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三十二品偈颂

另外有人提出来,说我曾写过《金刚经》三十二品的偈颂,本来我不想讲,因为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峨眉山上闭关,不要说人看不到一个,鬼影子也看不到一个。尤其到了秋后大雪封山,连猴子都爬不上了,人要下山很容易,就是西方人的滑雪,弄两根木棍,屁股上包一些树皮,随便这么一溜就下来,一泻千里。要想上去啊!只好等明年春天了。有一天晚上没事,藏经中抽出《金刚经》来看,也不晓得着了什么道,一下子高兴起来,又感动万分,不由自主的,一夜之间把《金刚经》的三十二品,作了三十二个偈子,说明这个道理。后来下山以后有人传出来了,不过到了台湾连原稿也掉了,因为我平常的习惯,自己作的东西随手就忘了。这一点虽是坏处,但也是好处,就是可以修道,过了就丢,所以说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一切都把它空掉了。另外我也不太记这些东西,也是懒得介绍这些东西。譬如在大学上课,很多同学问我:老师你有什么著作?我也搞不清楚我有什么著作!也没有观念去推销。现在同学们提起来这个偈子,就顺便说一下。不过我那个三十二首偈子,比你们联考作得快,三十二品的意义,一夜之间把它用禅与佛的道理说完了。第一首偈子法会因由分,大概是这样子:

第一品偈颂

缁衣换却冕旒轻

托钵千家汗漫行

何事劳生终草草

蒲团洗尽旅途情

“缁衣换却冕旒轻”,缁衣就是和尚们穿的衣服,印度的规矩,出家人穿染色的衣服,高尚平民穿白的衣服。所以现在我们写信给出家人时,下面往往自称白衣某某,表示自己是白衣居士。出家人的衣服染了颜色,就称缁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出家了,穿了一件和尚衣。皇帝戴的那个皇冠是冕旒,中国人戴的称天冠,前面还挂些珠子之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不当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丢掉帝王富贵,能够放得下一切,才够资格学佛。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皇帝的那个皇冠,随便就甩掉了。

“托钵千家汗漫行”,然后以释迦牟尼佛的身份,还出来化缘呢!不管穷人家里,富人家里,都去化缘。

“何事劳生终草草”,我们人生为什么劳劳碌碌,佛学名词叫做劳生,一辈子在劳苦中。忙忙碌碌一辈子,最后莫名其妙地来,莫名其妙地就走了,所以是何事劳生终草草。

“蒲团洗尽旅途情”,旅途是人的一生,看来人生没有别的好事,只有蒲团一个,两腿一盘,万念皆空最好。

这是当时作的第一首法会因由偈子,当然这个文字,我自己也看不上,不过有时候想想,现在叫我再作,一夜之间还作不出来,人生就是那么怪。

第二首是善现启请分。善现就是须菩提,须菩提起来问问题,佛答复他,善护念。善护念是个要点,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这样定住,就是这样把烦恼降伏下去。

第二品偈颂

万象都缘一念波

护心那用修多罗

岩中宴坐已多事

况起多余问什么

“万象都缘一念波”,人生的烦恼和一切痛苦,就是一念,没有第二念,千千万万不同的现象,就是一念动了。像大海水,平水无波忽起一个波浪,一点动,千万点烦恼就跟着来了,所以说万象都缘一念波。

“护心那用修多罗”,佛不是告诉他善护念吗?真正的善护念何必用佛经呢?“修多罗”就是佛经,梵文名称就是“素怛览”。真正悟了道的人,不看佛经也一样此心平静,所以说护心那用修多罗。

第三句,先要说明一个典故。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经上记载,有一天他跑到一个崖洞里宴坐。什么是宴坐呢?注意啊!大家要学打坐的注意啊!尤其是老同学们!不依身、不依心,不观这个身心,不依亦不依,这个样子才叫宴坐,也就是打坐。你看我们大家坐在那里,又听呼吸,又练腿,又练气功,统统在身上搞。不然就搞念头,像水上按葫芦一样,这边这个扑隆咚才按下去,那边那个又浮上来;这边念头冒上来一个,那边又来一个。真正的入定是不依身,也不依心,但是“不依”是个空的境界,还是不对,所以不依亦不依,这才叫做宴坐。

须菩提有一天在岩中宴坐,什么都没有,忽然空中天女散花供养,天花掉了下来,大概须菩提正好张开心眼吧!不然怎么知道天花掉下来呢!须菩提就问,哪一个在散花供养?空中有个声音说:是我呀,我是天人。因为尊者在此说法,所以我空中散花供养。须菩提说:我没有说法啊!这个天人说:善哉!善哉!尊者以不说而说,我们以不听而听,因此,我们要供养。这是说到须菩提的一段故事。

“岩中宴坐已多事”,你那个打坐入定已经很多事了,道就在这里,菩提就在这里,打坐不打坐,都在菩提中,你在那里打坐装模作样已经够多事了。

“况起多余问什么”!这一下又来问《金刚经》,佛啊!如何住啊!如何降伏其心?这就是禅的道理,当下可以了解了,大家当下都可以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了。

第三分叫做大乘正宗分,就是刚才讲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入无余依涅槃而灭度之。

第三品偈颂

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无无

剧怜多少修途客

寿我迷人犹讳愚

“四相初生四象殊”,我们大家都知道,佛家有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于《易经》的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拿空间来讲,东南西北也是四象。人生统统被现象所困,“四相初生”的这个四相,同《易经》的四象就有差别,一念一动,外境界就有差别了。

“羲皇以上一无无”,我们中国文化开始的时候,伏羲画八卦,一画开天地。当这个一还没有画动以前,天地没有,宇宙还是空的,伏羲画卦以后,天地开辟了。羲皇以上是讲形而上道,万法本来空的,既是空就不必去用工夫求了。我们现在很可怜,大家学佛拼命去求空,这岂不是背道而驰吗?既然空,你求得到吗?能求到的就不是空了。所以说羲皇以上一无无,什么都没有。

“剧怜多少修途客”,剧怜,是最可怜,多少在修行路上走的这些人,都在求寿者相,多活几年,修个果位,都在四相里头滚,自己还以为是在修道。

“寿我迷人犹讳愚”,自己在四相里头滚,自欺欺人,还以为高明得很,别人都不行,看不通,只有自己看通了。其实,自己那么笨,还忌讳自己的愚蠢,自认为最聪明在修行学佛呢! 0EXcy+8ffC8SGsmezGvQHFZ6RQibphNFObadgbZBc7aGkvGCAmKAex9MWGYbak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