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紧跟节气,人才不会过气

徐文兵: 在讲“四气调神大论”的同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汉语的一些基本词汇。因为现在我们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只认字不识字的。像孔乙己,他是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是我的偶像,他居然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还知道“偷”和“窃”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是只认字不识字的。

古人发现,天地每五天就有一个明显的小变化。所谓明显,就是说你能看出一些端倪来。比方说花会次第开放,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梅花开了,接着水仙花开了,古人把每五天就会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叫什么?

每五天就会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叫“一候”。

梁冬: 一候!

徐文兵: 但很多人不知道一候。在中国古代,一般是五天一个轮回,从初一到十五, 五天五天地走。古代的中医开方子,比如说有人今天来找我看病,如果是急性病,我必须是 “半日许令三服尽”,把人家的烧赶紧给退了,不能说你过三天再来。

如果中医碰到一些慢性病,需要调养的,他一般给你开几服药呢?

梁冬: 我觉得应该是五服。

徐文兵: 对!五服药。为什么?因为当你接受我的治疗后,我的气,我所做的一切,包括扎针、点穴、按摩、艾灸、针刺等对你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在五天后才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所以中医一般开五服药让你回去吃,五天后回来复诊,这叫一候。

为什么中医开药一般开五服?

梁冬: “气候”这个词不是随便来的。

徐文兵: 一年下来有多少候呢?

一年有七十二候。

梁冬: 五天为一候,三百六十五除以五, 一年下来有七十三候。

徐文兵: 古人往往算得简略一些,一般计七十二候。

梁冬: 所以叫七十二变嘛。

花从来都如期而至,可人有时都不如花守信。

徐文兵: 七十二变,一百零八将,它都有讲究。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花在春天次第开放的顺序,就北京来讲,最早开的,大概是三月中下旬的玉兰(辛夷花,木笔花),然后,杏花、桃花、梨花接着开放。人们把这个叫花信,信仰的信,该来的时候,它如期而至,这叫“信”。你看,人有时都不如花守信呢。

二十四节气,标准的叫法是二十四气。

徐文兵: 古人把一年计为了七十二候,然后又把三候,也就是十五天的一个变化叫“一气”。我们经常说气候、气候,实际上“气”和“候”是两个意思,“候”是指五天的变化,“气”是指十五天的变化,而二十四节气,其实多了一个字,标准的叫法应该是二十四气。

每十五天的一个变化叫“一气”,“候”是指五天的变化。

梁冬: 节又不是二十四个。

每四十五天叫一节。

徐文兵: 节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的,三气即四十五天,叫一节,它也是一个时间单位。

平时,我们说这个人过气了,什么意思?不是说他咽气了,而是错过了“花开”或是“播种”的季节,误了“农时”。《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不就是算日子算得误了耕种良机,过了气,结果一年没收成嘛。

说一个人过气是指错过了“花开”或是“播种”的季节,误了“农时”。

你看,古代农耕社会的人是最贴近自然的,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清清楚楚,而过了这个时机,你就是再辛苦,出再多的力,流再多的汗,施再多的肥,也没用了。这个时间、节奏和脚步,古人把握得非常精准。

错过了时机,再辛苦也没用。

梁冬: 遗憾的是现在热的时候,我们有空调;冷的时候,有暖气;想吃新鲜菜的时候,有温室的蔬菜。我们当时是舒服了,但我们整个身体和大自然的节奏以及气候规律其实已经乱了。

徐文兵: 乱的表现先是气乱,节奏乱,然后是心情乱,就产生很奇怪的情绪和想法,最后就是始乱终弃,把自己了断。

梁冬: 这个终弃也可能是我们被大自然所抛弃。 IacZFsuPdnBrMP00Q+g0ijR5OHvezHCqL/PagDWEiLCSijk3vQBjbtitzD7zv0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