ∈[ a b ];同样还至少存在一点 x 2 a x 2 b ),使得函数值 f x 2 )最小,即 f x 2 )< f x ), x ∈[ a b ]。

图2-17

定理2.7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函数 y =sin x 在[-π,π]上连续,当 x 1 =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1;当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

应当注意定理2.7中“闭区间”和“连续”是两个重要条件。如果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函数在该区间上就不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 y = x 在开区间(-1,1)内虽然连续,但它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在闭区间上[-1,1]上不连续,它没有最大值。

2.介值性质

定理2.8 若函数 f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且 f a )≠ f b ), u 是介于 f a )与 f b )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则至少存在一点 ξ ξ ∈( a b ),使得 f ξ )= u

从几何上看,如图2-18所示,闭区间[ a b ]上连续函数 y = f x )的图像从 A 连续画到 B 时,至少要与直线 y = u 相交一次。

图2-18

图2-19

特别地,如果 f a )与 f b )异号,那么在开区间( a b )至少存在一点 ξ ξ ∈( a b ),使得 f ξ )=0。

从几何上看,如图2-19所示,曲线 y = f x )的图像从 x 轴下侧的 A 点连续画到 x 轴上侧的 B 点时,至少要与 x 轴相交一次。这表明若方程 f x )=0,其左端的函数 f x )在闭区间[ a b ]端点处的两个函数值异号,则该方程在开区间( a b )内至少存在一个根。

定理2.9 (根的存在定理) 若函数 f x )在闭区间[ a b ]上连续,且 f a )与 f b )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 ξ ξ ∈( a b ),使得 f ξ )=0。

例2.39 证明方程 x 3 + x -1=0在区间(0,1)上有实根。

f x )= x 3 + x -1,因为 f x )在(-∞,+∞)上连续,所以 f x )在[0,1]上也连续。而 f (0)=-1<0, f (1)=1>0

根据定理2.9可知,至少有一点 ξ ξ ∈(0,1),使得 f ξ )=0。

即方程 x 3 + x -1=0在区间(0,1)上有实根。

2.4.4 经济管理中的函数连续性

尽管一些经济函数计数单位可能是“件”、“台”、“个”等离散点,而不是“千克”、“吨”、“米”等可以连续的取量,但在研究经济函数时,都视为连续函数,并作为连续函数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舍”、“入”给出合理的答案。

习题2.4

1.根据定义2.9,证明函数 f x )=3 x 2 -1在点 x =1处连续。

2.求下列函数的间断点,并说明间断点的类型。

3.下列函数在 x =0点是否连续?为什么?

4.求下列函数的极限。

5.设 ,试确定 k 的值,使 f x )在定义域内连续。 RsiSUl3viOTU1xoeMuQlXYg6swKIE9HtGwJ3YmmzYH/9vPf+OtPK9TBZkC83iL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