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三)花朵与命运

人如何在逆境中自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就在前不久,一位爱写诗的朋友在微信上向我感慨,这些年中国在经济上虽然不贫穷了,但是文化上还没有做到“百花齐放”。若是从前,我也许会说,你说得对,然而于事无补。而现在,我给这位朋友的回答是,还是先把你自己这朵花开了吧,不要为其他九十九朵花而忧虑。

诗人辛波斯卡说,一个人可以爬上山丘,屏住呼吸,却无法像玫瑰一样生出枝叶,长成树丛,因为“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同样,每个人都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绽放人生。

我这样劝诫,并非没有公心,不顾其他花朵的死活或无视环境的弊病,而是强调先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其一,虽然大家同处一个时代,但是各有花期,或早或晚,着急无济于事。其二,人终有一死,逆境再漫长长不过你我一生,不要因为诅咒风雨而忘却兼程。

生而为人,我们只能在自己尚能控制的时空里生活,并由此改变个体乃至时代的命运。如明代思想家吕坤所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

想起前不久中国农村的“三权分置”改革。简单说,现在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归属于农民,但是农民有承包权,而如果农民不想种了,他可以将土地的经营权转包给其他人并由此获得租金。很多人觉得这场改革意义重大,然而在我眼里却波澜不惊,因为早在中央下达正式文件之前,这种三权分置的现象在我农村老家已经实行好多年了。农民进城打工,又不想让农田荒废,他们就把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种。为此,当地形成了一些家庭农场,有的水泥晒谷场建得比足球场还大。

玫瑰引导人民。这些被贴上“落后”、“愚昧”等标签的农民,像当年的小岗村按血手印搞家庭联产承包的几位先驱一样,再次走在中国改革的前面。而顺应民意的改革,也不需要掌权者如何费力劳神,他们只需对老百姓的生活与政治意愿进行确认就可以了。 wT56Ie/V50y1pu13nM5G5nNUs8Ba/GLzb49KzENN+sIkbUexYRX+SJEsTEFiSn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