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智猪博弈

博弈论里有一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作智猪博弈。它讲述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设计得很长,在猪圈的一端是猪食槽,另一端安装一个踏板,用以控制猪食的供应。猪每踩一下踏板,猪圈另一端的猪食槽就会落下10个单位的食物,供两头猪食用。

但是,猪从踏板到猪食槽这段路程里,需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饲料所带来的能量。并且,由于踏板远离猪食槽,踩踏板的猪将比另一头猪后到猪食槽前,从而也会减少其吃食量。

如果两头猪同时踩踏板,然后再一齐跑到猪食槽前吃食,则大猪将会吃到7个单位猪食,小猪会吃到3个单位猪食,各自减去从踏板到猪食槽之间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大猪净得5个单位猪食,小猪净得1个单位猪食。

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在另一端的猪食槽等着先吃,大猪赶过去再吃,大猪会吃到6个单位猪食,小猪会吃到4个单位猪食。减掉大猪在踩踏板路途中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大猪净得4个单位猪食,小猪由于没有去踩踏板,也就不存在劳动耗费,净得仍是4个单位猪食。

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在另一端的猪食槽等着先吃,小猪踩完踏板后再赶过去吃,大猪由于先吃,会吃到9个单位猪食,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猪食,再减去踩踏板消耗的2个单位猪食,小猪亏损1个单位,即净得-1个单位猪食。

如果两头猪都选择等待,结果是谁都没有猪食可吃。两头猪的所得均是0。

智猪博弈的收益矩阵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的数字表示在不同选择下每头猪所能吃到的猪食数量减去踩踏板的消耗之后的净收益

那么,两头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呢?

不难得出,因为利益分配决定两头猪的理性选择:小猪踩踏板收获甚微(大猪也去踩踏板)或者是亏损1个单位猪食(大猪不去踩踏板),不去踩踏板反而得到4个单位的猪食(大猪去踩踏板)或者是一无所得(大猪不去踩踏板)。对小猪来说,无论大猪会不会去踩踏板,自己不踩踏板总是最佳选择。于是,小猪将采取“搭便车”行为,舒舒服服地等在猪食槽边。

反观大猪,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占优策略,即小猪是不会去踩踏板的,大猪此时若选择等待,一份猪食也得不到;选择踩踏板还会得到4个单位的猪食,所以,等待便是大猪的劣势策略,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只好亲力亲为,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猪食槽之间。

智猪博弈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但是,在一个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资源的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很多人都争着做那头坐享其成的小猪,只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却想得到最大的回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三个和尚都想做不劳而获的“小猪”,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终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收益。

再比如,新开发的某种产品的性能和功用还不被人所熟知,在其推广过程中,一般只有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都比较强的大企业才会花巨资进行铺天盖地的产品介绍活动和广告轰炸,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智猪博弈故事的原理一样。

大企业是“大猪”,中小企业是“小猪”。作为“小猪”的中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头鸟,即自己投入大量资本做产品宣传,只要尾随“大猪”(大企业),待大企业的广告为产品打开销路,并逐步形成市场后,再推出类似产品,就能赚取一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要承担更多义务的原因所在。 GvdUVLRH/18J5jB4yMs++vQy6nff+nEx6rT9PRh0oANOl52vhII4C+DvAbk79+1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