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在大学学习《伤寒论》时,就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刻苦学习之,并背诵条文。毕业后,在临床中也经常用《伤寒论》方剂解决患者病痛。于1983年,我考入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伤寒专业,在导师张斌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研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我留在了伤寒教研室任教。1991年,我又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成为伤寒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刘渡舟教授的指导下,对《伤寒论》气化学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不断学习研究中,我接触了一些《伤寒论》的不同版本,对其条文进行反复对照分析后发现,现在通行的《伤寒论》条文顺序是混乱的,正如明代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所指出的:条文为错简。虽然这种错简的观点在中医学界一直都有争论,但我通过对条文在用语文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张仲景在写《伤寒论》时应该是有严密的条文顺序编排的,条文间是能够相互衔接的。但如果我们去读现在通行本的《伤寒论》就会发现有些条文的顺序有很多问题,导致我们不能顺畅的通读下来。因此,我才萌生了将《伤寒论》重新排序的念头。

这个念头最早出现是在1992年,刘渡舟老师送给我一本他主编的《伤寒论校注》(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从那时起,我就用《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开始了《伤寒论》重新排序的工作。后来我回到呼和浩特,见到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斌教授,说起我正在做的事情,张老师说:“等编好了以后让我看看。”但重订错简的难度太大了,直到1997年张老师去世,也没能看到学生的成果。

从1992年开始至1994年的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我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去订正错简。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我投入到订正错简的精力就更多了,有时一天四五个小时。最初的十几年是在纸上抄改,写了改,改了写,纸张废了一堆又一堆,不停地重复着这项看不到希望的工作。2004年用计算机后,工作相对变得简单了,但仍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才在2007年终于完成阶段性的工作。

2007年,我编著了《再传〈伤寒论〉》一书。全书共分三部分,其中《伤寒论》重排是第一部分,名为《顺编翻刻宋板〈伤寒论〉全文》。这本《再传〈伤寒论〉》获得2007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并于2008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我当时曾认为:《再传〈伤寒论〉》中对宋板《伤寒论》十卷本进行的条文顺序编排已经非常非常好了,无可再编了。但后来,我经过更仔细的研究,逐渐发现还有很多排序上的不妥之处。于是,在2007年编排基础上,我又开始了反复修改,这一改,又是10年。

从1992年算起,重订《伤寒论》错简的工作,我一共用了25年,才有了现今这个相对完善的重排本。这是一件前人没有进行过的极其艰巨但又极为有意义的工作,所以,为之付出再多也是非常值得的。

下面我对条文进行排序的依据简单说一下:

1.按照条文之间的结构逻辑进行重排 细分析《伤寒论》条文,在每条之间是有很强的逻辑的,而且这种逻辑是很严谨的。然而,宋本《伤寒论》在排序中却忽视了这种严谨结构。

熟悉《伤寒论》的读者都知道,六经病的第一条都是讲的本经的提纲证,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的第一条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的第一条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的第一条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的第一条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的第一条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而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提纲证却是第二条。

仅从这点就可以判断原条文顺序是有误的。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重排,将得到如下顺序(以下仅以《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七》条文前十五条的排序举例说明):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180)[原180]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1)[原182]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182)[原183]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183)[原184]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4)[原186]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85)[原179]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6)[原181]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87)[原190]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8)[原189]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89)[原191]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0)[原193]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191)[原187]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92)[原188]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93)[原185]

通过上面的重新排序,可以发现“阳明病”条文的变化是逐渐的、贯通的。如:

第一条(180),提出提纲证“胃家实”,这讲的是阳明病“内证”。

第二条(181),则讲阳明病的“外证”表现。

第三条(182),进一步论述“外证”第一日反常的特殊表现。

第四条(183),论述恶寒自罢的原因,及说明阳明病一般都是第二日恶寒自止。

第五条(184),承接第四条,论阳明病至第三日里热蓄积转盛而脉大。

其中,第三至第五条,说明伤寒一日、二日、三日,阳明病的脉证表现是逐渐变化的。

第六条(185)与第七条(186)是论阳明病的成因。其中第六条论述阳明病有从太阳病转变而来的,也有从少阳病转变而来的,也有一开始发病就为阳明病的。

第七条则承接第六条,具体论述由太阳病转归为阳明病的情况。

第八条(187)、九条(188)、十条(189)是论述阳明病有中风、中寒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脉证表现。第十一条(190)讲“欲解时”。因在六经病中,都是论述了“中风”“伤寒”(中寒)的不同脉证表现后,才论述各经的“欲解时”。

第十二条(191),是论述病在太阳,但病情关联到了太阴(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转归为阳明病的情况。

第十三条(192),为病在太阳,又有阳明里热,但阳明里热尚不是非常严重,“其人濈然微汗出”,因为病证关联到了阳明,所以为“伤寒转系阳明”。

第十四条(193),由于发汗而汗出不彻,病由太阳而完全转为阳明病,所以为“转属阳明”。

“系在太阴”“转系阳明”“转属阳明”,是有很微妙的差别的。不仅如此,第十三条中的“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与第十四条“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在文字上是有承接关系的,并且“濈然微汗出”与“反汗出濈濈然”表达的汗出量是不同的。

还剩下一条原文[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排在了后面,不在前十四条之内,也没有排到第十五条。

通过这种排序,可以将张仲景的学术思路厘清,对其学术观点能更好地把握,学习者可以更系统地进行学习。

2.根据六经气化理论重新调整排序 《伤寒论》中某些病证在通过用药等方法干预后,气化方向会因不同体质有不同的转归,然后再根据转归方向采用相应的药物或其他方法让机体气化趋于正常。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看《伤寒论》,就会发现有些条文顺序是被拆散的,如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关于服用桂枝汤后的一些变化: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5)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28)

这三条原来的顺序并不衔接,但这三条开头均有“服桂枝汤”,如参照上面的原则,重新排序时是要将这三条顺接排列的。

还有,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关于“寒”“热”的描述: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这三条的顺序如按照气化理论来说是混乱的。这是因为第11条表里寒热之辨,论述的是少阴与太阳的关系,以少阴为本,太阳为标。因皮肤在表为太阳所统,骨髓在里为少阴所主。而第7条也是这种气化理论的延续,所以要放在太阳病欲解时之前。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重新排序,将得到以下的顺序: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5)[原11]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6)[原7]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7)[原9]

在论述了太阳病欲解时之后,与时间有关的对邪气传经与正气传经的三条原文就顺序连接上了。即: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8)[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9)[原5]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原8]

以上只简单论述了重新排序的思路,其中涉及的理论根据其实牵涉许多方面,这里不再详细论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后面将要出版的图书。

此次重新排序,原文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影印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板〈伤寒论〉全文》十卷本(即赵开美《仲景全书》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为底本,并参考刘渡舟老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用底本为北京图书馆赵开美《仲景全书》的缩微胶卷,馆藏原书于抗战前转移至台湾)进行整理。原文为繁体竖排,此次对条文重新排序,改为简体横排,并未对文字进行修改与校注。关于异体字、通假字等参考《伤寒论校注》一书的原则进行处理,关于“藏”“府”“胎”均保留原字,未进行更改。

以下对排序中的一些问题简单说明。

1.调整《辨脉法》《平脉法》的顺序。原宋本《伤寒论》是《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但通过研究发现应为《平脉法》第一、《辨脉法》第二。因《平脉法》是讲诊脉的原理、注意事项、各种不同的脉象鉴别等,《辨脉法》是通过不同的脉象来辨别不同的病证。从逻辑上来讲,此等排序更为恰当。

2.除《平脉法》《辨脉法》中有些条文所在篇位置有误,需要进行调整外,其余二十篇中的条文仅在本篇中进行调整,不随意移至他篇。即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的条文,在重排本中必须编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3.遵守宋本《伤寒论》方证同条的原则,不随意移动方剂到其他条文处,即《伤寒论》第五至第二十二篇,都必须遵守有方剂的条文在前,没方剂的条文在后的原则。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条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其下有方剂:“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根据原则,这一条必须编排在前面。而其他没有桂枝汤方剂的条文,如“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等,都应编排在后面。

4.原书中载有方剂的条文后列有方一、方二、方三等序号,并有某方剂几味的记录,因这些是仲景之后的人所加入,故在重排本中均予删除。

5.重排本中每一条文后都编有序号,用(××)表示,同时将原宋本序号标出,用[原××]表示,作为对照,便于读者相互校对查阅。

最后我要讲一下为什么要重排《伤寒论》。

《伤寒论》为学习中医学的重要典籍,但由于流传下来的条文顺序混乱,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由于条文之间的联系性被割裂了,每条条文就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病证、方剂,很多人学习《伤寒论》只是学习了一些彼此孤立的方证。再者,现今大多数人所采用的都是八纲辨证的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揭示的,仅仅是这种单纯的八纲辨证方法吗?我认为不是!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系统性著作,不是唯外因论的著作,全书更侧重在对人体内因,即六经的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过风、寒外邪的入侵,讲述六经的正气如何去抵抗外邪、人体六经正气的强与弱、治疗是否得力等等,由此而产生了非常复杂多变的病证。六经是一个整体,各经正气既有所分别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协调、统一。看待病证,既有邪气,更有正气;既有动态,又有侧重于局部的相对而言的静态。

所以,《伤寒论》讲的不是单纯的方与证归类问题。正如张仲景在自序中所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张仲景又说:“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论》这部著作,是需要去研究与深思的,割裂了条文之间的联系性,仲景的思维、理念就被肢解了、破坏了。

因此,《伤寒论》重排本的意义,在于使读者能够跟随仲景的思路,去动态地学习疾病的表里深浅的变化,重视人体正气在发病时的强弱盛衰,邪正相争时的进退出入动态变化过程,加强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思过半矣”。这样,就可避免大多数人用单纯的症候群归类、方证相对等观点简单化看待仲景学术思想的弊端。

另外,经过重新排序,可知《伤寒论》十卷除了《伤寒例》中有关热病方面的条文外,全部都是张仲景所写。这一发现,可打消人们在“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诸可”与“不可”等方面的千古疑虑。而《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等,在错简情况下,不仅不便于学习,也不便于讲授,而有了重排本,这一切困难都不存在了,可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与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

韩世明
2018年2月 SnI4YP2ap+bjLjNBddvgCRfncOsM38nV92Ubq2PEQdKUCHVkP8CW87BGdwkuts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