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辕田”制度
——农民交换耕田

春秋时,曾实行了下列一些赋税制度。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开始实行田赋之制。此时已较“初税亩”时迟了91年。

当时的赋税之种类大致上有下列几种:

1.田租:农民种“私田”,向地主缴纳田租。

2.田税:农民种“公田”,而向政府缴纳田税。

3.田赋:自实行“初税亩”91年后开始。

当时尚有一种赋,是农民纳税之外,遇战争时便向农民征用运输车辆及牛,并担任力役。但农民并非正式军人,只是军中之附随,亦无正式编入军队中之权利与资格。战争时期,农工商贾照常经营,不受影响。

《国语》中记载:“先王制土,藉(助也)田以力,而底其远近;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夫以力,而议其老幼。”此处所言之“赋”是征收草物,“任”即“任力役”。

晋国时曾开“爰田”制,因晋国在黄河之北,地大人稀,是谓“宽乡”。一人可耕200亩,亦可轮番耕种。

《左传·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说此时晋设“爰田”。“爰田”即“辕田”,辕者,易也,有更调之意。“辕田”即为了农民所获利益均等而有交换耕地之举。

秦孝公时亦曾作“辕田”。《汉书》有记载,大意是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制是割、划的意思)。故商鞅自魏去秦而破弃井田,而作辕田,农民甚喜。

《周礼》将田分为三种等级:

1.上田(上品)不更易,一年一垦。

2.中田(中品)一年交换,三年一垦。

3.下田(下品)交替轮耕,三年一垦。

何休云:“肥饶不得独乐,硗埆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

另一种说法是:“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

“商鞅始割裂田地,开立阡陌 ,令民各有常制。”

又有一种说法是:“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废,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此是轮耕制。

晋国在黄河以北,地大人稀,乃是“宽乡”,故开爰田制。

“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可见此时期之土地制度以100亩为单位。

以上是人口少土地广的“宽乡”,行的是交替轮耕的“爰田”制。但如《左传·襄公三十年》所载,子产管辖的地区地狭人稠,施行的则是“狭乡”制度了。 AiTNR69kDWlfElB8g6cfkERTLsqaPfocGYzJ8scOMB/hBHMU+9Ky4NSa/2bVoB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