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 春秋战国的纷争

分封制最大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不能直接管理各地的诸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随意征税、选拔官员、指挥军队,权力非常大。

在周朝刚刚开始分封的时候,周王室当然把最大、最好的领地留给自己直辖,所以一开始周王室的实力在诸侯国之中最强。再加上那时候王室和诸侯之间的亲情尚在,又有“周礼”的帮助,所以那时的诸侯都愿意听从周王室的调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亲情渐渐淡漠,礼仪逐渐沦为形式。更关键的是,国家实力这种事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周王室不可能永远保持强大,等到它变得弱小的时候,其他诸侯国就未必要听他的话了。

周王室变得衰弱的标志,是周幽王兵败被杀,西周结束。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冠之以“东”“西”的朝代名。如东周、西周、东汉、西汉、东晋、西晋。还有一些冠以“南”“北”的朝代,如北宋、南宋。

这里的“东”“西”“南”“北”,指的都是首都的位置。

西周的首都在今天的长安附近,靠西面。东周的首都在今天的洛阳附近,相对在东面。所以一个称为“西周”,一个称为“东周”。

好好的,周朝为什么要换首都呢?

在中国古代史上,外族入侵常年困扰着中原政权。这里的“外族”,主要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上一章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社会形态。中原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本质上在于两者的生产方式不同。

中原文明属于农耕文化,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种田。北方民族属于游牧文化,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畜牧。

农耕文化的优势是生产力高,单位土地生产的粮食多,人口密度大,数量多。因为生产力高,所以精神文明也发达,对于礼仪、政治、文艺、宗教这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多。

游牧文化的优势主要在于军事。因为整日畜牧,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斗力远高于农耕民族。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经常发生冲突。

前面说过,定居对于农业生产的一大好处是食物出产稳定。农耕民族在丰年的时候可以储存粮食,到了灾年,就算没有收成也不会挨饿。但是游牧民族因为要经常迁移,不可能有规模庞大的仓库,主要的粮食储备都是活生生的家畜——这样才好携带。但遇到灾年的时候,家畜大批冻饿而死,游牧民族便要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这时候除了去抢劫富庶的农耕民族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北方出现大面积自然灾害的时候,常常会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侵。

在这些战争中,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互有优势。农耕民族的优势是钱多,人多,军队数量多,后勤补给源源不断。

游牧民族的优势除了骑兵战斗力强外,还因为居无定所,可以经常采用“一击即撤”的战术,寻找中原王朝的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一番劫掠之后立刻撤退。

中原王朝虽然人多钱多,但是边防线也长啊。游牧民族专找防守薄弱的地方进攻,中原王朝要想防守,必须在漫长的防线上,每隔不远的距离就安排一支能和整支游牧兵团对抗的庞大军力。换句话说,为了能达到攻守平衡,中原王朝要比游牧民族多付出几十倍、几百倍的军事成本。古代生产力低下,供养规模庞大的军队是个极为沉重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会去建造夸张的长城的愿因——长城花钱再多,也比常年维系一支庞大的边防部队划算。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军事上互有优势,两者在长城一线形成了动态的平衡。在整个中国的古代史里,双方争斗不断,互有胜负。在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如汉朝和明朝,中原的远征军可以深入大漠,把游牧民族赶到遥远的地方。在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如元朝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将中原王朝取而代之。

周幽王时期,正好是游牧民族强大、农耕民族弱小的时候。于是西北方的游牧民族进兵劫掠,把周朝首都长安抢了,把周幽王杀了。最后,是周朝的其他诸侯国带兵打败了游牧民族,让周王室复国。由于原先的首都已经被劫掠一空,没法再住了,只能换一个首都敌人是从西北来的,东边比较安全。于是新王朝的首都定在了更东边的洛阳,这就是东周。

虽然最早周王室的国力在诸侯国中最强大,但是经过周幽王这场战争后,周王室整个都被灭掉了,新周王是在诸侯的帮助下才登基的。这种情况下,新的周王室还能谈得上什么实力呢?帮助他的诸侯没把他当作傀儡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从这时开始,中国变成了“周王室说话不管用,诸侯国自行其是”的新时代。历史上称为“东周”或者“春秋战国”。

“春秋”和“战国”是两个时期,春秋在前,战国在后。春秋和战国加在一起,就是东周。

我们先说春秋。

春秋的时候,天下的诸侯国有一百个左右。那时中国的面积要远比今天小,主要围绕着黄河流域。北边一出河北省,西边一出陕西省,南边一过长江,就都不是周王朝的范围了。在这么一小块地区里,存在一百多个诸侯国,可想而知诸侯国的平均面积有多小。有很多小诸侯国不过是一个村镇大小,人口不过一千,还不如现在一所中学的规模大。

因为诸侯国面积小,所以在春秋时期,即便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也不敢公开反对周王室。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口号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前两者我们都明白,是积攒实力的意思。那为什么要“缓称王”呢?这是因为当时群雄并起,起兵造反的势力有很多。假如你公开称王,也就意味着你向天下宣布:你有征服天下、打败所有敌人的野心。既然你都这么叫嚣了,那其他势力不就会一起来打你了吗?

所以在实力不够强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夹起尾巴做人,说话要低调。

春秋时代的诸侯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读春秋的历史,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诸侯的首领都称为什么什么“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等。“公”是周王室分封的爵位。当时的爵位称号有这么几个:公、侯伯、子、男。诸侯都称“公”就意味着,那时的诸侯在名义上都承认自己是周王室的臣子。

在春秋时代,唯一例外的是楚国,楚国是称王的。这是因为楚国位于长江以南,在当时被认为是化外之地。在楚国强大之前,中原各国根本不承认楚国是文明国家,办什么事都把人家排斥在外。再加上楚国的位置也偏,不像中原诸侯那样四面都是邻国,不用担心被诸侯围攻。所以楚国君主一看,你周王室不把我当回事,那我也不把你当回事,他就早早地称王了,意思是地位能和周王室并列。前面说的“问鼎中原”的事,就是楚王干出来的。

先不说楚王,且说中原这些诸侯,在春秋时代没人敢跳出来和天下诸侯为敌,也就没人敢公开称王。

齐桓公称霸打出的口号是“尊王攘(rǎng)夷”。“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攘夷”,就是对抗外族入侵。为什么要打出这个口号呢?

前面说过,游牧民族的不断入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主题。当初诸侯接受了周王分封的领地后,有一大义务是保卫王室不受外族的入侵。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等于宣称自己是“模范诸侯”,是诸侯的榜样。

齐桓公称霸,还要召集诸侯会盟,周王室也要派使者参加。这表明春秋时代的霸主,有点类似于盟主。

打个比方说,周王室就好像是个老父亲,诸侯国是众兄弟。到了春秋时代,老父亲体弱多病,管不了家族里的事了。这时候如果家族里某个兄弟觉得自己够强大,那就在酒楼里摆个宴席,给所有的兄弟发请帖。在这个宴席上,如果大家没有异议,那么这个兄弟就可以成为整个家族的大哥,负责管理家族事务。这个宴席就是“诸侯会盟”。周王室的使者也会到场,在形式上承认这位诸侯大哥的地位,算是在名义上把这件事儿给办妥了。

光听“春秋五霸”的这个“霸”字,听着好像很有气势,像霸王一样,其实在古汉语里,“霸”字通“伯”字。古人称呼兄弟四人,分别为“伯、仲、叔、季”,“伯”是“长兄”的意思。比如我们现在还习惯称“大伯”“伯伯”,“大伯”就是父亲的长兄。成语“伯仲之间”和“不分伯仲”都是“相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春秋五霸”的“霸”,其实不是“街头霸王”,而是“大哥”的意思。

周王室的主要职责是调停诸侯之间的矛盾、组织各诸侯的力量对抗外族入侵。作为家族大哥,齐桓公也是这么干的。他称霸以后,不光为齐国牟利,还这边负责调停诸侯之间的矛盾,那边组织联军和外族战斗,忙个不停。他也只有如此尽责,诸侯才甘愿听从他的调遣。

到了战国时代,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春秋时期,大的国家不断兼并小的国家,到了战国时代,一百多个诸侯国已经兼并为二十多个,其中有七个国家最为强大,称为“战国七雄”。国力的增强增加了诸侯的野心进入战国时代不久,诸侯们开始称王。这意味着诸侯们已经公开表示不服从周王室,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了。

此后兼并继续,最终秦国消灭了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统一了天下,中国进入了秦朝时期。

春秋战国的主题是战争,天下格局的变化主要由战争导致。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决定天下大势的是那些驰骋在战场上的武将和谋士。

这个想法是错的。

对于战争,容易引起我们兴趣的是战争中的各种计谋。因为战争这件事是人类破坏级别最高的行为,除了物理规则外,它不用遵守任何规则,任何手段都可以尝试。所以战争中人类使用过的计谋千奇百怪,花样迭出。有很多平时异想天开的想法,人们都在战争中尝试过。

战争又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每个参与者都押上了身家性命,因此人类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能力都投入到战争中,使得战争成为人类高智商的演练场。

总而言之,战争中的计谋非常有意思。好比看《三国演义》,奇计百出的诸葛亮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看诸葛亮如何一次次以少胜多,逆转战场胜负。

但是计谋其实不重要。

决定战争胜负的,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军师的计谋、主帅的能力、武将的英勇,而是国力。

个人的谋略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比如一个超级厉害的军师,可以靠一个计谋用几百人打败几千个敌人,取得一次辉煌的胜利。但是,计谋并非战争常态,第一次成功之后,第二次使用未必还会成功。国力强大的一方就算局部吃亏,还可以靠源源不断的补给淹没对手。你用计谋多消灭我几百人,我就多补充几千人、几万人,只要大战略上不出问题,胜利的一定是国力强的一方。

有没有靠一场计谋、一个谋士决定胜负的战争呢?有,但是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太少了。正因为这些战例数量少、戏剧性强,所以它们才会被当成传奇,被人们翻来覆去地提起。所以我们刚接触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书里的大部分战争都是靠计谋以少胜多、扭转乾坤的神奇战例。这其实是书本刻意选择造成的错觉。

关于这一点,最简单的例子还是三国。诸葛亮那么厉害,几乎跟谁打仗都能赢,那蜀汉为什么最后还是灭亡了?答案很简单,因为蜀汉的人口少、耕地少、财富少,和曹魏的国力根本不能相比,所以无论多么厉害的人带兵,最终的失败都是必然的。

再说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这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讲的是勾践如何战胜逆境,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的事。

但是,只要“卧薪尝胆”就一定能成功吗?

“只要吃苦就能成功”,这是显而易见的谎言——假如真是如此,那整日劳作的农民、工人,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应该是全社会最高的。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古往今来,意志坚定、自找苦吃但是没混出来的人多了去了。勾践能打败夫差,不仅在于他能忍,还在于这么一句话——

当年夫差决定把勾践放回国,夫差手下有个大臣表示万万不可,他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他的意思是,勾践回到越国,如果用十年时间积攒实力,十年时间训练军民,那二十年后就会把吴国消灭了。

果然,勾践回国九年后,越国变得非常强大,把吴国打败了。

勾践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上。假如勾践回国后没有发展经济而是急于决战,假如越国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供勾践发展,假如夫差没有给勾践那么多时间,放了他两年后又把他给灭了,勾践都不可能复仇成功,他的隐忍也就都白费了。

真正让勾践复仇的,是越国强大的国力。

秦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更是如此。

赵括是长平之战赵国一方的指挥官。关于长平之战,我们一开始最容易关注的是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好像长平之战打败了,全是由于赵括是个蠢货。其实,赵括本人并非毫无经验的指挥官,赵括那个时代,也根本没有纸。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虽然犯了指挥的错误,但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力不够强盛。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的生死决战。战争一共持续了三年,打到最后,两个国家都拼出了全部的家底。赵国倾全国之力,派出了所有能动用的军队,秦国则在情急之下把一个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拉上前线。最后,是赵国国力支撑不上了,才输掉了整场战争。

秦国的胜利不是偶然。秦国不是单单打败了赵国,而是打败了全天下的诸侯。偶然不会让秦国一而再再而三地获胜,是因为秦国的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国,才让它最终统一了天下。

秦国能提高国力的秘诀,我们在下一章介绍。 vqjfxR+CwBUCIvaNHY2l7iti7YUDgZCvqIJOW4SaxHROdSrMA1Clq+KNBXgCzN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