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行思想的起源

《易经·系传》中说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我们先要认识另一个东西,才能对这句话有更深入一层的认识与了解。以《易经》来说,站在中国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五行和《易经》根本没有关系。可是现在要了解《易经》的法则,在占卜方面,则有其密切的关系。占卜等数术方面的体系,就是用八卦、五行、干支配合起来,去作推算。我们手上的《易经》,在所谓秦始皇烧书的时候,和医药方面的书没有被烧掉。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易经》被认为是卜卦的书,和庙里求签的签诗一样,无关宏旨,所以没有被烧,因此五经的流传,古本面貌保留的最多,内容也以《易经》最为可靠。但在这一本书里面,并没有提到五行,只有在《尚书》——《书经》的《洪范篇》中,稍稍提到一下,但亦并不一定如后世那样说法,这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近代以来,一般怀疑中国文化的学者,认为五行是汉朝、至少是秦汉以后人所假托,这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立场的一种看法。其实五行和阴阳的关系,我们看到战国时代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学者阴阳家邹衍,这个人学问非常好,在当时他比孟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威风都大得多。试看孟子到魏国去见梁惠王的情形,真是可怜得很。“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对孟子那股神气,一点也看不起孟子,开口就说:“老头!你来找我干嘛?”就是这个味道。可是邹衍一到齐国或其他国家,场面便大不相同了,国家的大员,乃至国君,无不亲自招待,等于现在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受到盛大的欢迎一样。我们读《史记》,读到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不要被骗了。后人写历史,往往没有把这些重点强调出来,只照写史人的看法,这就使后人对当时的历史,产生错觉。就像邹衍一样,邹衍每到一个国家都大受欢迎,而且带了一大群人。孔子周游列国也带了一大群学生,可是有时连便当都弄不到吃,而邹衍每到一个国家则是吃不完的宴会,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邹衍是道家、阴阳家,他到底在各国讲了些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历史上找不出证据。但是他留下了一点东西,他当时就说天下有九洲,中国是九洲的一洲,为神洲。他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绝不可能坐飞机环绕地球一周看见的。现在我们才知道地球有八大洲,而他当时就知道了,所以他的思想学说,当时震动了各国,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了政治的原则。我们假使看思想史的发展,这些地方不要忽略了。但是在当时历史上,也找不出讲五行的资料。再退回来看,近年发现的甲骨文上,亦没有五行的名词。

在我个人的看法,《易经》文化,是由中国上古时代的中原文化发展而来,是山西、河南这一带的文化。在上古时代,文字、言语还没有统一,不像秦汉以后的国家,当时每一地区、每一民族,有它自己的文化。如华中、华南的楚国,有楚国的文化;孔子的文化是继承了鲁国文化的系统;道家文化是继承了齐国文化的系统。那么阴阳五行的文化,可以说比《易经》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还要更古老一点,可能是黄河下游,北京、河北这一带的文化,如黄帝、伏羲这一时代的文化一样。所以研究上古的文化思想史,是一个很大很艰难的工作。几千年来,历代学者作了那么多分类的努力,乃至现代也有人研究了半辈子,还是搞不清楚。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也不一定对,仅供作参考而已。假使没有弄清楚这个观念,而把中国上古传统文化乱扯一阵,那就牵涉太大了。 oRdh1sR7J8c3IawgUcb23PGruZZyLZTYjlDC4OprE4f2rYd1epmNVPlwTrjgot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