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名言另一半

元稹进入中枢之后,或有意或无意地与李绅和李德裕走得越来越近,元稹并没有意识到,他正一步一步走进党争的深渊,直到无法自拔。

同元稹相比,李绅和李德裕在后世的知名度要低一些,实际上两人也是当朝知名的诗人。李绅更是知名的悯农诗人,知道其诗篇的人很多,知道其人的人却有点少。

李绅最知名的诗篇是什么呢?妇孺皆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没错,这正是李绅的诗,也正因为《悯农》诗,李绅被称为悯农诗人。

上一首是妇孺皆知的诗,其实还有一首,也经常被人引用。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很多人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想强调播种希望,收获满满,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诗的后一半。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由此可见,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前一半不知后一半有多可怕。

延伸一下吧,与大家分享几个名言的后一半。

1.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是“游必有方”,意思是若要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根本不是“父母在不能远游”的意思。

2.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后面还有一句:“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硁(kē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养生主》,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励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但在这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什么没完没了的知识,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现在人们普遍理解成:作为儿女,要为家族续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其实这完全错了。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种之说,但孟子说过有五不孝),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一是舜离家在外,二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古有以帝王为父母一说,三是舜的父亲对他很暴力,即使这样他还是很孝顺。所以君子们都认为,“犹告也”)。和生孩子续香火没一毛钱关系。

总结陈词,丁克们不要有丝毫压力,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5.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7.《周易·乾卦》:“群龙无首,吉。”

8.人是生而自由的。

下一句是:“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再下一句是:“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9.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阳平),这里的“为”是动词。

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提升自身,弥补不足),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

10.三思而后行。

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的意思是,想两遍就赶紧去做,想来想去地还不行动你磨磨唧唧等啥呢!

11.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12.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13.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14.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5.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当他醒来全世界都会震惊,那就永远别让他醒来。——拿破仑

看完名言的另一半,是否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看问题还是得全面一些。 ynOgSjytEx61x7DxQZBt7gudSdGY+rSmBDebrcqs5xwBB4ugxysVQTSttEigeFp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