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提出的方法

我现在为什么提到孔子一生的修养呢?他死后,继承他心法的弟子是曾参,曾子作了一篇文章叫《大学》,我前些年出了一本《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现在好像很多人提倡读古书,今天有家长带来一本书,叫什么《私塾手册》,里面收录我讲的话,但我根本没有讲过,这是不对的。而且现代人为什么要提出私塾两个字啊?这很奇怪。要知道我们推翻清朝到现在只有九十几年,还差两年到一百年。这是把历史分一个阶段,因为民国元年以前都是帝王政治。

推翻清朝以后,民国元年开始,我们学西方文化的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成立了教育部,把所有的教育由国家包办,推行普及教育。所以学校是国家办的,如果私人家庭办学,就叫私塾,政府会干涉你。过去没有私塾,私人办学叫蒙馆,私塾是学西方文化体制改制来的通行名称。中国过去几千年的教育,政府没有出过一毛钱,都是老百姓自己家里开蒙馆教出来的,不用登记申请,因为政府不干涉,而社会公认、许可。现在为什么写一本书叫做《私塾手册》?为什么要跟时代来对立?妨碍自己干吗呢?这个不通嘛,从书名就不通,还乱出书,会害死人的。而且还说引用了我讲的话,我没有讲过私塾了不起的话啊!我虽不同意现代教育的体制,但现在我也在搞教育,可是我有遵守时代法令、登记备案的啊!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这个政权怎么样,将来交给历史去评论就好,我们做当代的人,就要遵守当代政府的法令,遵守当代社会的规则,要改变也是慢慢地改变,非办私塾不可是行不通的。而且现在儿童读经也在乱读,把孩子读坏了。

现在我们回过来讲曾子。曾子受孔子的教导,著了一本书叫《大学》,你们都读过的。大学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就是讲身心修养,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基本。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究竟想把我们的孩子教成什么样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目标,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像《大学》这一篇,就确定了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从心性修养开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明德、亲民、至善,古人叫“三纲”。下面修养的程度有七个阶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定”不是讲静坐,不必盘腿,随时站在那里也好,坐在那里也好,在生活行住坐卧四个形态之间,就是修养心性的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有定之后呢?“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才能发生智慧,“虑”是自己内在的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到什么?得到“明德”了,大彻大悟,见到生命的本来面目,曾子把这种心性修养的成就称为“明德”。所以《大学》里头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七个阶段就是学问修养的程序。

注意“知”跟“止”这两个字,人一出娘胎就有个知道的作用,譬如婴儿生来,肚子饿了就晓得哭,要吃奶;冷热过分了,他也晓得哭,这个知性是天生的。但是“知止”,注意哦!“知止”并不是说把能够感觉知觉的这个作用停止了,这就错了,是要自己引导知性向一个最好的路上走,选定一条心性宁静的路给自己走。 7LPmNhzMSIjuy0eT74Ka2/0aDKWkwE3WS2xi74TXh6lXv54+3HDcamT06rcrV7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