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制造型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加之组织网络、信息网络的形成,各企业之间同生共赢的趋势已经在所难免。为此,制造型企业在关注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的同时,开始将寻求利润的目光转移至供应链层面。其中,如何与供应链伙伴通力合作,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转变为依靠各方协同的、更加高效的库存管理模式,受到了制造型企业的重点关注。

在此背景下,众多制造型企业开始与零部件供应商展开合作,它们立足于供应链上游段,联合实施了VMI模式。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柔性、降低缺货率、削弱“牛鞭效应”、提升各方绩效,但零部件供应商物流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该库存模式高效实施的最大瓶颈。为解决此问题,制造型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将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与TPL集成。例如,DELL把VMI模式中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伯灵顿,国内的神龙汽车公司将 VMI 模式中的物流业务外包给捷富凯,上海通用选择与中远物流合作。在这些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应运而生。

与供应链上游段 VMI 模式中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型企业的二元关系(Dyad Relationship)相比,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所涉及的TPL、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型企业之间的三元关系(Triad Relationship)更为复杂。从总体上看,为保证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以下3个重要问题:

第一,在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下,TPL承担了供应商所产零部件的物流运作或库存决策工作。可以说,TPL提供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服务”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成本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TPL的评价与选择自然就成为高效实施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推动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与TPL集成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及流程,在集成过程中,TPL有时只需完成与供应商协议的物流作业,而有时TPL的核心工作则涉及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TPL所扮演的具体角色,制定出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与TPL的集成策略。除此之外,供应链上游段VMI模式与TPL的高效集成,还需要制造型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TPL之间的契约支持、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供应链物流集成者能力的支持和物流运作规范化的支持,这些问题均需要深入探讨。

第三,有必要根据各集成策略的特征,构建出与之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由于实施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而带来的利益在各参与者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各方共赢,由此为供应链上游段 VMI&TPL 模式能够可持续实施创造条件。

本书以上述三大关键问题为着眼点,选取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运筹学、博弈论、库存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理论推演等研究方法,制定出TPL评价与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各种集成策略的内部机理,并构建出与不同集成策略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最后辅以案例研究,旨在构建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理论框架,完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理论积累,为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落地与实施提供实践指导。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批准号:7142010702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15BGL010)、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对本书提供的资助。本书是桂林理工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徐蔷薇编辑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邹勇老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熊炜、董欢欢、冯中伟、霍玉龙、董迎、谢冬美、卢高达、胡葛君参与了本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以便在后续研究中改进和完善。

李雷,杨怀珍
2017年10月 RM9fZhDtSdOB0nvEhV+4gw0p0JnIMXae1Yz5zdJBnQTUspoJThTr3KYmWHbnpa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