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牺牲

同样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位博闻强记的同学,我们经常互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今,他在家里养了只一米多长的蜥蜴,还经常牵着它在小区里散步。可惜我们已很少见面。

而当年我们曾经认真讨论且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

如果让你牺牲,全人类就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你愿不愿意去死?

记得当时我们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愿意!”

这是一个很具八十年代理想主义风格的回答。如果人类真有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真理性解决方案,一个人的牺牲可以让其他所有人从此幸福无比,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回答——前提是并不兑现,也不思考“为什么偏偏是我?”

时至今日,我依旧有着并不稀薄的家国情怀,并热切地爱着这个世界。但我必须承认,当我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可能还是“愿意”但已不再响亮。这不是因为我较年轻时少了牺牲精神,或者信奉了杨朱,而是因为我畏惧这背后的逻辑——需要一个人去死才能换来的美好世界,一定不是美好世界。

而当年之我又为什么会不加思索地给出那个肯定的答案?在我那么年轻却轻言可以舍弃生命时,是不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一生是不值得过的,以至于急于将它抛弃?是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死本能在我的身上起了决定性作用,由此产生了牺牲的激情?或者只是因为空虚和无聊,愿意以自己的死为荒谬的人生找寻意义?又抑或逃避选择:无论是将自己交给死神还是生神,结果都是一样——我不选择了,神为我决定一切。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有一句话感人至深:“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个被救者是不是也应该包括救人者自身?有没有一种完整的慈悲,既救起世界又救起自己?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个体才是自己利益的决定者和最忠实的捍卫者,那么最可行的济世方案是不是人人自救,即救全世界?

我想说的是,完整的慈悲是既要慈悲地观照众生,也要慈悲地观照自己。唯有如此,才可能做到众生平等、无分别心。慈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合理的欲望给予人的尊重。 Ri5R2WDsJZNU0uQEBrc38fciYPnjLWF01EyPgZFLw4ZyTLTFefvjpnjzFb4nT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