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建筑家安藤忠雄深具创意的规划力

印象训练即为规划力

建筑家安藤忠雄就是拥有卓越规划力的人之一。根据朝日新闻社刊登的采访报道(2003年6月1日),14岁时家中房屋的增建,是安藤日后立志成为建筑家的原因。当时给木匠帮忙让他觉得非常快乐,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参观帝国饭店,也令他感动。之后,由于无法读大学,他19岁时一整年足不出户,每天从早上9点学到次日凌晨4点,研读了许多知识,以自学的方式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

接着,他攒下打工做设计挣来的钱去周游世界。从西伯利亚到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菲律宾,他以每天步行的方式走过这些地方。一天15个小时都在走路,如果看到一栋建筑物,便会一路上反复思考这栋建筑物,直到走到下一栋建筑物为止。之后,他认为大脑吸收知识的能力只能维持到35岁左右,所以拼命地学习,据说现在他要以年轻的心态工作到80岁。由此来看,他的人生规划确实做得很好,从头开始打造良好的地基,不愧是建筑家的做法。

在思考规划力的时候,建筑就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安藤一天走将近50公里,一路上都在思考建筑的事情。边走边思考是很有趣的事情。

他在受访中表示:“正是通过在脑中思考建筑的训练,让这辛苦的旅程得以完成,现在也成为我非常重要的能力。建筑就像书一样,只有看得懂的人才能够真正了解,所以思考训练是必要的。”安藤应该就是在脑中做过思考建筑的训练,所以才锻炼出了规划力。

所谓规划,就是事前在脑中想出事情进行的顺序。如果省略这个步骤贸然进行的话,结果通常都不尽如人意。好的运动员应该会对下一步的状况作出几种设想。打网球时,对方发球过来,球朝正手方向或反手方向过来,各应该作出怎样不同的处理,选手应该都做过这些模拟训练。如果完全没有做过模拟训练,即使集中精神等待对方发球过来,也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这点来看,能够过电影般地在脑中进行模拟的能力,比在实际的纸张和计算机屏幕上描画更具实践性。

安藤在近50公里的行走当中,应该一直在思考之前看到的建筑物,思索如果要由自己来建造的话,应该如何进行,进行的顺序又如何。换句话说,就是从完成的阶段开始,逆向推测建造过程,在脑中完成建筑程序。从结果推测过程,在脑中进行多次验证的训练,因此当下次自己在工作的时候,过程和结果马上就能联结起来。这就是印象训练,也可说是规划力。

从手工作业的层面来看,规划力更具有印象训练的强烈特质,在脑中会去思考事情发展的前后演变。安藤曾明确说过自己进行过这样的训练,由此可知,他一直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对人生的经营就是非常具有建筑特性的。建筑师从成果想象过程的这一看法,可以说是最适合锻炼规划力的训练。

从与现场的对话中获得新构想

安藤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会做的就是与现场对话。“设计”是即使没有实际到现场去看,也能够做到的。但安藤在他的《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一书中写道:“在过去毫无任何接触的地方,感受不到‘要在这里盖房子’的真实感,也没有力量去构想。”

也就是说,去一次现场与建设用地对话,就能了解城市发展的脉络。虽说一样是城市,京都和东京的形成过程就有所不同。发展脉络就是演变的过程,只要到现场,就能切身体会当地特有的演变过程。

在经验积累的范围里,大脑能够模拟规划。这块地适合何种颜色的大楼,如果以感官去实际感受周围的环境,瞬间就能感受得到。了解“脉络”就是如此。

只看到现在要做的“点”的人和能够看到“点”周围的相关“脉络”的人,他们的规划能力是不同的。如果只根据目标中的事情去安排计划,那么完成的时候只是满足了自己,与周围却并不协调。

因此,要想自己做规划的话,即使是一次也好,亲自到现场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么做看起来效率不高,但能够比预想发现更多的事情,掌握更深的“脉络”,对规划的进行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场是经常变化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正是如此。

我当初来到东京的时候,对于房地产完全不了解,在租房的时候,不知道要用什么条件来判断房子的好坏,所以只因为看上房子“SUNRISE”的名字就租了下来,结果却住进了只有早上阳光才会照进来的阴暗房间。如果当时至少看十多家的话,相信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即使一开始看两三家就觉得不错,但如果再多看几家,就会找到更好的房子,到时候一定会觉得一开始时满意的房子一无是处。

总而言之,我们的经验知识多了起来。如果判断房子的好坏有十个左右的基本项目,不熟悉的人只会看自己在意的三四个,但其实一边在现场看,一边增加判断的项目,这才是正确的步骤规划。

例如,碰到第五家的房间格局非常好,因为明白这样的格局便于使用,所以就会增加一个对格局好坏的具体判断项目。如果去到一个光线好的地方,就会以此为标准,增加一个判断项目。重要的是,要去现场看房子,根据积累的经验增加自己心中的判断项目。

去现场的作用还不止如此。前面说过,通过外部的事情来决定框架、设定状况,是将能力激发出来的规划;但亲自去现场感受,可以说就是对规划本身的实践。

听说安藤为了培养自己公司的员工,经常在公司举行内部竞赛,安藤自己也以挑战者的身份,站在对等的立场参加。通常安藤的方案都会通过评选,据说这是因为他拥有其他同事所没有的、决定性的优点。

因为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企划,我一定会代表公司跟客户见面,然后事先去建设用地进行了解。就是这两点。……实际走访建设用地,用身体去感受它和周围的空气,相应地,草图的线自然会一条条地呈现为实物。

最后,我觉得,能否以真实的态度去从事建筑业,这一点对灵感、构想力有很大的影响。

亲临现场,感受现场空气,这样一来在工作上就出现了差距。因为在这个时候规划就已经开始了。安藤的这些话耐人寻味。这就是在说,收集大量资料也不如亲身体会一次。如果重视现场所具有的力量,就会亲自到现场直接和客户面谈。如此就会感受到很多东西,也能将这些感受运用在设计上。设计之前,如果能做到走访现场这一步骤,就能激发出自己作为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安藤在正式设计之前,就经常制定这样的步骤。

明确最终蓝图,即可看出规划

凭借成本减半的企划目标,丰田汽车公司成功实现了大胆的本益比。以这种方式来树立目标,使得根本性的规划方式也随之转变,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在思考如何规划时,是从局部改动开始做起,还是从最根本的想法开始改变,这其中有非常大的差异。

所谓目标的树立方式,换种表达方式来说的话,就是主题与概念。对自己而言,主题是什么?主题的核心、想法,以及概念又是什么?目标蓝图,最后看到的画面、印象是什么?这些都是决定之后如何规划的重要因素。

建筑领域中,主题性是非常明确的。例如在设计京都车站时,如何掌握古都京都的城市发展脉络,以及对此要采用何种主题,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的,这就是主题性。对于西洋建筑的主题性,安藤忠雄在《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一书中如此写道:“以石头、砖块堆积出来的西洋建筑的历史,在于如何反抗重力以获得内部空间量;如何堆砌石头,形成空间;如何在侧壁开大口,以便有效引进光线。这些挑战所积累下来的,可以说就是值得敬佩的西洋建筑的历史。”

安藤忠雄在看到建筑家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瑞士的朗香教堂时,发现在那里展现的是“光影戏剧”。他受到这栋建筑的启发,在如何创造光线空间的主题下,于1989年在大阪建造了“光之教堂”。在昏暗的教堂中浮现出光辉的十字架,这是划时代的设计。虽然不是模仿柯布西耶,但主题却是相同的。

透过朗香教堂,我从柯布西耶身上学到的,不是形状的问题,而是仅仅通过对光线的追求就能够成就建筑的这种建筑上的可能性。

仅仅是追求光线就可以成就建筑,这是安藤从柯布西耶身上学到的主题。兴建光之教堂,即使最后建造的是不同的建筑,但在“光影戏剧”的主题上也有共通的地方。这就是间接的引用,也就是组合变形的力量。即使主题是盗用自他人,但经过自己身体和感觉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就会变形。安藤更意有所指地说:“然而,朗香教堂和柯布西耶所呈现的丰润的、感官上的光线空间,是由建筑家自身的本能所创造出来的,绝不是可与他人共有的,可技术化、普遍化的东西。这是与柯布西耶本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东西,我从未想过要尝试直接引用。”

让主题变形的力量,是创造的重要部分。变形本身就是一种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通过限定材料唤起创造性

根据安藤的说法,建筑的乐趣在于条件受限。

建筑师对于自己的建筑概念的实现,以及地理条件、力学条件、技术条件、法规限制、经济限制等各种现实条件,会加以整体考虑,并找出最好的答案。在双方的角力中,赋予概念实际的形状。

这就是进行规划时的重要过程。首先对于自己想做的东西要有理想形状,如果没有,计划就很难推进下去。但是这个理想有各种限制与条件。擅长收纳的人首先脑中会有整理后的画面,从此逆向推演,配合现实中各家不同的条件和限制,思考如何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从两边慢慢找出接合点。一方是某种理想,另一方是各种现实条件,在双方的角力中所产生的就是形状。

在这层意义上,建筑可以说是一种象征。虽然有过理想与现实对立的时代,但真正的思想却是在两者的角力拉扯中诞生的。创造性与规划力并不互相矛盾,反而是规划力会提升创造性,这种事例在丰田式做法中就可以明显看出。

以建筑的例子来说,技术革新与生态环保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在建造环保型建筑时,就需要有高度的、最先进的技术。安藤表示:“高科技,也就是技术的进步,才可能将环保型建筑的概念付诸现实。”

他在运用日本建筑旧有的通风方法,或是在有效运用水循环等自然资源方面,都会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等尖端技术。也就是说,技术和事先规划所带来的好处,跟创造性和环保观念并不会互相矛盾。安藤所强调的,是正因为有这些条件存在,所以会比较容易诞生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有趣的是,为了唤起创造性,居然也有限定材料这种方法。

有时会因自己而使做法受限,在克服这种不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许多可能性。

例如,在西班牙建筑家高迪活跃的时代,埃菲尔铁塔所象征的钢铁、水泥等现代工业材料已经出现了。但高迪却勇于使用过时的石头与砖块,追求采用加泰罗尼亚当地固有传统工法的建筑。通过在地方风土或技术限制下的实施,产生了某种创造性,因而最终诞生了圣家大教堂。

这种想法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规划的时候,有从蓝图出发和从材料出发的两个方向,但有时通过限定材料能够清楚看出处理事情的顺序。简单地说,如果清楚知道自己手上持有的工具,并加以活用,就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总而言之,就是要熟知材料。

安藤的做法是以钢铁、玻璃和水泥为主要材料,以几何学构造完成建筑。他表示:“我想以任何人都会运用的材料和方法,创造出别人无法创造的建筑空间。”这也是他对自己的挑战。如果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建筑的变体也会增加,但是他却舍弃这种做法,以限定材料来确立自己的风格。这和高迪创作圣家大教堂的规划方式是相同的。

以限定材料来进行规划,需要非比寻常的创意。例如《铁人料理》(日本富士电视台系列节目·1993—2002)中,就可清楚看出两位厨师规划力的高下。节目中除了限制时间,也限定材料。假如比赛主题是“青椒”,厨师就必须在每一道料理中使用青椒。这种节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借由材料的限定让某种创造性和创意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厨师可能会做出自己的拿手料理,如此对厨师来说缺乏惊奇,也不容易对自己进行挑战。此外,如果各自可以自由使用材料,就很难比较出手艺的高下。

但是,如果规定全部的料理一定要使用青椒,从前菜到主菜、甜点,厨师在每一道料理中都要发挥出材料的特性。这需要相当的创意,与其他厨师的差异也能够清楚体现出来。这就是不方便的制约,但也就是在这不方便当中才能激发出创意。在限制中产生创意,这才是真正的规划力,是专业的规划力。

我对学生就运用了这样的方式。要求他们以限定的材料设计课程,这时每个人的策略和风格都会一清二楚。借由材料的限定,自己也可学习如何提出创意,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风格。

当然,也可以决定主题和概念后,再让学生设计课程。“请设计能培养小孩阅读能力的课程”,这是从主题出发的课程设计。这时候,能够培养阅读能力的材料有哪些?要从绘本开始着手,还是漫画或短篇故事?可运用的材料有很多。

但也可以规定材料,由他们自己决定主题和概念。从两边开始进行,才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课程设计。

所谓设计,就是融入自己的创意,在最终蓝图和材料之间搭建相连的阶梯。对于明确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的人,这是很简单的,但对于不知道状况、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来说,规划作业是不会有丝毫进展的。

换言之,通过限定主题或材料的方法,在一方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在此过程中能了解到自己的工作风格和类型,而且也可以和别人作比较。

建筑师拥有自己拿手的材料是可以理解的。只使用木材的人便会使用木材。安藤的作品几乎都使用铁、玻璃和水泥,很多时候只是尽最低限度在人体碰触的地方使用木材。这是一种风格。像这样限定材料,规划力也会随之改变。

为了锻炼规划力,可以在某种程度的限定中进行训练。 U0GDgoW06uqKBzj9ydnDi5TkCTtt4gKvtsIjhsMhVytNuAxikmIOHvzoy4i18M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