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某个问题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但完全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时候演绎法就起了作用。
演绎法通过发现不同的【前提条件(大前提)】和【调研观察(小前提)】,得出的【结论行动】也完全不同,但如果善用其性质,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
举一个例子吧。最近日本新干线的安全思想和效率性都得到了良好的评价,也开始向全世界出口车厢和系统。
实际上,新干线也出现过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从架线上获得电能动力时,装在车厢顶部的导电弓(集电装置)。新干线的最高时速达到 300 公里,导电弓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噪音(嗖嗖的声音,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日本这样国土狭小的国家,新干线会紧贴住宅旁边高速行驶,因此对新干线的噪音标准控制的严格程度是世界第一的,规定要限制在 75 分贝以下。这相当于普通的吸尘器的噪音大小。
导电弓是从车厢顶部伸出,因此行驶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会形成一个空气漩涡,然后就会发出噪音。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就需要用跟以往完全不同的前提来思考解决方案了。于是这一次的【前提条件(大前提)】就是“鸟类中的猛禽类 捕捉猎物时飞得又快又安静”。
于是焦点就集中在了猫头鹰身上。猫头鹰的翅膀上有独特的锯齿状羽毛,它们会制造出小型空气漩涡,防止能成为噪音源的大型空气漩涡形成。这样猫头鹰就可以在不发出拍打翅膀声音的同时,接近猎物。
之后新开发的新干线导电弓上,都装有模仿猫头鹰翅膀上锯齿形状的刻纹,成功将噪音控制到了标准值以下。
“鸟类中猛禽类捕捉猎物时飞得又快又安静”【前提条件(大前提)】
“猫头鹰的翅膀中隐藏着秘密”【调研观察(小前提)】
“模拟猫头鹰的翅膀做一个类似结构的装置吧”【结论行动】
为了解决新干线噪音这一工业制品的问题,把自然界的事实和信息作为【前提条件(大前提)】,感觉想法十分跳跃。实际上这种方法被称作“类推法”(Synectics),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
想到有趣的想法时,不要让它只停留在想法阶段,而是通过使用演绎法的思考逻辑,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