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个同学报告的有一点你们注意,她是在偏远地区办孤儿院,那边是我在抗战时期经常活动的区域之一。少数民族各有特别的个性,要善于了解与教育。
我过去给你们讲课,提到过清初有两本书,一个《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亭林的著作,第二个《读史方舆纪要》,是顾祖禹的著作,两部合称二顾全书,都是很值得一读的,里面把中国每个地方的山川、地理、物产、人情都讲到了。
现在我们讲请校长,你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难。照你这个选法,留学回来的不愿意给你做校长,你们几位自己都是海归,叫海归来他不愿意的。土鳖呢?他讨厌你是海归,也难办。
校方老师:因为我们是私立学校,所以我们在师资的招聘会上遇到非常非常大的困难,就是成熟的老师不太愿意放弃公家的铁饭碗到私立学校来教书。一方面我们提出相当优越的条件来吸引他们,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招年轻的,也就是刚毕业的老师来教书。三年下来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在教书上,有经验的老师跟没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的掌控上实在差别太大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没有经验的老师他如果很投入,在一年两年以后,他带出来的班会比有经验的老师带出来的班还要好,特别是男的班主任。
那就是说油条还是要嫩一点好,老了就是老油条了,对不对?
校方老师:是。办了教育以后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如果从事这个事业的人有这份心的话,确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老师用心带孩子就很高兴。但是老油条有时就会耍大牌啦,好像自己不得了,他的班简直翻天了。
我们今年要进入第四届招生,还继续在找校长,可是很难找。完全不懂教育的,本身有相当大的障碍;但学教育出身的,就有前途上的或者其他想法,年轻的会想在公立学校出人头地。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对私立学校的政策,国家在这一方面目前是不平等的。
世界上很少有人愿意一辈子只做老师,很诚恳从事教育的,很少很少,我看到有几位。其他的若只求职业倒也还好,但有好胜求名的心在,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