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定点清除”绿灯再亮的危险信号

最近一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战端重起。而更让人担忧的是,以色列重新祭起“targeted killing”这柄剑,而且剑锋直指来自哈马斯的巴勒斯坦总理哈尼亚。这是新的危险信号。

21日,以色列公安部长迪希特公开警告说,哈马斯在叙利亚的政治领导人马什阿勒将无法免受以色列的“targeted killing”,如果总理哈尼亚参与指挥针对以色列目标的“恐怖袭击”,他本人也将成为“targeted killing”的目标。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已经获得了实施“targeted killing”的绿灯。

“Targeted killing”是个最近几年被以色列媒体广泛使用的词汇,就其本意而言,翻译成“有的放矢”显然更准确。但是,字面的准确无法反映这个词的内在含义,所以,当2000年笔者在加沙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汇时,把它翻译为“定点清除”,此后一直被中国媒体所沿用。

“定点清除”是巴以冲突特有的语汇,专指以色列方面针对巴勒斯坦特定人物的肉体消灭。对于这样的行为,以色列左翼和部分国际媒体采用的是另一个词汇“assassination”——“暗杀”,其中当然包含了感情色彩。在它们看来,这样的行为是不光彩的,是偷偷摸摸的肉体消灭,当然属于暗杀。

其实,把以色列的这种战术行动称作“暗杀”也不合适,因为它是百分之百的“明杀”,甚至可以更加精准地翻译为“猎杀”。双方力量对比太悬殊了,以色列不需要秘而不宣地干掉一个巴勒斯坦目标,进而再矢口否认,使一桩命案成为不知何人所为的无头案。

在我的记忆中,每当一个巴勒斯坦目标被干掉,以色列军方或安全部门不直接承认对此负责,而是历数被杀者对以色列人欠下的血债。以这样的名义,不少重量级的巴勒斯坦领导人被以色列锁定、清除,包括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书记穆斯塔法·阿里和哈马斯领袖亚辛、兰提斯等。其中,亚辛和兰提斯都曾经几次躲过“定点清除”,最终还是难逃死劫。

“定点清除”作为以色列的既定政策,起码发挥三个层面的作用:第一,它是以色列威慑战略的战术运用:可以杀一儆百,威慑其他敢于和以色列动武的人;第二,它是一种恩怨分明的报复手段,任何让以色列人流血的人都必然付出血的代价;第三,它可以缩小打击面,起到分化巴勒斯坦阵营的作用,告诉巴勒斯坦人谁是以色列的死敌。

在过去几年中,以色列用于实施“定点清除”的方式和手段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安放汽车炸弹、路边炸弹、手机或电话炸弹乃至礼品炸弹;狙击手、坦克设伏;无人机、直升机甚至战斗机空中打击,等等。由于以色列科技、技术发达,武器尖端,情报灵通,很少有人能活着走下以色列的黑名单。

“定点清除”政策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和质疑,甚至受到以色列左翼人士的抨击,因为它有悖以色列作为一个民主与法治国家应该具备的人权精神,即不经审判地将一个人从肉体上消灭。另外,以色列为了抓住机会清除目标,有时不惜牺牲几条乃至十几条无辜生命。

以色列人的“定点清除”和巴勒斯坦人自杀式袭击往往相互伴随,互为因果,互相循环,很少孤立存在。无论谁是因,谁是果,谁在前,谁在后,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报复,加倍的报复。

阿拉法特去世和沙龙陷入昏迷后,巴以之间的暴力冲突一度有所降温,因此,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很少发生“定点清除”和自杀式袭击。尽管和平遥遥无期,少流血,少死人,毕竟是好事。

然而,巴以间的好事总是不能持久。巴以间开枪动炮,必然伴随着“定点清除”的大行其道和自杀式袭击的回潮。但愿这次我不是乌鸦嘴。

(原载《北京青年报》2007年5月23日) 7wSlLAp2KLkQj312uD5EasHJiZUeB7002P7Uk07FZ3h8bGvLlwr5df9yOK+ABT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