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六字心法

因为讲到圣贤,前面这一段把话扯开了,现在讲回中国传统三代关于静定的修养。尧传给舜,舜传给禹,把国家交下来,这是公天下。大禹死前也想推位让国,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大禹死了以后,全国人民把他的儿子启推举出来,大禹以后从此变成家天下,一代一代传下来。所以我们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三代以上主张的公天下,你看孔子、孟子,儒家、道家,随便哪一家,都是推崇公天下的。

尧、舜、禹三代除了传承国家政权以外,也传心法,这个心法就是我们说的修养。怎么样修心养性,也就是静定的道理,不要看到静定就认为是学佛修道,在中国文化中,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叫心法,由唐尧传给虞舜,虞舜传给大禹。他们传位的心法只有十六个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啊,世界的人心是很危险的,人的心理有善恶,是相对的,不善则恶,所以说“人心惟危”。古文很简单,中国文字几千年保存下来,几个字就包含了很多的内容。“道心惟微”,你做皇帝要修养自己。做家长也同做皇帝一样,要先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心性的学问,太难了。“微”,你看不见摸不着的,自己的思想情绪太微妙了,这个微是代表微妙。等于印度释迦牟尼佛的佛经翻译过来,什么叫做微?“不可思议”,你不能想象,也不能讨论,我们这个心性的活动、这个思想情绪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在古文是那么简单的两句话,传位时就告诉继位的人:你注意哦,做国家的领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要找出自己修养中不可思议的那个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本身内在修养的工夫了,你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到。这个精字解释起来很难,你看到的是精神的精,但什么叫精?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同学们讲笑话,什么是精啊?吃了饭就精嘛,为什么?青字旁边一个米嘛,饭吃饱了就精了,这是小时候我们同学讲的笑话,因为精字很难解释。我们都晓得精细,这个讲起来容易明白,“惟精惟一”,修养方面是唯一,心性自己要专一,要是有一点不小心,我们这个心性就容易向恶、向坏的路上走。后来佛学传过来,古代禅师也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社会的环境、外界物质的诱惑,容易把我们自己清明自在的心性染污了,一个人学坏很容易,就是“染缘易就”。“道业难成”,自己回过来想求到“惟精惟一”这个修道的境界,很难成功,太难了。这是借用佛学的话,解释我们自己上古传统文化的“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对与不对,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对的。譬如刚才我来以前,那位李老师给我念一篇家长的报告,讲做善事、做事业的辛苦。其实,善与恶是相对的,我们没有智慧做事情,有时候因善因而得恶果,做善事变成很坏的结果;有时候无意做了一件不大对的事情,却有很好的结果。这个里头的道理太难了,做人处世,并不是一定说做好人就对了,那世界上好人都对了,坏人都不对了吗?不是这样。治理国家、做人做事、讲自己的修养,都很难,所以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把握中道。要治天下,有时候要用看似不善的方法来做。如何用看似不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目的呢?这个是智慧了。

这四句心法就是尧传给舜、舜传给大禹的三代修养的口诀,出自《书经》里头的《大禹谟》,谟就是谋略,也就是现在国家重要的文告。

尧传位给舜时,自己已经一百岁了;舜传位给大禹的时候,也快要一百岁了。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舜把国家传给了他,自己渡过长江,到湖南、广西去了。现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疑案,舜据说死在湖南九嶷山一带,究竟死了没有?道家的《神仙传》上说他在这里成仙了。

舜的两个太太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她们为了找舜,就过了长江来到湖南,准备到广西寻找舜,结果得知丈夫死在湖南。湖南洞庭湖有一种竹子叫湘妃竹,传说是娥皇、女英思念丈夫,在那里哭啊哭啊,泪都流干了,泪水流到这个竹子上,留下斑斑的痕迹,所以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故事很美。后来道家的书上说,她们两姊妹死后变成了湘君,管理洞庭湖。这些都是无法考证的神话故事,但是你仔细研究,透过它的内容,里面有高深的道理。 zfslxkbNc+8TrOGNUT68kq3XyeWQ+sS1q1Faefwfa9PSyycd//mptBWlE331JXu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