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成规范化的工作习惯

高效的工作有赖于秩序和规范的建立,后者能够体现强迫和监督的功能,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约束感和自律感,这对工作实施进度是一种有效的监控。在这种感觉下,人们不仅能够有条不紊且出色地完成任务,还会节省很多时间。

在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的工作习惯中,有一点深为众人敬佩,那就是他作息时间的规律性。无论几点睡觉,他一定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然后,他会听新闻、打高尔夫;接下来,他来到公司。每天早晨,李嘉诚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他会根据题目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出来。通常,这些经济行业类的报道,都会成为启发他思考的渠道。

他喜欢分析各种报道,然后与自己的公司状况相联系,找出公司可能存在的弱点,开会讨论改变。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喜欢通过无休止的会议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人。例如,在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会议上,他听取每个汇报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5分钟,而更多的时候,他喜欢自己阅读、分析、判断。

一般情况下,李嘉诚每天会在下午6点准时下班。回到家之后,除了打些越洋电话,他还有一项例行功课:晚间阅读。

可以说,在时间上,李嘉诚有着自己的安排,并一直坚持着,他从来不会让自己在时间上有所怠慢。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李嘉诚的行动正是如此。而在华为,这种秩序化工作法则也是华为人矢志推行的一种工作法则。

通常情况下,华为员工会找出自己最高效的、最忙碌的工作时间段,并向他人声明:在这个时间段,请勿打扰!如果有自己的秘书,可以由秘书告知来访者:“在这个时间段里,(除了××)不接见任何人。”

比如科研人员,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已经极为安静,但是一些着力攻坚的科研人员还是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门上悬挂一个标志牌,表明其正在工作中,请他人不要打扰。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也在告诉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必须专心于计划工作以内的事务,不接受任何打扰。这样一来,华为人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秩序,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很多人养成了秩序化工作的习惯,可是在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偏离正轨。他们习惯于改变最初设定的工作标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办事。或许,有时候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让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华为对员工的要求是:一旦开始操作,就必须按照工作标准流程进行,并对各个关键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工作任务按照计划进度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效率。

2001年以前,大部分华为人都是凭个人感觉去完成任务的,从未想过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固化为流程,让作业更有效率。2001年后,任正非开始重点进行流程建设,华为的新员工培训中也开始加入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华为新员工培训的第三节课上会进行两天的扎线培训。

华为有一套严格的关于扎线的流程,新员工必须按照流程,将电源线、告警线和半波线等分别插上,再按照先后顺序整齐地绑扎,彩色线应当绑扎在外面,而且不能交叉。有的新员工扎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扎好,而有的员工则在一个小时内便完成了任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时间差呢?原因在于前者没有掌握正确的作业流程,而后者则按照流程作业,把握好了各个关键环节,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少一些遐想,多一些详细的操作方法、执行规范及操作方案,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执行水平和工作效率。

即便我们每天都要应对相同的工作,也应该规范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流程,这样必然能够大幅提升业绩和作业效率。 LQTNwVsIiy48Zn9A+dMLxaN4/btQx9+lzaaDbobef2GlRjksZi8RmL6t6YM6Hf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